文/冰心蓝蝶
善意一定会给人带来帮助吗?
暴力一定是恶意的吗?
共情一定可以感同身受吗?
在看到《为何善意会伤人》这本书之前,我以为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在看过这本书之后,我之前许多的观念都被推翻了。但是认真回想,才发现生活中到处都充斥着那种“善意暴力”。
没有边界的善也是一种恶以爱之名的伤害
这种伤害随处可见,无论家庭还是工作中,这类故事都比比皆是。
比如《小欢喜》中,英子明明喜欢天文学,妈妈却执意要她报考清华北大;英子喜欢乐高,却被妈妈以影响学习为由禁玩儿,英子每次想做自己的反抗,都被妈妈以爱之名驳回,“我都是为你好”,这种让人沉重压抑的爱就像一种魔咒,让人痛苦不堪却又无力反抗。
职场中这类事也不鲜见。小丽是和很热心的姑娘,总喜欢,替别人“想问题”,给别人“提建议”,每每话了还总要加一句,“我也是为了你好”,让人十分无语。
那天她找我聊天,她的“热心病”又犯了,开始不停地给我“提建议”,你休息了可以去市里找姐夫呀,一个人在家多没意思,你们怎么不去市里买套房呀,市里多好呢,你们可以给孩儿转学到市里呀,你们……
刚开始我还耐心听着,说多了心中便生出烦躁,却还不便反驳,因为她张口闭口都在说“我也是为了你好”。
但这种“好”却让我感到有种被强行侵入的感觉,边界受到了威胁。
西谚说:通往地狱的道路,往往是善意的石头铺成的。这个世界,从来不缺泛滥的善良,缺的是理智和克制。
以善之名的攻击
在《善意也会伤人》这本书中,作者还提到一类人“不谨慎厨”,意指那种对他人过分指责的群体。
这类人假借正义知名,从“受害者”的角度去大肆指责“加害者”,要求他们必须“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比如书中所说的,当有人发出“我有宝宝了”这类原本收到恭喜的信息,却有人留言说“你有没有考虑过想要孩子而无法怀孕人的心情”。
电视剧《你微笑时很美》中,ZGDX站队的俱乐部墙上也展示着两面大大的屏幕,一边是“赢了吹”,一边“输了黑”,这点也在网络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那些不明吃瓜群众从来不在意真相如何,而是自以为是的对失败者的参赛者进行评判和指责。那些躲在背后的键盘侠,自以为是在伸张正义,“为民除害”,却因此而伤害了多少无辜的人。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说,一个人的同情要善加控制,否则,比冷淡无情要有害的多。有时候,我们泛滥的同情就会像刀,像剑,刺伤对方。
如书中所言,善意也会伤人,他背后往往隐藏着无声的暴力,忽略善意的边界和限度,过分的共情虽迎合了他人的想法,却会影响自己的理性判断。
善意也有边界,共情也有陷阱,出于好心的行为也会失控,愿你能真正理性的认知自我和关照他人,实现人际关系的圆融和谐。
作者简介:
冰心蓝蝶,80后二宝妈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爱读书,爱写作。执笔抒心,笔随心动,愿用我的文字,温暖你的灵魂。公众号ID:hdxljy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