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团团经常收到网友的倾诉,他们说:在网上还能与人交流,但一见面却总想躲着。我天性不宜交际,总是在热闹中渴望独处,一个人却又害怕孤独。羡慕别人能有知心朋友,而我却总逃避与人交流,甚至连找工作去面试都不敢……
团团一直关注着这份“孤独”,也希望能慰藉这份“孤独”。
最近,微博上有人提问:大家都有什么恐惧症?
热门第一网友@一只女污 的回答得到了十一万赞和三千多条回复。
十一万赞,十一万颗因害怕社交而恐惧的心❤……
团团随手一搜,就发现了有关社交恐惧症的贴吧和诸多QQ群。
还有人把有过的一些感受画成了漫画——
看完上面的表现,你会不会害怕——“难道我是社交恐惧症吗?”
团团想说,不要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社交活动中可能出现过心跳手抖或是感觉神经性发抖的情况,这些是恐惧情绪的表现,但这些情绪是暂时的,并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内心敏感的一面,这些表现只是我们对社交有一种轻微焦虑,并不能也不应该上升为心理疾病,把自己放到“社交恐惧症”的圈圈里去。
而对有些人来说,他们在与人交往简时直是如临大敌,常常有强烈的恐惧感,这些人就很容易发展成为社交恐惧症患者。
什么才是“社交恐惧症”
根据CNKI上有关论文,“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SP)是一种过度的境遇性害怕,当事人在与人接触的过程中对某种不具有任何伤害性事物的不合理的恐惧和持续、显著的畏惧反应,即当事人明知不会受到伤害,但仍然无法控制自己的恐惧情绪。
在这个定义中,需要特别强调两个词,即持续和显著。具有社交恐惧的人的紧张恐惧远远超过正常的程度, 这种恐惧很难控制,足以令他们逃离或不再进入社交场合。
很多社交恐惧症者自幼害羞,性格内向,有社交恐惧倾向,在青春期最为明显,30岁后发病较少见。有相当一部分人害怕与他人接触,担心自己的状况被别人发现而拒绝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社交恐惧症起病早、损害重,但往往得不到充分的认识和治疗。
病因与发病机制
社交恐惧症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社交恐惧与以下因素有关:
1
遗传因素
恐惧症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尤其影响到女性亲属。
2
神经生化研究
有研究发现社交恐惧症患者出现恐惧症状时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升高,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升压试验阳性,可乐定激发实验引起的生长激素反应迟钝。
3
家庭社会因素
家庭是儿童进行社会交往、实现社会化的最初场所。双亲的性格及家庭的负面事件,易造成儿童内向的性格,产生自卑心理,缺乏自信,自我封闭,其社交技能往往很差。如,患者自小受到父母的拒绝、否定;父母过分干涉阻碍了个体独立性的形成,依赖性增强,但又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情感温暖等。
性格内向易造成失败的交往经验,表现为在社交活动中更加谨慎和关注别人如何评价自己,表现为害羞和行为抑制,破坏交往气氛,增加交往失败的可能性。反之,自信心的缺乏会强化交往失败,交往失败强化性格内向。如此恶性循环,将促使个体采取“回避”的心理防御机制,自我封闭倾向渐深,最终演变为社交恐惧症这种心理障碍。
社交恐惧症的心理护理
除了药物治疗以外,克服社交恐惧症,最关键的就是要拥有自信,只有自信的人,才会在面对各种各样的场合时言行自然,无所畏惧。
◇ 改变错误认知
认知行为治疗,就是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改变患者错误认知,消除自卑感,要对自己有信心,不必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应对恐惧和焦虑的心理适应过程,只有自己不断了解、接纳、引导自己,才能预防这种病态。
◇ 勇于面对各种社交场合
社交恐惧患者由于长期未与他人交往,往往缺乏基本的社交技能。要有意识地学习社交技巧,积极参与到社交交往活动中,锤炼自己的交际能力。
◇ 转移注意力
社交恐惧症者往往过于关注自我,如果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上面,就可以暂时忘却自我。
◇ 创造温暖环境
亲友多予以支持、鼓励、认可,多些情感温暖,减少惩罚,避免过分干涉。身边好朋友多倾听、鼓励,让他们减轻焦虑和压力,重树信心,增强自信。
如果你愿意,团团守在这里
◇ 参与志愿服务
西部开发、扶贫济困、大型赛会、抢险救灾、助老助残……如果你愿意,参与到青年志愿者活动中来吧!改变,从现在开始。
帮助别人的过程,也是一个重拾自信的过程。积极参与到志愿活动中,在奉献中找寻自我价值,团团愿与你共进步。打破孤独的壁垒,或许,你只差这一步……
原文转载自共青团中央
编辑/李文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