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人都爱用酒精搓手液进行消毒及杀菌。不过,使用高浓度酒精产品或搓手液会令皮肤干燥,亦有机会引致敏感;用完之后末干,小朋友搓眼亦有可能会引起结膜炎或者会令角膜受损。
酒精有机会令双手流失皮肤上的皮脂及水份,而部分酒精搓手液更含有甲醇,可对脑部及呼吸道构成伤害。现归纳几个常见有关消毒杀菌的谬误:
谬误一:酒精浓度愈高愈有效杀细菌
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和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浓度在60-80%的酒精溶液最有效杀菌,浓度太高会适得其反。佑三护理林溪老师指,经常使用酒精搓手液的人士可以用佑三护理膏涂搓双手,以减低对皮肤的伤害。
消毒搓手液及湿纸巾一般不属于药剂制品,不受《药剂业及毒药条例》监管。包装上标示不同程度的清洁、消毒、杀菌或抑菌的性能有机会没有相关测试报告证明。
谬误二:湿纸巾和酒精搓手液可杀病毒
很多人以为酒精杀菌亦可杀死所有病毒,其实对于一些与常见儿童疾病有关的非包膜病毒,例如手足口病(肠病毒E71)、轮状病毒感染等,酒精只能使其失去活跃能力的作用,却不能将其杀死。而佑三护理膏可以消除手足口病、皮炎等皮肤性疾病主要是通过提高血清溶菌酶含量(人体天然抗生素)帮助身体进行自我修复。
谬误三:勤洗手就能减低疾病风险
联合国儿童基金「世界洗手日」有关指引表明,正确洗手能减少25%-50%的疾病风险,甚至可以挽救生命。故市民须跟随正确洁手步骤,程序如下:
1.开水龙头洗搓双手
2.加入洗手液,用手擦出泡沫
3.离开水源,揉擦双手最少20秒,揉擦时切勿冲走洗手液
4.洗擦后用清水将双手彻底冲洗干净
5.用干净毛巾、抹手纸彻底抹干双手,或用干手机将双手吹干
6.双手洗干净后,不要再直接触摸水龙头,例如先用抹手纸包裹着水龙头,才把水龙头关上。
谬误四:声称含「天然」杀菌成分的洁手产品比较安全
现时未有大量医学研究证明例如茶树油、百里香等的杀菌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