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心理婚姻育儿
教孩子学习的三个小方法

教孩子学习的三个小方法

作者: 平安就好王永梅 | 来源:发表于2017-01-04 08:58 被阅读0次

〈1〉让孩子有动脑的机会

女儿刚两岁,一天,她听到我的话里提到了“手脖”两个字,“脖脖在这儿!”  她用手指着脖子,给我纠正。“哦!这个脖脖,是头的脖脖,头想转动,脖脖就带着它转;”  我转着脖子让她看。“手也想转动,手的脖脖也带着它转,这儿就叫手脖。”孩子也学着我的样子转动着手腕。“你知道,你的脚脖在哪儿吗?”  “这儿!”  孩子接着就伸了出来。……

侄子小时,我也用这样的方法教他。看孩子有些迟疑,母亲每次都会替他回答最后这个我精心设计的问题,我前面的教学活动就都白费了!

有那么多的无知的家长,会帮孩子说出这个答案!或者直接告知:“这儿,就是脚脖。”  省的孩子用脑想了,把一个锻炼思维能力的机会,变成了被动记忆的过程。

当然,孩子就越来越笨了!

可是,“如果孩子回答不出来怎么办呢?”  这说明,前面的讲解孩子还没听懂,应该更详细的讲解一遍,如果还不会,就应该转移注意力,不能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这个问题,过些日子,遇到类似的情景时再讲。或者,直接放弃,不用可惜。在我看来,孩子不问,就告知孩子脚脖在哪儿,毫无意义。

因为,设计这个问题的本意,一方面是验证教学的成果,另一方面是让孩子有动脑的机会!

〈2〉给孩子炫耀的机会

还是孩子两岁的夏天,“妈,你说屋顶为什么是这样的?”  她把两只手搭成屋脊的样子。“我不知道呀!”  “哈哈!是为了让雨淌下来!”  “太对了!你不说,我都不知道呢!”……我经常这么傻。

孩子问的问题,有些是真问题,有些是假问题。我们不能装的无所不能,剥夺了孩子炫耀的机会。

〈3〉要知道孩子会与不会的分界线

侄子小时,我教他算钱:“7角加8角是多少呢?”  孩子没反应。可能太难了,再降低难度:“9角加1角呢?”  孩子想说,又迟迟说不出答案。可能不知道该说10角,还是10元,再降:“3角加上4角呢?”  孩子还是不敢说。看来是被这元角弄糊涂了,“3加4等于几呢?”  “7。”孩子终于露出了笑容。

好了,降到底了,再慢慢向上爬。“3加4等于7,3角加4角就是7角。3角加5角是几角呀?”  “8角。” “对了!”  “8角加2角呢?”  “我说是10角,对吗?”  “对呀!太对了!8角加3角,就等于11角呢!”  “哦。”  先不算元角的换算,孩子好象有点信心了。“那么8角加7角,是多少呢?”  “15角。”  “太对了!你这不是会了吗?哈哈!”  “哈哈!” “但是,10角还等于1元,……”  孩子又有些茫然的表情。

好了,不能再讲了,该玩什么玩什么去。过几天,再进行一次。

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先由高降到最底,和孩子会的内容接起来,再一步一步向上走,阶梯不能太陡,到走不动就止步。下次重复这个过程,在孩子会和不会的分界线上来回的研磨,孩子肯定会一小步一小步的前进的。

有太多的家长,只是就题论题,教不会就上火,根本不知道孩子到底那儿不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孩子学习的三个小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mko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