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曾国藩,看到了强者在重重困难面前的百折不挠,逆流而上的精神。
曾国藩的人生经历了五次大辱:
第一次,秀才考试被考官公开批责。
第二次,画图甚陋造同事们讥笑。
第三次,批评皇帝与被京师权贵唾骂。
第四次,在长沙打落牙和血吞。
第五次,江西之困。
对于有志者来说,挫辱是最大的动力,打击是最好的帮助。咬紧牙关,把挫辱活生生吞下,就成了滋养自己意志和决心的营养。这构成了曾国藩生命经验中最核心的部分。
在家守孝期间,曾国藩通过读圣人之书,开始反思自己,在官场上一次次碰壁,碰得鼻青脸肿,不光是皇帝小心眼,大臣多私心,自己的个性、脾气、气质、风格上的诸多缺陷,也是重要原因。回想自己以前为人处世,总是怀着强烈的道德优越感,自以为居心正大,人浊我清,因此高己卑人,锋芒毕露,说话太冲办事太直,自然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
通过反思他悟道:行事过于方刚者,表面上似乎是强者,实际上却是弱者。真正的强者,是表面上看起来柔弱退让之人。所谓“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所谓“大柔非柔,致刚无刚”。
虚伪、麻木、圆滑、机诈是生存之道。只有必要时和光同尘,圆滑柔软,才能顺利通过一个个困难的隘口。只有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才能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达到胜利的彼岸。
与人相处不能过于拙直,要懂得虚与委蛇。
再次出山之后,他改变了自己以前的行事风格,此后官运亨通,一路青云直上。
曾国藩通过读圣人书后反思开悟,改掉了拙直,变得圆融之后的他人生一路开挂。
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遭遇过的种种不公平对待,也是因为自己只知道伸,不明白曲的重要性。
人,不能一味活在自己的思维认知里。而改变思维认知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读好书,读有用之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