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作者: 小狐三问 | 来源:发表于2019-08-02 10:18 被阅读0次

    在所有熟悉我的人眼中,我俨然是个文化人,证据就是,我会时不时在朋友圈里,显摆显摆一下,发在报刊杂志上的豆腐块。

    其实,真实的自己,只有我心里明白。

    即使曾经读过一些书,受过一些系统的教育,但随着时间推移,年纪渐老,又长期混迹于市井,风餐露宿,干的也是一些不需要知识文化支撑的苦力活,接触不了新的知识,把识得的几个字,明白的一些道理,早就连本带利还给了我的那些授业恩师们。

    完完全全一个“目不识丁”的新文盲,与社会发展脱节,与时代进步相背。虽然偶尔也会在“酒足饭饱”之后,一边剔着牙,一边把“胡思乱想”的想法付诸文字,凭所谓“慧眼识珠”的编辑润色、加工、整理,在报端刊尾,以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污人眼眸,博得一些“文人骚客”的雅号,委实让自己都不敢恭维。

    只是虚荣心作祟,拿来唬弄我的债主们,让他们在老套的“文化”俗世中挣扎,总是认为“仁义礼智信”是读书人的根本,免了我“老赖”的实质。

    不过,“目不识丁”归实际问题,但关于老家湖南岳阳的文字,却始终有些记忆,特别是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岳阳楼”的文字,更是记忆犹新。无论是名满天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还是备受推崇杜甫的《登岳阳楼》,总是能倒背如流,一直不敢相忘。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家国情怀 ,是《岳阳楼记》这篇短文的精髓所在,而个人情感的忧乐,就是杜甫《登岳阳楼》的文化底蕴。

    不过,生为岳阳人,对岳阳的风土人情却是知之甚少,对岳阳楼的认知也停留在范仲淹和杜甫的文字之中,没有更加务实的认知。

    三十五年前,我还只是一个十多岁的孩子,还只是在旮旯胡同里,识得范仲淹和杜甫,一知半解他们的《岳阳楼记》和《登岳阳楼》,即使登临岳阳楼,也只是惊讶镌刻在一块块楠木上的《岳阳楼记》,如此工整清爽,并不能体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髓所在。

    至于“登世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更是理解不得。

    用“走马观花”形容也不为过,岳阳楼的一砖一瓦,似乎都没有走进我的世界,对岳阳楼的记忆处于一片空白之中。

    只是因为是湖南岳阳人,在他乡,免不了会被人问起,关于岳阳楼的东西,很多时候,都只能支支吾吾,答非所问。其实,在心底,于岳阳楼方寸之地,临浩瀚洞庭湖,偏安一隅之事实,有些尴尬。

    三十五前的岳阳楼,与我那是的认知相差无几,都是囿于方寸,无从说起。

    一栋雕梁画栋的主楼,岳阳楼,一飞檐走壁的辅亭,怀甫亭,临湖而立,仅此而已,再无其他,可以与“岳阳楼”名扬天下的名声相匹配。

    至于其他的,全部都停留在先贤今人诗赋之中。

    今年,我遇流年不利,先是老父病入膏肓,但也没到无可挽回之窘境,后老父惧怕久病无孝子,坏了我大孝大爱之虚名,以鼠药放弃生命,让我知天命时,成无父无母之“孤儿”。

    奔丧之后,总是感觉,心灰意冷,斗志全无,在老家休息数日,也无法排遣心中难以言状的苦闷,只得在老父“五七”未到之时,匆匆撤离,回东莞。

    撤退路线之中,必有岳阳楼。心念一动,登岳阳楼,能否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前人之述备也,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登岳阳楼就没有这种气势,如果硬要牵强附会一下,最多只能是“小我”。

    岳阳楼,今之现状,远非当年可比,不但不是尺寸之地,反而可以用气势磅礴来比喻,新建亭台楼阁,布局花鸟虫草,外加树碑立传,把扩建之后的岳阳楼,装璜得富丽堂皇,仄着身子鱼贯而入,真正明白人之渺小,沧海一粟之态。

    登岳阳楼,洞庭湖依然“上下天光,波澜不惊,”但却始终却有感极而悲者也,涌上心头。究其原因,可能是丧父之痛,仍然未消。

    父虽年逾古稀,但在我眼里,却是精神矍铄,斗志昂扬之人,每次促膝而谈,都会被他的豁达与乐观感染,仿佛回到了年少轻狂的过去,登岳阳楼,也会随手涂鸦一番。

    游览山水,楼台,多半会有感而发,或直抒胸臆,或心有城府,但一别三十五年后,再登岳阳楼,却始终只是心如止水,波澜不惊……可也难得做到“宠辱皆忘”。

    岳阳楼,不再单纯是“江南三大名楼”,已经完全商业化营运,处处吆喝起,时时铜臭绕。

    可能是旅游淡季,游览岳阳楼的人并不多,再加上天气异常炎热,像我这样真心去看的人,也只顾顺林荫之地避走,诺大岳阳楼,观者寥寥,不闻喧哗,只有冷清。

    因只是途经,不得多耽搁,选择匆匆而过,不到三个小时的游览时间,当然只落下“管中窥豹,略见一斑”的遗憾,但我想,余生应该来得及,细细领悟其精髓。

    不会走老父之路,漫长岁月中,即使生在岳阳楼下,也没有机会登临。

    出园已是夕阳西下,暮色四起,赶火车,讨生活,让我无瑕顾及曾经登过,今天再登的岳阳楼,是如何消失在我的视线之外的……

    只是纳闷,七十大洋一张的岳阳楼门票,怎么会定位如此之高?属于全人类的文化瑰宝,理应是免费的午餐,任人享用,岂能拿金钱衡之?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mmk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