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文:张宗超
今天有点想发飙。从早上起来,就一直有各种邀请面试的电话打进来……这状态,持续有好几天了,打开手机通话记录,基本都是陌生号码。
都说找工作难,这句话算是被我彻底否了。其实,找工作不难,难的是找一份能够“相亲相爱”的工作。
周一那天,我起来的时候,太阳已经晒到屁股了,想来大概有那么两三年没这样懒散过了。
打开手机看到昆明一家公司的面试邀请,内容还没看完,电话就通了,是另外一家公司的面试邀请。
想来是该动起来了。放下手机,床上拖鞋就开始洗漱,简单的准备了一下,背上跟我走南闯北的蓝色皮包,放上近来在看的《槽边往事》一书,关了电脑,打个顺风车就往火车站跑。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就习惯了这种说走就走的模式,多的不需要,有本书就好。无论是在飞机上、火车上还是地铁上,我都会忍不住看看书,我觉得那是最惬意的时光。
图:来源网络
一个没找过工作的人
写这话题不是自卑,而是有点傲娇,因为一直都是我在主动 Up or Out。
我是一个没有找过工作的人,在我前面的人生中自然缺少了这样的体验,只是听说别人找工作有一个苦逼的经过。现在,我终于有机会体会了,一个人背着个包,多少有点不符合情况,但还是过来了。
到了火车站,还有半个小时出发,取了票我就往回跑,找了一家店,点了一碗米线,等我吃好,发现只用了6分钟,哈哈,是的,我很喜欢和时间赛跑。
上了火车就开始看书,没有找工作的状态,倒是感觉在旅行,我都有点怀疑自己。
图:启程票
面试是下午两点,到昆明的时候还有近两个小时,又不想过早到面试点,就转了转。不过,我先承认,我并没有准备任何简历,从来也没有过,即便我还有时间的情况下,我也没想过弄一份(负责任的说,这行为并不值得学习)。我唯一做过的一份简历是为了参加比赛,后来因为简历上经历“太丰富”,我恼羞成怒,把它毁了,连带奖状。
在陌生的街道转悠了一会儿,吃了第二碗米线,直奔公司大楼。我那个醉,到大楼下竟然没找到入口,左询右问好不容易才找到电梯,前面是一个比我高,一身黑色衣服的女生,进了电梯,发现是去同一楼,我也没说话,静静的。
走出电梯,我又确认了一下办公室,才迈开腿,进去办公室的时候,我差点笑了,正在面试的就是刚一起上来的女生。
木讷的接了张表到旁边的办公桌上认真的填写起来……
一个没找过工作的人,多少还是有点放不开呀。
图:昆明
你得懂点套路
但凡轻易就说别人套路的,大抵都是幼稚。有些套路其实不过是顺应人性而已,让事情更顺利、有档次的进行,走点套路没什么。当然,不是所有的套路都是如此,但只要把你注意力全放在自己的利益和感受上来,其他人在你眼里就全都会轻易变成“坏人”。
第一家面试结束,又往第二家跑,到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
搞笑的是导航提示已经到了目的地,但是我没看到,又重新导航,注备跟着走的时候,又提示我:已到达。一抬头才发现就在马路对面,值得鄙视自己一下。
这家公司我是微信上和负责招聘的老师交流的,我准备尝试做一下新媒体运营。但两次都没遇上负责招聘的老师,第一次登记了信息,工作人员交代我晚上和老师发一下简历和写作作品,照做了,招聘老师通知我第二天复试。我放弃了第一家公司,去第二家复试,没想到复试的时候,还是没遇到招聘老师,工作人员让我写了个规划,说有情况会通知,然后没了。
还真别,我就不吃那一套。虽然中意这个岗位,但我还真不至于非做不可,也不是最优选,后来又说到去复试的时候,直接不想鸟(替公司感谢这么任性的我,没再次答应去复试~)。
说到第一家公司,第一天初试刚过,就通知第二天复试,并强调需要带着身份证并办理一张招商银行卡到公司,第二天我只是带了身份证,别问我为什么。
总结来说,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首先,千万不能被道德感左右了自己的决定;其次,妄自菲薄没有好结果;最后,拒绝和放弃是必然存在的,千万不要因此影响心情。
图:赶回曲靖
再说妄自菲薄
回来之后,失去了原来的一些身份认可,心里多少有些空,加上一些焦虑,导致我有些操之过急,以至于开始妄自菲薄。
所以,我的期望基本就是一般的销售代表、销售助理、咨询师等岗位,薪资期望也就三千多到五千。
大概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今天我又去了一家教育咨询公司面试,对方主动说到薪酬的时候,就是两千,最高三千。
转身我就重新调整了预期。岗位就往主管、经理方面靠,期望薪资五千起。接下来的招聘电话提供岗位就开始扭转。
调整预期,是因为自己一直在主管、经理这些岗位,结合自己而来的,并不是瞎调整,可不能到时候你一来就直接CEO。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第一步是先自我认可,才能够被企业认可,合理的预期及认可,才能有一个合理的定位,而不是一时着急就妄自菲薄。
图:近凌晨的曲靖
坚守自己的选择
这几天最大的压力来自于家人。
我想过回老家,就做一份安稳的工作,但是我清楚的知道:事业不在家乡。一旦回去,再想出来,又是人生地不熟,又谈何容易?
何况我内心是惧怕的,我惧怕回到一个很难有变化的小城——上次回去,看到中学的任课老师,七年了,他的发型依旧,而我,是他的第一届学生。
月初那几天刚回来,我和老爸发消息,明显已经开始有些僵持,我直接没回消息。不是不回,而是我们都不爽。他不爽我的现状,我不爽他偏执。即便我知道那是为我好,但我不回头,不代表我心里没有家人。
以前说二十岁是一个尴尬的年纪,我倒觉得刚毕业才尴尬,甚至还夹杂了焦虑,以至于这就一直不敢睡得早,因为怕醒得早。
刚毕业,你需要时间成长并结果,家人却已经迫不及待需要你用结果来证明。难道不尴尬?难道不会焦虑?
留在外边,我只想有些不一样,只因为热爱,而不是非要飞黄腾达。
我是这去年来才开始抽烟的,一年来,一包烟都没干掉。但就这个月,大半包香烟已尽,从未有过的考验和压力,事业、家人、机会,都需要做出选择……
今天突然收到叔的一条消息:要不先回来吧,在外边也不容易。
我听得出有心疼、有期待、更有对我倔强的无奈。但是我真的惧怕回到小城,即便我知道,面对现实有时候真的需要做一些不得不的事。
我只是想趁还有这股子劲,就坚守自己的内心,坚守自己的选择。就算有一天,我要怪,我也只想怪自己何不当初。
后记
也许多年后,我会改变现在的观点,谁又说的清楚呢?
那不过是说明我还在继续生长。
想起了罗胖在《杜月笙成功的代价》中的两段话:
一个中国这一代人,我们从底层出发,我们想往上走,每个人的柄赋最终会有一个天花板把你死死压住,一辈子也突破不了,你明知道那个东西,但是你依然会跟它较劲。
……
我们常人不肯付的代价。这代价有永远不能获得终极意义上的幸福和快乐,永远对自己不满意,还有就是为一个注定要失败的目标绝望的努力。看看身边的创业者就明白了。成功者是在几乎已经看不到亮光的时刻,仍然肯付代价。
—END—
【宗超説】
一个思想有点深刻的人的日常感悟、随笔分享平台。
欢迎留言评论,转发分享以及关注微信号,便是你给我的最好的鼓励。
有想看的话题或需要帮助答疑解惑的,
邮箱:zhangzongchao2017@126.com
期待与你遇见。
我一直在努力,看完别忘了转发分享以及关注我哦~这会是你给我的最好的支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