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张玉峰
张玉峰比我大,我平常喜欢喊他老兄,但说来其实我们俩接触并不多。他也不是我的同事,是市里一家文化单位的职工,但究竟是干什么的我也不大清楚。我第一次接触他的时候,他的身份是他们领导的司机,对他们领导照顾得十分周到体贴,可谓是能知领导之所想,鞍前马后,忙来忙去,很让领导不操心,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我也算在我们公司办公室呆得时间够长了,然而在照顾领导方面很不到位,所以对他十分钦佩。这样一来二去,彼此就熟悉起来了。
但他确实不是他们单位的司机,这是他亲口告诉我的,我也就相信了。原因是他这个人为人十分稳重,做事十分干练,身上又时不时地散发出一股文雅之气。他喜欢文学,喜欢书法,对绘画也有十分高深的鉴赏力。他有一个女儿,老早都让她学书法了。而他的专业是考古,对文物方面更有不凡的造诣。朋友们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他往往不吭声,也不争论,只是静静地听着,听着,认真得就像是一个二年级小学生在听老师讲课一样。而他自己在发表意见的时候,语调很平和,态度很谦虚,但内容却往往让周遭人耳目一新,甚至拍案叫绝。我有时候就感觉他是一个深藏不露的人物。我以为这远远不是一位普通司机所能做到的。
但我写这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却不是这些,而是他对我的好。他对我确实好。我比他小几岁,他喊我老弟。他知道我喜欢文学,就千方百计帮助我,一个突出的事例就是赠我书。他人缘好,交际广,手里往往有许多名人,学者,作家赠给他的书籍、杂我写这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却不是这些,而是他对我的好。他对我确实好。我比他小几岁,他喊我老弟。他知道我喜欢文学,就千方百计帮助我,一个突出的事例就是赠我书。他人缘好,交际广,手里往往有许多名人,学者,作家赠给他的书籍、杂志,但他毫不吝啬。往往一想起,就随即慷慨地拿出来给我。我不要,他万般坚持:“老弟,给你!这些对你更有用!你看了要比我的收获大得多!”我只好就“厚颜无耻”地接受了。这些年,他赠与我的书刊杂志,往少上说,也有一二十本了。
有一次,是个冬天的晚上,我在我们办公室加班,他突然给我打电话,要给我一位我十分喜欢的作家的新书。我说好,十分钟之后我下楼,在我们公司门口等你。我记得那天我正在赶写一份公文材料,比较投入,结果一放下电话就把这事忘记了,直到他的电话在半把个钟头之后再次响起。我跌跌撞撞跑下楼,果然他站在冷风里,一面来回走动着,一面跺着脚,双手哈着气。我的泪简直都要流下来了。我让他到办公室坐一会儿,暖暖身子,他推辞了。那时,他是出差刚回来,自己还没有进家门。
还有一次,我在我们市里新华书店旁边的一条小巷子里淘旧书,忽然看见一辆轿车开了过来。这不是玉峰兄经常开的那辆车么?我正要仔细分辨,这辆车就哗啦一下子开过去了。我没有多想,蹲下来继续淘书。谁知无意一抬眼,就看见玉峰兄笑眯眯地走了过来。其实他早已经看见了我,只是这个地方不能停车,他是找了一个停车位之后,这才折回来专门看我。他说,和老弟好久不见了,这次邂逅,怎能错过?我激动得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只是握着他的手,不断地摇着,好久没有松开。
我和玉峰兄微信上加了好友。他工作忙,不经常发朋友圈。但他一发现有好的文章,就推荐给我看;有好的平台,就告诉我关注。他的目光果然是敏锐的。他所推荐的文章,我都喜欢;他所介绍的平台,也都是我重点关注的对象。我自己由于性格的原因,平素交际不多,我常常觉得,自打和玉峰兄交往以后,是他帮我新打了好多社会的门洞,人生的窗户。我觉得我的视野开阔多了,人生也变得丰富起来了。
我一想起玉峰兄心里就过意不去。我们之间萍水相逢,没有任何的瓜葛,他对我也一无所求,原本是不必对我这样好的。但他一直始终对我很好,让我很感恩。难道这是他的本性?抑或是我们之间的缘分?我不知道。但我愿意这样的情分继续保持下去,虽然这在我总感到很自私。
我多次邀请过玉峰兄吃饭。但他都谢绝了。他说:“兄弟之间,没有那个必要。当然兄弟的情分,老兄心里是记得的。我们工资都不高,还是悠着花吧。把省下来的钱供孩子上大学,不比吃饭更强?”他那个不容我分辨的神情,至今还让我难以忘记。
二、赵玉丽
几年前吧,有一天,我忽然在我们单位看见一份杂志《三门峡史志》,翻了几页,感觉很喜欢,就按照上面刊载的电子邮箱试着投了一篇过去。也不知道过了多少天,忽然有一个电话打了过来,是个女声,声音很好听,说是《三门峡史志》编辑部的,要我把投的那篇文章再改改,我答应了,但我没有问她是谁。
直到我文章发表,我到编辑部去杂志,这才傻眼了。原来编辑部的女编辑远不止是一个哈。天知道当初给我打电话的那个编辑是谁!然而当我报上自己的“大名”,就见其中的一个女孩子笑吟吟地从办公桌前站了起来,对我说:
“何老师,是我给你打的电话。我叫赵玉丽。”
我一下子对这位名字叫赵玉丽的女编辑印象深刻起来。她有一副玲珑的身材,有着一张十分白皙且十分美好的脸庞,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显得极为灵动和聪慧。我立即就被这双眼睛打动了。我感觉她像金庸先生笔下《射雕英雄传》里的黄蓉。
她果然就是金庸先生笔下《射雕英雄传》里的黄蓉。她的性格极为开朗。在我们文友聚会的场合里,虽然往往有新朋友在,她也显得不拘束,嘻嘻地低声地说笑着,十分活跃。我们大家都很喜欢她。她是我们灵宝人,许多年岁大的作家朋友,艺术家朋友就直接喊她是“小老乡”,她也就爽爽朗朗地答应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