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文人?文人就是有文化的人么?这样说似乎还不太准确。我认可的文人,更多的是那些能够在文化史上留有浓墨重彩的影响的人,是那些写下精妙文章被传颂古今的人。
到了今天,肚子里有点墨水,读书多一些的人,就常被叫做文人了,其实多少有点拉低了文人的门槛。但如今也已约定俗成,像我这样没什成绩的年纪轻轻的文化工作者,也有人不那么恰如其分的给别人介绍我时说:这小伙子是个“文人”呐,想来着实自惭形愧。
我是个爱写文字的人,初中时代开始大量创作,到今天十多年了,写过的文章不少,杂志也办过几本,却没什么可以留给后世的作品。前两年侥幸入了承德市作家协会,至今都尚觉自己不够格,至于当文人,还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追求,梦想罢了。
文人难得,难得文人。但中国毕竟是文化悠久的泱泱大国,纵观历史,能想的出来文人形象,没有一千,恐怕也有八百。中国的文化传播之所以能够至今不断代,和他们的存在不无关系。纵使有过焚书坑儒又怎样,读书人的种子绝不得,文人就野火吹又生了。文人,是中国文化史一群顽强的人。太史公司马迁,就是顽强的文人,他笔下的三闾大夫屈原,也是这样的文人,他的《离骚》就是后世范本。文人写文人,惺惺相惜,故有另一位我们熟悉的近代文人,鲁迅先生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来称赞司马迁,也饱含了对屈原的敬意。
中国的文人,离不开奇妙高绝的诗词歌赋,少不了富丽堂皇的文章。李白是文人,一张口吐出锦绣盛唐的文人,他的才思泉涌令人惊叹,可谓诗中仙人,是个潇洒的文人;杜甫是文人,见证了大唐盛极而衰的见证者,是个活的现实,写的现实,有些悲哀的落魄文人;苏轼是文人,出相入仕,曾官居高位,又心灰意冷,几经周折,但他一生光明磊落,诸多文章诗词传世,是个大气的文人。
中国的文人,离不开历史的变迁,南唐后主李煜也是文人,他固然是活的窝囊了一些,但他自成一派的文学造诣,也尽情描述了他内心的悲凉,让我们更深刻的了解他,认知那个时代。有意思的是,最终让李煜魂断西楼的那位黄袍加身的宋太祖赵匡胤,虽然横扫六合,风光一时,却没料想到自己的子孙后代里,还有一位比李煜窝囊的多的宋徽宗赵佶。但是这位被抓了俘虏的徽宗皇帝,也是个响当当的文人,只是虽有横溢才华,却误了家国大业,徒留一些瘦金体书法,几卷价值连城的图画。
写到这里,想起来两个敢骂皇帝的文人,一个是政见不合,大骂武则天不知廉耻的骆宾王,一个是指着朱棣痛斥谋朝篡位,而被夷了十族的方孝孺(历史上都最重的罪过只是诛灭九族,仅方孝孺这个硬骨头是个例外,他的学生和朋友等被列为第十族遭到株连)。这样的文人,可敬可爱,但不免太过刚烈,方孝孺之死,连累了自己的家族,也连累了学生和朋友。
我心中最敬仰的那个文人,却是要属岳武穆了。说是岳飞是文人,其实他更是个武将,如果他不死,大宋的中兴唾手可得,可惜时势造英雄,却没有保全这位英雄。大家熟知《满江红》,较少有人知道他还有一些别的作品,像《小重山》,也是他非常出色的文学名篇。英雄有英雄的心境,心境不同笔下自然有不一样的精彩。多少次我朗诵《满江红》的时候,都会真切的感受到他那种内心风云变化般的激荡。
文人们的故事,波澜壮阔。展开来,就是灿烂的中国历史的一条线,中国的历史离不开文人,中国的文化史,也是文人的历史。
中国自古以来,不知多少灿烂瑰丽的文化,没有文人的各具特色的笔触,多少传奇故事将湮灭在历史的尘寰里。是文人,留给了这个世界不一样的一片色彩,瑰丽异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