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时翻报,留下了几篇文章,凑在一起,集中阅读。
那些文章还很有点意思。
比如这篇,讲小馆子的,说小饭馆或小食店的风味往往令人印象深刻,写到的第一家小店,是浙江兰溪的鸡子馃店。这碗鸡子馃,其实就是粥,《随园食单》中讲,必使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馃,或许是加入了一点点碱的粥,有点清香,更加爽滑。
我在浙江金华待了将近十年,数十次到过兰溪,可惜,从来就没有关注过这一碗馃。下次去,一定要尝一尝。
还有这篇,葛亮讲他的《燕食记》,这是一本小说,为食为题的小说,讲了一对厨人师徒的故事,穿透岭南漫袤的近现代史。这个讲吃食的故事就很有意思,我没有读过,这本书我就把它放在了购物车里,以后或许会买来读。据这篇文章的介绍,这本小说与一座茶楼的过往相联,而在岭南,茶楼就是一个小世界,该有多少生动有趣曲折浓情的故事在里面。
还有这篇,讲猛将。刘猛将本来在民间信仰中是个淹死的小孩子,到明代就成了南宋的武将,到清代中叶又变成了一位灭蝗神。现在是一个社神,或者叫农业神,在江南水乡的太湖地区,猛将堂曾经是水上人的庙。我翻过分湖志,说我的老家东玲村,在离蝴蝶湾四五百米的地方,也有一座猛将庙的,这个位置就在以前老318国道的东玲车站的地方,边上就是朱家港,出朱家港就是十里风光如画图的分湖。可惜,我从小就没有见这座庙,或许早就毁掉了。
还有这篇,孙犁写的《火炉》,短文一篇,五百来字,文字简朴,生动有趣。原来有人还编过一本孙犁散文精选,叫《时常有风吹过我心头》,我也想去买来读读,这本书我也放在了购物车里了。其中的原因,就是有位朋友说过,我的文字风格有点像孙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