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走进成都

走进成都

作者: 行走的中国 | 来源:发表于2024-07-22 23:35 被阅读0次

                          走进成都

                      (慕名武侯祠)

          有人说来成都没来武侯祠等于没来。6月21日在围绕天府广场转了大半天,吃过颇具川菜特色午饭后,下午,我和女儿就扫了两辆共享单车,直奔我们心心念念的武侯祠。

          骑共享单车在市里转悠,是很惬意的事,骑的飞快有种风驰电掣的感觉,明显的感觉到亚热带潮湿温暖的风从面庞拂过。成都街道两旁的建筑颇有历史感,与现代摩登建筑交相辉映。我俩前行的车轮,宛如在画面间穿行,可以感触到城市的古韵悠长与现代明快时髦。历史演进的脉络,仿佛在大街小巷里延伸,散发出迷人的独特魅力。从“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家入画图”到“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到“剑南山水尽清晖,濯锦江边天稀”,成都天下稀有,街巷处处充满诗情画意。

        按照导航的引导我俩很快就来到了武侯祠,放好车后购票参观。午后的武侯祠人流如涌,在大门上,“汉昭烈庙”四个鎏金大字熠熠生辉。它肇始于蜀汉昭烈帝章武元年(221年)刘备惠陵修建时,同时也修建了汉昭烈庙。武侯祠原是纪念诸葛亮的专祠,亦称孔明庙、诸葛祠、丞相祠等,后合并为君臣合祀祠庙。合并后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由汉昭烈庙、武侯祠、惠陵、三义庙四部分组成。

        大门内柏树森森庙堂林立,门口矗立着六通石碑,两侧各有一碑廊,唐代"蜀汉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立,因文章、书法、刻技俱精被称为"三绝碑"。唐朝著名宰相裴度撰碑文,书法家柳公绰(柳公权之兄)书写,名匠鲁建刻字,都出自名家,因此被后世称为三绝碑。

        二门之后是刘备殿,即气势恢宏的昭烈庙,为单檐歇山式建筑。正中有刘备贴金塑像,高3米,仪容丰满庄重,耳大垂肩。左侧陪祀的是他的孙子北地王刘谌像。两侧偏殿,东有关羽父子和周仓塑像,西有张飞祖孙三代塑像,表现了关、张两人的不同外貌和性格,反映了武艺超群、勇猛过人的特征。两侧东、西廊房分别塑有蜀汉文臣、武将坐像各十四尊。这些塑像,个个气宇轩昂,形神兼备,表现出我国清代民间艺人的高超泥塑技艺。昭烈庙正殿西壁挂有据说为岳飞所书《出师表》木刻,东壁为现代书法家沈尹默书《隆中对》木刻。

      过厅后就是诸葛亮殿了,那么在行走的过程当中,我们走下了11个台阶,这在中国传统建筑格式当中实属很罕见的。因为我们一般传统的进深式的建筑都是越往后走越高,也就是说前殿为辅,后殿为主。在这所君臣合祀的祠庙当中,诸葛丞相居然坐的是主位,他的位置居然比九五至尊皇帝刘备还要尊贵,这可是在清代修建的建筑,在那个封建统治王朝当中,这种设置搞不好是要掉脑袋的。

        但当年修建武侯祠的设计者们绞尽脑汁脑洞大开,想了一个两全办法就是將汉昭烈庙到过厅,到武侯祠当中特意的走下了这11个台阶,既保证了君主刘备至高无上的地位,同时也维护了诸葛亮在老百姓心目当中的位置,可以说君臣合祀,在这里也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共鸣和默契。

        再沿中轴线往里走,就是武侯祠,门上第一幅楹联是董必武题“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源至唐朝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第二幅楹联是“时艰每念出师表 日暮如闻梁父吟”,上联告诉我们时局艰难的时候,想一想当年诸葛亮写《出师表》的困境。那时,他和曹魏对比力量悬殊,但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完成统一大业、实现人生的承诺,诸葛亮毅然决然挥笔上表,亲自挥师北伐曹魏,留下了无数流传千古的佳话。

        下联中则写,每当日暮降临时,我们都以听到诸葛亮当年在隆中隐居的时吟唱的那首“流行歌曲”《梁父吟》。诸葛亮后来成为了蜀汉的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他秉性淡泊、一生坦荡、一心为公,从不曾有私心杂念、阴谋诡计。这一点,也在他的《诫子书》中表现出来:“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第三幅楹联是“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这副对联中的“两表”指的是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这两篇表文是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三顾茅庐”之恩,以及表达自己北伐曹魏、恢复汉室的决心而写的。而“一对”则是指《隆中对》,是诸葛亮与刘备的首次会面时提出的战略规划,为蜀汉的建立和治理提供了基础策略。因此,这副对联不仅赞美了诸葛亮的智慧和忠诚,也表达了对他在历史上的重要贡献的认可。

        其实,武侯祠的楹联还有很多,据说多达近40幅,都表达了后人对二人的崇高敬意。此外到了千年以后的宋朝,人民依旧对其二人相敬有加,也曾感慨时光流逝,祠柏不知不觉都长成了薪柴。李龙高的《成都》:

            “峡江西去锦官城,闻说梅龙绝可人。

            不识年来无恙否,武侯祠柏已成薪。”后来同时代的钱惟演又作《成都》:

    “武侯千载有遗灵,盘石刀痕尚未平。巴妇自饶丹穴富,汉庭还责碧砮征。”

      关于武侯祠的赞美诗歌、数不尽数不胜枚举,总之一句话,都对二者竭尽赞美。

        转完武侯祠,我和女儿从大门出来,街上正响起 赵雷的《成都》:“.....  你会挽着我的衣袖,我会把手揣进裤兜,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 ......而我俩又向宽窄巷子奔去。

                          2024年7月23日星期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进成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msy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