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鸿一瞥曾以为是永远。
老收音机中的声音正一点点扩散,回荡在偌大的屋子里,有几分孤寂。阮晴坐在收音机旁的沙发上,那台老旧的收音机和整个屋子豪华的装修配置格格不入。收音机中正播放着耳熟能详的戏曲,似是在吟唱人物的爱恨嗔痴。
邻居不止一次调侃阮晴,说小姑娘生活的跟个老人一样,守着一台破旧的收音机。
前些年年幼的表妹来阮晴家里玩,指着电视中的戏曲表演说无聊透顶,老套至极,还问阮晴她怎么会喜欢看这种东西。说着,一边嚷着看这些戏子表演没有意思,一边抢过遥控器换成动画片。
戏子……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将阮晴的思绪推的很远。
她也曾喜欢过一个戏子,在很小的时候。
那时候收音机还未流行,人们看戏必须坐在戏台子旁边,看台上的演员咿咿呀呀地唱。
她家那时住在一个小小的巷子里,生活条件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差。但她却早早辍学了,理由是为她弟弟。
是的,她有一个小她两岁的弟弟。
那时重男轻女的思想还很普遍,阮家也不例外。按她父母的说法,女孩子是不应该外出读书的,而她也正如父母所愿,在上完初中之后就放弃读书,跟着阮父清早即起,挑菜去东市卖。
即使她的成绩有时位居年级第一,而她的弟弟永远都是吊车尾。
她也不是没有尝试过反抗,但每当她反抗时,都会换来母亲的责骂和父亲失望的眼神。久而久之,她也就放弃抵抗,乖乖早起跟着阮父。
开始的那几天虽是早起,但精神饱满。但到底是女孩子,阮父嫌她力气太小,又是个性格软的,不会和其他摊贩抢位置,起早也是白搭。
毫不意外地,她又被阮父痛骂一顿。
到傍晚时,阮父提着菜篮,气呼呼地疾步回去,只留下阮晴一个人慢慢在后面走。
也是在这一天,她遇见了江憾生。
晚霞将天空一角染成赤红色,光晕洒下来温柔了大地。不远处一群人坐在一个戏台子旁边欢呼,时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从她的视角来看,戏台子很简约,像临时搭建的,旁边有个小棚子,里边的衣架还挂着戏服。
也不知是夕阳晃了她的眼,还是台上的少年太过耀眼,她竟鬼使神差地穿入人群,拥挤在一群人中间。
台上的少年虽化了夸张的妆容,但依旧不影响他姣好的面容,嘴里咿咿呀呀的词也绵长悠远。阮晴一点不懂戏曲,却也被他代入情景之中,眼前闪过一幅幅画面,伴着戏曲声,她沉醉于其中。
也不知过了多久,阮晴才被耳边轰鸣的掌声带出自己的思绪,她定了定神,才兀自鼓起掌 。抬眸望向戏台子时,少年的身影早就消失在视线中。
他回去了,只留下一些陌生面孔在收拾台子。
那个年头的戏班子,走一处,唱一处。
不知道下次遇见,会是什么时候。
还没来得及问他的名字。
也可能再也见不到了吧。
她想着,看着早已不知所踪的戏班子,叹了口气,转身回去。
回到家时,她在意料之中地被父亲骂了一顿,她不敢顶嘴,更不敢反抗。看着冷眼旁观的母亲和弟弟,她沉默了。
有时候真的在想,这个家,是不是只有一个孩子,叫阮杰。
直到阮父终于骂不动的时候,她才悻悻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关上了门。
其实说是房间,倒不如说是杂物间。
一个一米五的小床,木板搭的床头柜。
最可笑的是,即使在她上学时,也没能拥有一个自己的书桌。
她开始在饭桌上写,后来阮母嫌她占地方。
再到后来,她捡来些废旧箱子,堆的三层高,就着窗边的光在那里完成作业。
日复一日,直到她辍学。
这一间十平的杂物间,成了她童年的全部生活。
那时她的生命是黑白的。
但她没有抱怨,或说不敢抱怨。
为什么阮杰有一个两米的书桌,用的主卧。
为什么自己要辍学供弟弟读书。
更没想过自己存在的意义。
她的世界,曾一度灰暗。
—to be continue
***************
作者第一次发文,新坑d(ŐдŐ๑)
求评论点赞支持
会有后续
么么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