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活所得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
现在到了五十不惑的年纪,更是觉得日常的读书、书写都是读自己、写自己,了解认识自己的过程,陌生的不相关的知识读着没感觉,而那些与自己生活贴近的,读着如同自己要说的话,对自己的思路进行整理。如古典老师描述他用三叶草的循环写出《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的过程,当我有零零碎碎的想法时,我只有一些小兴趣,驱使我写一条百字的微博。如果很多人转,我会自我感觉不错,收获些价值,这价值让我有动力写一篇博文或专栏,而这个博文或专栏反响不错,就会吸引我把它们扩展成一个章节。同样当我写了一段文字被转发分享得到赞同后,也是幸福感爆棚,会更感兴趣地继续书写,不断地积累自己文字的编排能力,有更多的作品出炉。
还有读书时的触动,周岭在《认知觉醒》中说,一本书只有触动你的,才是你真正有收获的,其他的与你无关,只有触动到你的,你要停下来,即触动熔断法。因为这是与你最贴合,在你舒适区边缘的知识储备,正是自己的能力提升,发挥潜能的地方,经别人整理分享出来,对照自己,看看怎么样再往前挪动一小步,给自己带来微小的改变。触动熔断法就是,一旦在读书中遇到被触动的点,就停下来关联自己的生活,有没有更多的与此相关的事情(3-5件),并且记录下来。并且把这个触动点(由情绪状态到行动)事件的全过程也记下来,就像程序一样,方便定期回顾,再次激活状态。这就是自己的情绪开关,可以尝试控制、修改、并且再次触发。那么读一样书只要有一个这样的点,让自己触动、整理,给自己带来改变,那就超值了。
而且相遇到作者描述的状态,刚好吻合自己的现状,作者描述自己怎么度过来的具体过程,更是深深地被震撼,如同从自己的心中流淌。被这些文字强烈地被吸引,关注作者又从这条路走向了哪,带领我走向更高的视野、更大的格局。读小S的《刻意学习》,刚好与我养育练习200天形成互补,我像他一样持续行动,过了第一阶段十天,有一定的执行力;也过了第二阶段100天。但是我并不知道怎么走过来的,也不知道下一步怎么走,能坚持下来吗?刚好他持续写作1000天,书中展示他前行的经验,在通向1000天的过程里,要建立N阶持续行动者体系。让我学习到用体系的尺寸、视角对自我养育练习做全面的分析,从而有了更大的格局,建立成长的双系统,让自我养育更稳定持续地进行下去。
小S的“如果你持续做些事情,三年后你的生活可能引入新的元素”,这句话正是我多年来坚持学习心理学的收益。我只有这份模糊不清的感觉,不知道具体哪里不一样,经他这么一描述,原来是持续学习心理学,给我的生活引入了新的元素,让我有机会尝试带领悦读养育团体。相信悦读养育团体突破1000天时,会有更新的状态格局呈现。
小S描述的信息与理念是无价的,也让我很受触动。自己的这些改变,生活中新元素的出现,是因为偶遇行业的先行者,购买老师的课程,结识新的朋友,输入新的信息和价值,打开了自己的世界,付出了行动,然后让自己得到提升改变。回首过往,信息和价值真的是有价的,同时又是无价的,远远超过物质领域的享受,管理着我们的诗和远方,让我们立足当下、付出行动、谋划未来。
最后我真切感受到一个人读书和一群人读书的区别。一个人读几页书容易停下来,常常是买书很兴奋,买了就束之高阁。有的前面涂涂抹抹,后面崭新如初,除非特有感觉的,结合自己的当前状态的,会涂涂圈圈记录下来,有时也会拿出来分享,收到回响后,再分享更多人更有动力读这本书。但是也仅限于对自己触动深刻的点。
一群人读书,可以品味书的百相,读出更多的精彩,同样一本书,可以读完、读懂所有的章节,而且触动点更多,一个人的触动点很有限,分享到读书群里,互相碰撞体验,会拥有多个人的触动点,而且自己的触动点被他人结合体验分享出来后,会有更丰富、立体的体验。这样把一本书读得更厚、更宽、也更深了。而且分享碰撞的过程,又是特别嗨特别爽的,自己体验酣畅淋漓地表达感悟触动,被同伴看见聆听后,又享受到满足感、喜悦感,更促使自己在团体中学习、分享、思考,参与更多,收益越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