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欢迎来到我的能量场,我是鸦呀
阅读,质和量,哪一个先开始?今天是2019年4月15日
注定是个不寻常的日子,不是因为今天老板发了工资,因为May姐。
谈话开始于我的提问:
鸦:阅读到底是提升量的快速阅读,还是提升质的深度阅读?读了这么多书可感觉自己用的很少,是因为我没有沉下心来都去实践?还是它已经存在我的身体里只是暂时用不上呢?
May:给我一杯茶,待我徐徐道来【优雅】
==========重点内容分割线===========
【问题】
现在看书的困惑——两种观点:
A、重质好:读书要实践,否则不能构建知识体系
B、重量好:多看书有很多好处
【我的看法】
1.读过的知识,是否必须全部都要实践?
2.是否只有实践了,才能构建知识体系?
3.读书只能选择:或者重质,或者重量吗?
4.读书如何做到质、量都兼顾?
NO.1
【我的看法】
1.读过的知识,是否必须全部都要实践?
不是。
(1)不是所有知识都能实践。
知识分类有很多方法。个人觉得比较好理解的一个分类方法,把所有的知识分为4类:
①事实性知识——是什么
②概念性知识——要素之间关系
③程序性知识——如何做事
④元知识——关于认知的知识
①②常常是懂了、了解了,就行,没法实践。
③可以实践。
④可以指导如何更好思考和实践,以我目前的理解,也没法直接实践。
(2)能实践的知识,也不是都需要实践。
与自己的工作、生活、学习有比较大关联的知识,运用起来对自己目前有用的,那可以尝试多思考、多运用。
眼前跟自己关联不大的知识,硬去实践也没什么必要。但是这部分知识你读过,你懂,以后什么时候需要,就能拿出来用。
很认同一句话:
读过的书都是有用的,只是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用。
NO.2
2.是否只有实践了,才能构建知识体系?
不是。
个人觉得,实践,构建知识体系,是两码事。
实践,是为了把知识学以致用,改变自己的生活。
构建知识体系,应该是知识管理的一个部分。我个人觉得,思考的作用更大。
构建知识体系具体方法,可以参考知识管理方面的书,比如田志刚的,《学习力》(王世民)。
我读的不多,以后准备多读点。
NO.3
3.读书只能选择:或者重质,或者重量吗?
不是。
选择任何一个都是在走极端,应该二者兼顾。
每个人需求、情况不同,具体安排好二者占用时间的比例、方法,就好。
NO.4
4.读书如何做到质、量都兼顾?
(1)首先界定一下质、量分别指什么:
【读书重质】——精读/主题阅读/思考/学以致用/输出文章、导图、概念卡、钻石概念卡……
【读书重量】——快速阅读/了解要点……
不知别人如何界定,这只是我个人的简单界定。
(2)我自己的计划:
先大量快速阅读一年,再加上精读/主题阅读。
【量】
计划每天1本书+1张九宫格,一直坚持下去。
之前的一年,主要做快速阅读。有些好的方法、想法,觉得可以用在自己的实际,就直接用起来。其他没有特意去思考,先放着。
你所说量变到质变,不好界定对不对。
但是我很认同,广泛大量的读书,对于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为高质量精读打基础,是很有用的。
同时快速阅读也是一个筛书的过程,很多书没有细读的价值。
每当你读完100本,会有不同感受。
我坚信,每天一本书,以后会很有用,究竟对我有哪些用,现在不是很明确。为了知道答案,一直在读。
小六老师读了3000本,他有什么用,大家看到了。
还有一些阅读量很大的大咖,你也能了解到。
【质】
目前快速阅读了400本,
其中:值得进一步通读全书的,估计200左右。
200本中,值得反复读、思考、输出文章的,估计不到100。
以后计划每个月安排时间,精读/主题阅读1-n本。
每本书用哪些方法读,看自己需要和书的情况决定。
出发点是:让自己收获最大,阅读效率最高。
(3)快速阅读积累的九宫格,定期翻看,有触动的知识点,联系实际,思考出行动,去做。
总结:构建知识体系这事,很抽象,很多人其实说不上来什么是【构建知识体系】,更觉得无从下手。
读点这方面的书,明确概念,学些方法,就好落在实处。也不是多复杂的事。
结局:不愧是宝藏女孩May姐,此刻只想鼓掌!
*٩(๑´∀`๑)ง**٩(๑´∀`๑)ง**٩(๑´∀`๑)ง**
我生产知识,更愿意做知识的搬运工
感谢May姐的分享,希望爱阅读的你有启发
最后【偷偷的】May姐微信:ldm3651
人美心善技术强,你懂的( ͡° ͜ʖ ͡°)✧
阅读,质和量,哪一个先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