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离美国课堂》,这是一本几年前学校推荐的书。近来翻开重看,感受又有新不同。
作者王文,一名中国教师,之后在美国有小学、高中以及社区学校十二年的工作经历。
第二章《秩序化的美国教育》中,作者说:“刚到美国第一次走进一所小学时,感觉到了学校秩序井然的教学氛围,孩子们有在教室里自由活动、走动的,但凭我的职业敏感度不难判断,所有的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教学活动,不是无组织、无纪律的放任状态。”
因为美国学校班级人生多在20多人,所以孩子们一节课不断地走动、交换座位、席地而坐等,教室里足够大的空间,让孩子们心动、身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
我们学校的英语课堂,把一个班级学生分成两个大组,每个组16人左右,课堂也经常改变孩子们座位的形式,课堂的确生动、活泼。而一个班额30多,40多,甚至人数更多的情况下,很难在有限的空间内,让孩子们更换座位。
一个比较大班额的课堂,偶尔也会让学生自由活动、走动,就会有孩子趁机起哄,捣乱。多数孩子经过老师的引导,会知道课堂规则,会知道在规则的约束下、有秩序地动;也有个别孩子,做不到按照规则活动,老师就得花费较多精力在这些孩子的纪律维持上。
有秩序感的孩子,知道早上入校即读;知道每节课做什么课前准备;会安排家庭作业的写作顺序;有秩序感的孩子,大都性情平和,会科学安排做事情的时间,能够找寻到生活的节律,不急不躁,一板一眼。
作者接着说:“美国学校从小学低年级开始,紧抓学生的文明行为规范,始终不懈,提倡正面鼓励、正面教导,从细微处入手;同时也在处罚学生时大刀阔斧,绝不手软。”
低年级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阶段,如果不在最关键时期进行培养,坏习惯养成再纠正,就困难多多。低年级养成教育不到位,就得到了高年级去痛苦埋单。高年级作业负担更重,没有良好习惯,作业拖拉到较晚才完成也是常事。
所以有经验的低年级老师,会把养成教育看得比学习知识更重要。知识永远学不完,错过了好习惯的培养,比错过了种植庄稼的老农还麻烦。庄稼错过一季还有下季,孩子的成长却只此一季,没有机会补种,过去了,就永远过去了。
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特别是小孩子,容易反复,尤其需要老师反反复复地强调,在多次提醒中,明白做什么事情有什么规则。
孩子成长中需要适度的惩戒教育,没有惩戒的教育,只能培育出经不起风雨的室内花朵。奖赏和惩戒,是教育中的两条腿,缺少一条,培育出来的都是跛足的、不健全的孩子。
有奖励,有惩戒,有鼓励,有批评,这样才能让孩子形成是非观念。
“美国孩子享受的自由是在纪律约束下,不妨碍别人自由的自由。鼓励孩子张扬个性的前提是你尊重同学、尊敬老师,同时学会赏识别人,与同伴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张扬过度不但老师、同学会认为你粗鲁,而且会受到纪律处罚,要营造和谐有序的使每个学生进步的学习环境,是由不得任何学生任意张扬个性,随意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
中国很多家长在谈到孩子的自由时,不免会有个误区,以为孩子的自由就是“孩子想干什么,就让他干什么,”是一种没原则、没底线的自由。所以在饭店吃饭时,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在餐厅里大声喧哗、奔跑,家长一边吃自己的,对孩子那些令人侧目的行为不以为意,孩子的行为在他们看起来,是“没有什么,小孩子的天性就该如此”的理所当然。
孩子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不是每种行为都值得鼓励。比如进到教学楼要学会轻声讲话,只有在操场才可以跑一跑,蹦一蹦,跳一跳;比如小组合作的过程中,需要控制自己的音量,不要打扰到其他人;比如和人交流互动时候,要回说礼貌用语,眼睛要注视对方……发现孩子没有遵守约定,老师需要停下教学活动,和善而坚决地加以更正。如果一时松一时紧,也会不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老古话说:“没有规矩,就没有方圆。”说的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任时代如何变迁,做人、做事讲究一定的分寸,都是没有错的。
学校是社会的缩影,学校学习的东西当和社会接轨。如果任孩子“自由”发展,没有纪律、规则的约束,长大以后如何当文明社会的合格公民?没有严格有序、奖惩分明的教育,如何培养出优秀的社会公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