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语文助学】事理说明文阅读之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

【语文助学】事理说明文阅读之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

作者: 舒心语文 | 来源:发表于2020-05-03 13:40 被阅读0次

    【语文助学】事理说明文之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

    ——阅读篇目《大自然的语言》《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单元提示要求我们“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怎样学习呢?

    我认为学习的思路应该按照知道——对照阅读——解说——寻例的过程来。

    1.知道

    就是知道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分别是什么样的?

    先说分析。

    “分析,就是把一件事情、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

    分析的意义在于细致的寻找能够解决问题的主线,并以此解决问题。分析方法作为一种科学方法由笛卡尔引入,源于希腊词“分散”。分析方法认为任何一个研究对象都是由不同的部份组成的,是一种机制。”(搜狗百科·分析,以下引用没有说明均同此)这是一个普通而复杂的思维形式。根据分析的对象、手段、目的可以有很多种类。

    我们只说最基本的最好理解的几类。事理说明文中的分析是把文中事理解说明白的思维方式,基本的方法(分类标准分析的角度)有:

    ①因果分析“因果分析是为了确定引起某一现象变化原因的分析,主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因果分析就是在研究对象的先行情况中,把作为它的原因的现象与其他非原因的现象区别开来,或者是在研究对象的后行情况中,把作为它的结果的现象与其他的现象区别开来。

    因果性是自然界现象之间普遍的和基本的联系。”

    ②系统分析  这是一种动态分析,它将客观对象看成是一个发展变化的系统。系统分析又是一种多层次的分析,它把对象看作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比如,认识大气对流层系统、人体生理系统、工程技术系统、环境控制系统、交通运输系统、军事系统等等,都要采用动态的、多层次的系统分析法。

    ③差异分析法 这种方法是指对同类事物进行对比,分析其异同,进而判断其优劣的研究方法。在信息分析研究的过程中,比较分析法是研究一切事物生动有力的普遍的逻辑方法,是进行分析、综合和推理等其他方法的基础。它实质上是对事物的某些特征或属性进行研究,并且总是从剖析、对比事物的个别特征和属性开始。比较分析法可以分为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两种,前者是对同一事物不同时期的状况的特征进行比较,从而认识事物的过去、现在及其发展趋势;后者是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同类事物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差距,判断优劣。

    ④因素分析 因素分析法,该方法主要分析对象应考虑的各种因素。

    从分析的思维方法可以分为:比较分析、观察分析、调查分析、阅读分析等。从分析的思维方法可以分为:比较分析、观察分析、调查分析、阅读分析等。

    再说推理。

    “推理,逻辑学指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出新判断(结论)的过程,有直接推理、间接推理等。”(《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第1323页)

    推理按推理过程的思维方向划分,主要有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①演绎:它是由普遍性的前提推出特殊性结论的推理。

    ②归纳:它是由特殊的前提推出普遍性结论的推理。

    ③类比:它是从特殊性前提推出特殊性结论的一种推理,也就是从一个对象的属性推出另一对象也可能具有这属性。

    推理的基本方法是:

    ①三段演绎法

    由一个共同概念联系着的两个性质判断作前提,推出另一个性质判断作结论的推理方法。

    ②联言推理法

    由联言(陈述若干事物情况并存)判断的真值,推出一个支判断真值的联言推理形式的一种思维推理方法。

    ③连锁推导法(几何证明题的证明过程)

    在一个证明过程中,或一个比较复杂的推理过程中,将前一个推理的结论作为后一个推理的前提,一步接一步地推导,直到把需要的结论推出来。

    ④综合归纳法

    以大量个别知识为前提概括出一个一般性结论的推理方法。

    ⑤归谬反驳法

    从一个命题的荒谬结论,论证其不能成立的思维方法。

    2.对照阅读、解说

    就是从阅读的文本中确定阅读对象,然后和上述学习知道的知识进行对照,从课文里找到例证。

    比如: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中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13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  、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针对这几个段落,我们根据上述学到的知识,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①这几个段落不重推理,而是分析。

    ②它们分析影响物候现象来临早晚的因素,属于因素分析,结构上表现为总分的形式。

    这里要注意:

    这五个段落是相对完整的,拆开来说,结论就变了。

    总说: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影响物候)(首先是)纬度——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我们拆开两句选出看看:

    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单看这两句话第一句话写南京槐花、桃花的花开比北京的早的现象,第二句写“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的结论。这种是“以大量个别知识为前提概括出一个一般性结论的推理方法”就是综合归纳推理。这种分析先讲原因再结果,正是因果分析方法。南京和北京槐花、桃花开花早晚的比较,正是比较分析方法。

    再比如:

    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该岛是稍微离开南极海岸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

    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现代的两栖动物(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更不适应南极气候。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的两栖动物的化石。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我们一样先筛选各段主要信息:

    南极发现恐龙化石——地球其他大陆也发现恐龙化石——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恐龙不适应南极寒冷气候——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这些信息之间重在推理:南极发现恐龙化石、地球其他大陆也发现恐龙化石、恐龙不适应南极寒冷气候、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这几条信息并列联系起来推理出来一个结论:“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这是联言分解法推理方法。一步一步推理也是连锁推导法。

    3.寻例:

    从要阅读的文段中选择几个例子以验证上面所学的知识,也是知识的应用。

    这就需要学习者自我寻找了,在寻找时可以先把文段分出层次最好先找相对完整的一个语言片段,提炼出各句的主要信息,再推敲信息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推理和分析的方法做出判断。

    参考:

    ①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中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物候学研究的意义:可以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可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可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这些联言判断,自然推理出“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温度升得足够高,就可使这种变化加快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的结论,也是这一结论成立的原因。同时这一结论也是前面所讲各种意义的归纳。

    ②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绍夫的前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选被压扁的沙子因此称为“斯石英”。

    斯英石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然而,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从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紧密,它们同样存在一个向外扩散并且恢复为普通碳的趋势。在通常条件下,这也需要数百万年。

    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可使这种变化加快。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分离,返回到原始状态。因此,如果在850C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的沙子。(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这里的主要信息如下:

    实验室超高压出“斯石英”——“斯石英”进行缓慢地反弹(复原为普通沙子的过程)——金刚石和“斯石英”具有相同的反弹性质——温度升得足够高,就可使这种变化加快

    这里用金刚石和“斯石英”,进行类比推理出“斯石英”的存在和反弹的合理性。

    这是不同物之间的求同,带有比较分析的明显痕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语文助学】事理说明文阅读之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myd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