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指的创作,均指纯文字或图文类创作)
各位朋友好。
大家有创作需求吗?选择什么平台创作呢?
我建议,简书。
首先,简书没有创作包袱,门槛低。
这里,不会像论文那样,对逻辑框架、研究意义、创意创新、字数篇幅有任何的要求;也不像公文写作那样,必须官样文章,写些不是人能看得懂的文字;也不像文案创作那样,讲求爆点网感,故事环环相扣。
简书,只有对文章的两个基本要求。
一是原创,甚至简书对原创的容忍度也很高。一些简单的摘录,书本上的片段,只要是自己想分享的,都没问题,申明转载即可。这也就是简书,其他平台我不太清楚,但想来,没这么宽松。
二是字数,唯一要求:100字以上。原因也很简单,没100字,不如发朋友圈呢。其实有过写作经验的朋友都知道,100字,算是个非常低的标准了,平时我们说话,有了兴致,或者想把事情讲明白,100字,不止吧?更别说精心构思的文章,当然,对诗歌来说,特别那些字句精简的,100字,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算得上不小的挑战,看古代那些七言啊,五言啊,放到简书,还发不出去呢。倒是现代诗歌,长长短短,三言两语下来,就过了100字了。大部分的创作:小说、散文、议论文、戏剧,100字,是个很低的标准。有朋友觉得100字有困难,也无妨,多看书,多写,思路会逐渐清晰,文笔自然流畅,100字,也就不是问题了。
其次,简书是个很友好的环境,恶意的攻击是少见的。
简书上有高手、有大神,也有新人,有菜鸟,更多的还是,0基础或基础薄弱的,当然,我也是其中之一。恰恰是这样鱼龙混杂的情况,导致少有人在写作上,有过人的才情,也就不会存在鄙视链,没有攀比和较量,新人就不会因为水平不高,遭到挤兑和挖苦,创造的积极性,就不会被打消。简书创作者,因为自我阅读的缘故,或多或少还通情达理,有着基本的涵养和素质,大伙交流起来,你一个友友,我一个友友,礼尚往来的氛围,就起来了。其他平台是什么样的,我不清楚,但这样的氛围,我身为简书用户,倍感荣幸。
最后,简书的多元化。
第一个多元:社区的多元化。简书有众多投稿专区,不同风格类型的文章,都有对应的读者,对应的创作者,这就是一个互相促进,互相成就的环境。那么无论创作者什么风格,都能找到自己的创作小圈子,这就是社区多元。
第二个多元:创作形式多元化。
有的创作者,跟着简书的日更计划,,每天写文章,日拱一卒,功不唐娟。我也佩服,这些创作者的文笔功力,也是与日俱增,有些更是突飞猛进,成为作家大咖,签约平台。
还有的创作者,像我这样的,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全凭兴致,有了灵感,写出一篇作品,没有灵感,十天半个月,没有任何作品。当然,这样也有好处:不会因为没跟上日更计划而泄气,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自己创作激情,维系了创作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日子久了,终究会爱上创作,也算是成为作者的一个途径,条条大路通罗马嘛。
这是创作多元。
说完理由,讲下我自己和简书的故事。
我大概是2021年和简书相识的,当时发现一篇《教父》的影评,写得很好,找来找去,原来是简书上的,我想,有这样优质的内容,平台应该不差,值得一用,当天就下载了简书。打开简书,界面弹出一句话:创作你的创作。这让我震惊不已,整个人都愣住了,脑袋里轰鸣不止,仿佛有什么东西被敲响了。我想,不正是如此吗,每个人都该拥有创作的权力,笔下写出的东西,应该被尊重,不叫文章,不叫文案,而该叫创作!这是我们情感的流露,想法的表达,它有价值的,不该被看轻,就该叫创作!
我在简书,开始创作自己的作品,刚来也是磕磕绊绊,作品写得稀里糊涂,看的别人云里雾里,常常被朋友诟病。还急于求成,想要跟着日更计划,坚持下来,想要短时间内,收获点赞、关注、评论,想成为简书创作者,想做大文豪。有一两篇文章,我还提了请大家点赞关注的话,呵呵,想来,当时还是太心急了。幸运的是,有朋友看出了我的毛病,直言不讳,教导我不要盯着那些数据,这样不长久,很快会失去创作动力,我很感激,这是金玉良言,让人受益颇多。
现在,零零碎碎地写了些小文章,才疏学浅,功力不够深厚,没拿到“简书创作者”的称号。我知道,自个水平还不够,继续努力,会有那一天的。
简书有个活动:一句话,评价我们眼中的简书。
那个类似发动态的功能,好像暂时出了问题,用不了,我就一并写在下面。其他友友有兴趣,欢迎交流。
文笔健身场,创作大家园,读者的书房,作家的沃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