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随园诗话》通注(1·54)

《随园诗话》通注(1·54)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4-06-02 19:30 被阅读0次

    【原书卷一·五四】

    咏物已难,而和前人之韵则更难。近惟陈其年之和王新城《秋柳》奇丽川方伯之和高青丘《梅花》,能不袭旧语,而自出新裁。陈云:“尽日邮亭挽客衣,风流放诞是耶非?将军营里年光晚,京兆街前信息稀。愁黛忍令秋水见,柔条任与夜乌飞。舞腰女伴如相忆,为报飘零愿已违。”“鹅黄搓就便相怜,记得金城几树烟。未到阿那簏簌,任为抛掷也缠绵。由来春好惟三月,待得花开又一年。此日秋山太迢递,株株摇落画楼边。”又云:“似尔陌头还拂地,有人楼上怕开箱。”俱妙。方伯云:“枝头何处认轻痕,霜亦精神雪亦温。一径晓风寻旧梦,半林寒月失孤村。吟情欲镂冰为句,离恨难招玉作魂。寄语溪桥桥上客,莫从香里误柴门。”“点额谁教入汉宫,冻云合处路难通。胧胧照去月疑落,瓣瓣擎来雪又空。无梦不随流水去,有香只在此山中。松间竹外谁知己,地老天荒玉一丛。”又云:“珊珊仙骨谁能近,字与林家恐未真。”“陇首只今春意薄,山中自昔故人稀。”其高淡之怀,梅花有知,当呼知己。

    咏物,指咏物诗。详见《随园诗话》通注(43)。

    陈其年,即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幼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康熙元年(1662),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二十一年(1682)卒。词最工,一生所作,有一千六百二十九阕之多,古今词家所未有。为阳羡派的开山,与浙派词首领朱彝尊并称,曾合刊《朱陈村词》。自著有《湖海楼全集》等。

    王新城,即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的诗人、文学家。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他继钱谦益之后主盟诗坛,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诗论创“神韵”说,于后世影响深远。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精书法,博学好古,善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好为笔记,著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按:新城县,清时属济南府。民国时改名桓台县,今属淄博市。

    《秋柳》,清·王士祯于顺治十四年(1657)在济南大明湖创作的四首七言律诗。王士祯在其《菜根堂诗集序》中云:“顺治丁酉秋,予客济南,诸名士云集明湖。一日会饮水面亭,亭下杨柳千余株,披拂水际,叶始微黄,乍染秋色,若有摇落之态。予怅然有感,赋诗四首。”原文:秋柳(并序):昔江南王子,感落叶以兴悲;金城司马,攀长条而陨涕。仆本恨人,性多感慨。情寄杨柳,同《小雅》之仆夫,致托悲秋,望湘皋之远者。偶成四什,以示同人,为我和之,丁酉秋日,北渚亭书。  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愁生陌上黄骢曲,梦远江南乌夜村。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难论。  娟娟凉露欲为霜,万缕千条拂玉塘。浦里青荷中妇镜,江干黄竹女儿箱。空怜板渚隋堤水,不见琅琊大道王。若过洛阳风景地,含情重问永丰坊。  东风作絮糁春衣,太息萧条景物非。扶荔宫中花事尽,灵和殿里昔人稀。相逢南雁皆愁侣,好语西乌莫夜飞。往日风流问枚叔,梁园回首素心违。  桃根桃叶镇相连,眺尽平芜欲化烟。秋色向人犹旖旎,春闺曾与致缠绵。新愁帝子悲今日,旧事公孙忆往年。记否青门珠络鼓,松柏相映夕阳边。

    奇丽川,即奇丰额(1745—1806),字丽川,号容雅堂。黄氏,先世为朝鲜人,后隶内务府满洲正白旗。惠色之子。从小为塞勒养子,十六岁还本宗。乾隆三十年(1765)举人,三十四年(1769)进士,能文善诗,历任刑部主事、贵州按察使、江苏布政使等职,乾隆五十七年(1792)擢升为江苏巡抚。不忘养育之恩,请以本身封典貤封塞勒,并以第三子广麟为塞勒之后。后因事罢官,再起任内务府主事,嘉庆元年(1796)任叶尔羌办事大臣,五年(1800)回京。

    方伯,音fāng bó,春秋时期的古汉语词汇,《礼记·王制》载:“千里之外设方伯。”原指一方诸侯之长,后泛指地方长官。周初,“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即天子分封诸侯国,诸侯分封卿大夫之家。天子在所分封的诸侯国中,委任王室功臣、懿亲为诸侯之长,代表王室镇抚一方,称为“方伯”。汉以来之刺史,唐之采访使、观察使。明、清时用作对布政使的尊称。清·王韬《淞滨琐话·金玉蟾》:“荐章交上,升任黔中廉访使,旋升方伯,改授云南巡抚。”

    高青丘,即高启(1336—1373),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元末曾隐居吴淞江畔的青丘,因自号青丘子。明代诗人。明初受诏入朝修《元史》,授翰林院编修。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他固辞不赴,返青丘授徒自给。诗兼采众家之长,无偏执之病。但从汉魏一直摹拟到宋人,又死于盛年,未能熔铸创造出独立的风格。其反映人民生活的诗质朴真切,富有生活气息。吊古或抒写怀抱之作则寄托了较深的感慨,风格雄劲奔放。有诗集《高太史大全集》,文集《凫藻集》,词集《扣舷集》。

    《梅花》,即《梅花九首》,又称《咏梅九首》、《梅花诗》,是元末明初文学家高启创作的一组咏物诗。这组梅花诗塑造了梅花的群像,每首诗都有孤独高傲而无凄凉抑郁,怜梅惜梅却不神伤心碎的特点。整组诗巧用典故,把梅花人格化,传神地刻画出梅花的形神。历代诗人咏梅之作众多,相比之下,这九首诗写梅独摄其魂,确有不俗之处。摘录其一: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新裁,音xīn cái,释义: 1、新的设计、筹划。多指诗文、工艺的构思。唐·贾岛《雪》诗:“强起吐巧词,委曲多新裁。”清·费经虞《定军山下村居》诗:“观物未能忘旧事,避人稍欲著新裁。”2、新体裁;新体例。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释通》:“何谓仍原题?诸史异同,各为品目,作者不为更定,自就新裁。”

    邮亭,音yóu tíng,释义:1、指古代驿馆;递送文书者投止之处。《墨子·杂守》:“筑邮亭者圜之。”《汉书·薛宣传》:“过其县,桥梁邮亭不修。”颜师古注:“邮,行书之舍,亦如今之驿及行道馆舍也。”唐·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邮亭一萧索,烽候各崎岖。”2、邮局在街道上、广场上或公园里设立的收寄邮件并办理小额汇款等业务的处所。现代意义上的邮亭,中国最早出现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哈尔滨。

    放诞,音fàng dàn,释义:1、意思是放纵不羁,不守规范。《世说新语·任诞》“阮籍乃求为步兵校尉”刘孝标注引晋张隐《文士传》:“籍放诞,有傲世情,不乐仕宦。”唐·杜甫《寄题江外草堂》诗:“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2、浮夸虚妄。《汉书·叙传下》:“季末淫祀,营信巫史,大夫胪岱,侯伯僭畤,放诞之徒,缘间而起。”3、指浮夸虚妄的言行。《梁书·谢举何敬容传论》:“时俗尚於玄虚,贵为放诞。”

    京兆,音jīng zhào,汉朝京畿都城地域的名称。京兆是西安的古称,为汉朝京畿都城地域的名称,是周朝王畿、秦代京畿之后对都城辖域的谓称。如《水经注卷十五》中有“洛水出京兆上洛县遭举山”;《隋书·地理志》记:“京兆蓝田县有关官。”也是古代的二级行政单位,所辖范围相当于陕西西安及其附近所属地区。

    愁黛,音chóu dài,意思是愁眉。唐·吴融《玉女庙》诗:“愁黛不开山浅浅,离心长在草萋萋。”前蜀·韦庄《荷叶杯》词:“花下见无期,一双愁黛远山眉。不忍更思惟。”

    鹅黄,音é huáng,中国传统色彩名称,指淡黄色,鹅嘴的颜色,高明度微偏红黄色。像小鹅绒毛的颜色。引申指淡黄色的东西。宋·林逋《初夏》诗:“秧田百亩鹅黄大,横策溪村属老农。”此指秧苗。宋·王安石《半山即事》诗之三:“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此指新柳。宋·苏轼《次荆公韵》之一:“深红浅紫从争发,雪白鹅黄也斗开。”此指嫩黄色的花。本条诗话的“鹅黄”也指新柳。

    金城,音jīn chéng,典故“金城柳”的省称。《晋书·桓温传》:“温自江陵北伐,行经金城,见少为琅邪时所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涕。”后遂用以为悲叹时光易逝、世事兴废之典。宋·李清照《上韩公枢密胡尚书诗:“贤宁无半千,运已遇阳九。勿勒燕然铭,勿种金城柳。岂无纯孝臣,识此霜露悲。”

    阿那,音ā nà,释义:1、柔弱貌;柔美貌。《文选·张衡》:“阿那蓊茸,风靡云披。”李善注:“阿那,柔弱之貌。”一本作“阿郍”。2、舒徐貌。《文选·王褒》:“其奏欢娱,则莫不惮漫衍凯,阿那腲腇者也。”李善注:“阿那腲腇,舒迟貌。”3、茂盛貌。《文选·王延寿》:“朱桂黝鯈於南北,兰芝阿那於东西。”张载注:“黝鯈、阿那,皆茂盛之貌。”三国·魏·曹植《社颂》:“灵稼阿那,一禾千茎。”

    簏簌,音lù sù,下垂的样子。唐·李贺《春坊正字剑子歌》诗:“挼丝团金悬簏簌,神光欲截蓝田玉。”唐·李郢《张郎中宅戏赠二首》诗:“薄雪燕蓊紫燕钗,钗垂簏簌抱香怀。”按:目前各种版本中,本条诗话的“簏簌”都印成了“䍡(罒+欶)”。这个错误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5月第一版的竖排繁体字《随园诗话》中就已经出现。出现该错误的原因是,校注与标点的底本选用了乾隆庚戌和壬子随园自刻本,笔者见到的自刻本影印本在“簏簌”的上半部都出现模糊不清的问题,簏字上半部竹字头基本没有,而簌字上半部的竹字头只有左边一点,看起来很象罒字头。于是,当时的校点者推测二字都是罒字头。实际上,在康熙字典并无(罒+欶)字,印刷者按照校注者的底稿,刻制了这个铅字,后来的出版物均照抄照排,以致讹错流传至今。

    迢递,音tiáo dì,意思是遥远貌。晋·陶潜《读<山海经>》诗之三:“迢递槐江岭,是为玄圃丘。”南朝·齐·谢朓《郡内高斋闲坐答吕法曹》诗:“结构何迢遰,旷望极高深。”

    有人楼上怕开箱。暗用武则天故事。武则天十四岁入宫为才人,唐太宗李世民赐号武媚。唐太宗驾崩之后,她和其他嫔妃被送入感业寺当了尼姑。在此期间,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有了暧昧关系。感业寺中的四年,是武则天人生中最失意的四年。在这种情况下,武则天写下了《如意娘》这首诗:“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点额,音diǎn é,原意为用笔点额头。古时常用为得君位的梦兆,也指应试落榜。《北齐书·卷四·文宣帝纪》:自居晋阳,寝室夜有光如昼。既为王,梦人以笔点己额。旦以告馆客王昙哲曰:“吾其退乎?”昙哲再拜贺曰:“王上加点,便成主字,乃当进也。”古时相传鱼渡龙门便为龙,否则便点额而还。典出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注》。后用以比喻应试落第。唐·李白《赠崔侍郎》诗:“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唐·白居易《醉别程秀才》诗:“五度龙门点额回,却缘多艺复多才。”在本条诗话中,点额并非此义,因为所引诗为咏梅花诗,故点额当与梅花有关,故本处点额指古代妇女的梅花妆。《太平御览》卷九七〇引《宋书》:“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之华,拂之不去。皇后留之。自后有梅花妆,后人多效之。”又名“梅妆”。宋·陆游《湖山柳姑庙》:“汀月生眉黛,溪梅试额妆。”

    字与林家恐未真。意思是,嫁给林逋未必是真的。字:许嫁。《礼记·曲礼上》:“女子许嫁,笄而字。”谓女子成年许嫁才命字。后因称女子待嫁为待字。字与,即嫁与的意思。林,指北宋隐逸诗人林逋(967—1028),字君复。一生隐居杭州孤山,不娶不仕,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有“梅妻鹤子”之说。他的节操和学识很得宋真宗的赏识,曾赐号“和靖处士”。死后,宋仁宗赵祯也“赐谥和靖先生,赙粟帛”。故常称“林和靖”。

    为了便于读者查找,将文章编号改成(卷号+条目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园诗话》通注(1·5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naj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