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给一个五年级十岁的女孩子上课的最后十分钟,家长从家里打电话过来说让女儿选择已有的羽绒服的颜色,挺有意思的一件事。
把电话交给女孩后,娘俩开始交流~
妈妈:你想要哪种颜色的羽绒服?有黑色的、紫色的、红色的、米色的、白色的。
女儿:要黑色的。
妈妈:黑色的不行,不能穿!
女儿:有没有蓝色。
妈妈:没有蓝色,有黑色的、紫色的、红色的、米色的、白色的。
女儿:那你随便选吧。
妈妈:你自己选。
女儿:嗯嗯嗯~~~~~,(很犹豫的)那就紫色的。
妈妈:紫色的也不好!有黑色的、紫色的、米色的、白色的。
女儿:那你随便拿吧。
妈妈:你选啊, 有黑色的、紫色的、米色的、白色的。
女儿:嗯嗯嗯,米色的吧!
妈妈:米色的好,说定了。……
听了这个对话,我非常佩服这位女儿的耐心和温和的态度。 我问了一句,你最想穿什么颜色的啊?孩子说,最想穿黑色的。你跟妈妈交流后感觉怎么样?孩子:还好!
我的感触挺深的。这到底是谁在选?
这位母亲,很尊重女儿让她进行选择,但是又局限于让女儿往自己想选的那个方向进行选。这样的选择,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呢?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从小自己的选择如果都是无效的,对人格方面是会有很大影响的。由于从小获得的支持少,很难建立自信,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家长能为孩子做多久的主?
小时候,她都听你安排。大了后会听谁的?
听朋友,听老公……
谁受的压抑多?谁最辛苦?
一味的压制,长久很可能反弹。
后来赞赏了家长让孩子选择的初衷,表扬了孩子与人相处的协调。家长说孩子寒假在国外旅游的时候不敢说外语,其实这个孩子的英语非常好,发音特别标准。但是为什么不敢说呢?很显然,孩子很有多的不自信,自信的建立,来源于获得的支持与赞赏。既然让孩子选择,那就彻底一点。家长还说,自己知道孩子是想要黑色,但是自己试过了,黑色不行,不能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