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明朝首辅、万历皇帝的老师,他是明朝伟大的改革家,力挽狂澜扶大明不倒、为大明续命76年,他视万历如亲生,可万历却在他去世后,杀他全家。
万历为何如此绝情?我们一起来看看张居正对这位皇帝的教育,或许能从中找到答案。
万历10岁时登基,张居正作为内阁首辅,对这位小小的皇帝,可谓是付出了全部的心血。为了万历能早日掌握治国策略,张居正亲自编写教材,甚至他还结合小孩子喜欢看连环画的特点,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编写了一本《帝鉴图说》,让小万历学习。小万历对张居正也颇为尊敬,人前人后都称呼他为“先生”。
除了对小万历的学习上心,对他的身体也是异常的关心。有一次,万历出疹子。等他康复上朝,张居正跪在龙椅前,眼含热泪,无限慈爱地盯着万历看。万历也明白老师的心意,他劝慰道:“先生,我已经完全康复了。现在我每天吃4餐,每餐能吃2大碗饭呢。”此情此景,多像是一对亲密的父子。
可是,自古“爱之深,责之切”,张居正也不例外。为了皇帝能治理好这个国家,张居正对万历非常地严格。有一次万历在课堂上读错了一个字,张居正气得大喝一声,把万历吓得直接从椅子上摔下来。以后的几天,万历看见张居正,都是战战兢兢的。
万历喜欢书法,写的字很漂亮。有一次,他把写好的字拿给张居正看,满眼的期待,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可张居正却教训他要把心思放在学习治理国家上,写字是花架子。还把宋徽宗玩物丧志的事例将给他听,要他引以为戒。
从这些小事上我们可以看出,张居正对万历,很像普通人家的父亲对孩子,因为寄予厚望,所以不由自主地严格要求,甚至以爱的名义,控制他们,而无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和感受。
自由是每一个人都想拥有的权利,皇帝更是如此。在万历年满18岁时,张居正还是不放心让他亲政,这更让万历心生不满。心情郁闷的他借酒消愁,喝得酩酊大醉,在宫中打人。
闻讯赶来的张居正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训斥皇帝“宫中起居颇失常度”,逼得万历下不了台,最后不得已写下了罪己诏昭告天下。可想而知,万历的自尊心被伤得多大。
如此种种,让万历的心里始终窝着一口气,加之后来其他官员对张居正的弹劾,正好给了万历惩治张居正的理由。可他对张居正出自骨子里的畏惧,让他不敢轻举妄动。
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万历终于等到了出气的机会。万历命人去抄了张居正的家。抄家的人把张居正的家人关了起来,活活饿死了十多口人。而张居正的大儿子不甘受辱,当场自尽。最后,张家族人花了近万两黄金,10万两白银,这场官司才算了结。
本来可以是一对关系和谐、亲密的君臣,却以这样的方式收场,真是令人不甚唏嘘。所以,有时悲剧的发生,不是因为不爱,而是因为太爱。当爱成了禁锢对方的囚笼、让对方窒息时,反噬也就随之而来。
爱,不是控制,不是逼迫,哪怕你的初衷是为他好,最后也可能背离初衷,变成遗憾。与家长们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