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首页之约
《都挺好》大结局:一半是现实,一半是魔幻

《都挺好》大结局:一半是现实,一半是魔幻

作者: 枝桃 | 来源:发表于2019-03-25 23:53 被阅读0次

    1,魔幻剧大Boss

    被《都挺好》气到之后,我很感谢现在的高科技手段,进度条……

    多亏了进度条,我每5分钟解决一集。不然的话,等着被剧情细细碾压,活活气死么?

    今晚大结局,收尾已是悲情和团圆走向。

    这场“原生家庭”大讨论,即将落下帷幕。很多人说剧集最后,对苏大强进行“强行洗白”。其实现在的电视剧,不管黑猫白猫,撩拨到观众就是好猫。而且我们的传统,也喜欢在悲剧后面加个团圆的尾巴。

    《都挺好》这部剧,前半部是现实主义,后半部是魔幻主义。

     魔幻之一,苏家两个大成年儿子的急剧成长。

    现实生活中(武侠世界例外),成年人推翻性情,断骨重生,不是不可能,只是概率极低。

    我记得有种关于概率的说法,“把一只猴子放在键盘上,它不小心打出了一部莎士比亚”。对应苏家男士们,应该就是这只猴子打出了26个英文字母,姑且算作还有可能。

    但此剧最大的魔幻大boss角色,就是:苏明玉。

    2,人类幼崽心理机制

    “原生家庭的伤害,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追尾,其恶劣影响会代代相传。”

    语出苏珊·福沃德博士,她撰写了经典心理学著作《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在原生家庭这场“大逃杀”中,为什么说“苏明玉”只是个失真的魔幻主义角色?

    先来看她和妈妈的关系。

    在影视化呈现中,我们可以看到:

    回到家,妈妈对她没有眼神接触,没有半点笑容。

    二哥让读高三的她洗衣服,妈妈让她赶紧去洗。

    吃饭,妈妈给两个儿子夹鸡腿,对她看都不看一眼。

    为了支持大儿子去美国读书,卖掉她的房间。为二儿子旅游拿出2000元,却拒绝给她买复习资料。

    女儿质问,她一个巴掌清脆甩过去。

    甚至威胁本可以考清华的女儿,说:“行,你要是不上师范,也可以,我们医院正在招工。”

    这不叫妈妈。

    这叫青龙偃月刀,刀刀见血,刀刀扎心。

    再来看明玉作为女生,和家中男性成员父亲、哥哥的相处模式。

    父亲懦弱,无能,看到明玉被虐待只是赶紧逃开,以求自保。

    二哥专门欺负她,快大学毕业的他对明玉有句台词:“又有好几天没打过你,是吧。”

    而大哥专心考名校,对明玉其实并没有多少关心和温暖。

    明玉生长在一个对她完全缺爱的冷漠家庭。

    这种冷漠,不是细节,不是隐藏伤害,不是父母背地里的小偏心。

    而是明晃晃、明人不说暗话的践踏,砸在脸上和心上。

    如果按照现实主义手法,而不是魔幻手法,明玉的心理会怎样呢?

    首先,作为孩子,妈妈成为明玉心中“没有回应和温暖”的巨大空洞。

    其次,作为女儿和妹妹,在父亲、哥哥那里得不到爱护、关注、欣赏,反而是漠然、欺负、无视。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父亲对女儿的性格形成以及一生幸福,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从小得到父亲欣赏和爱护的女儿,长大后更容易获得幸福。

    这不是巫术,这只是人类心理的生化机制。

    故事里,明玉成长在被妈妈嫌弃,被爸爸躲避,被二哥欺凌,被大哥忽视的冰水里。

    她被冻僵了。

    她离家出走了。

    3,失真的“魔幻角色”

    在编剧笔下,十年之后,明玉“活过来”,她以一袭羊绒大衣,明总气派,出现在机场。

    更令人惊叹的是,电视剧里,明玉与老板,与异性好友,与铁哥们儿,与同事,与下属,与对手,与爱人,均表现出超出常人100分的情绪水准和性格魅力。

    她内心强大,手腕高妙,淡定如云。

    尤其是第5集,明玉强撩石天冬。

    恕我直言,这种内心深处强大的自信感和安全感,不是从小生活在缺爱的冰水里的女孩所能拥有。

    幼儿和童年期被伤害被无视的孩子,他们内心深处,会怀疑,会不自信,会保守,会退缩。哪怕这些情绪在表面上,被掩藏得很好,但总会在关键时刻跳出来,绊自己一脚。

    这才是真实的上帝之手,人生逻辑。

    可《都挺好》中的明玉,虽然她也气愤也伤心,但她心灵像是坨最大硬度的金刚石,成长得健健壮壮,没有丝毫划痕。

    这不是魔幻现实主义人物,是什么呢?

    是的,编剧是好意。这是用“明玉”告诉我们,“原生家庭”再不幸,你也可以修复自我,冲破魔咒,活出新生。

    愿望是好的。可明玉,真的是假的。

    现实里的明玉,大多活成了樊胜美——连活成樊胜美,也许都要花费很多和自己搏斗的力气。

    4,TA需要的是“被看到”,而不是讲道理

    我不是想沉溺在声讨里。

    有句话说的是,“多少岁之后,你必须成为自己的原生家庭。”

    这些铁骨铮铮的励志话,热血沸腾的加油声,好听!

    但,在受伤者面前,道理永远只是喷雾剂。

    他们难道不识字?他们难道理论知识那么贫乏,竟然不知道“要成为自己的原生家庭”?

    就像《曼彻斯特的海边》这部电影,围观者都是傲慢,都是代入,都是隔岸观火,都是“我觉得你应该振作”。

    只有真正受伤的人,注视着自己内心的孤岛。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他们需要的,只是善良的安静、真心的理解、平和的倾听,而不是自以为是的劝解:“我觉得……你应该……你可以……”

    他们当然可以。

    只是,伤口永远在那里。

    5,我们是下一轮原生家庭的缔造者

    我们从各自的童年走过来。

    慢慢的,我们也成了父母,有了孩子,我们成为他人的“原生家庭”。

    很奇妙,做父母,是最重要,但又门槛最低的一项工作。

    网络上有一种很有趣的奇景,一大波网友,声讨着“原生家庭”的伤害,而一转身,同样是这一波人,又可能说出“现在的小孩子,真是娇贵,我们那时候谁不是这样养大的呀。”

    “原生家庭”的连环追尾伤害,你能遏制到最低么?

    看过一篇文章,讲流行中国的某些错误育儿观念,比如“哭声免疫法”——婴儿哭千万不要理他,让他哭,要训练,时间久了他就知道哭没用了。

    比如“挫折教育”——对幼儿内心深处需要的绝对安全感,完全以冷漠回应……

    太多太多了。

    上世纪60年代,已经有心理学家,通过幼猴实验,证实这些做法对幼猴成长带来的不可逆的严重后果。

    有些父母是意识不到。有些父母更可怕,是知道了,依然无比傲娇,斥责儿童心理学是矫情,是娇气,是纵容……

    《都挺好》,是上一代父母瞎养育的“车祸现场”。

    重男轻女、妈宝男、啃老、儿女无限度索取、父母无理取闹……这些,是“上一代”造成的问题。

    每一代人,都有一代人的宿命。

    可以想见,等我们的子女长大,说不定也会“吐槽”我们的问题。

    “吐槽”无可避免,没有父母是完美的。

    但我们仍然要学习,要进阶,要成为前一代父母的“升级版本”,要纠正那么多年的不对、傲慢和无知,以及,停止原生家庭的伤害追尾。

    电视剧里,苏明玉,可以是一个从缺爱真空里横空出世的魔幻大boss~

    但更大可能的真相呢?

    是第一集的机场戏,从大哥的遥望开始,就没有她。

    众诚集团老板的徒弟,不是她。

    以人格魅力迷倒柳青、小蒙的,不是她。

    石天冬中式餐馆的舒适沙发上,更是空空如也……

    《都挺好》里的苏明玉,是编剧对所有受伤孩子的一个美好祝福,是一个可能性很低的完美幻景。但是,在某个真正充满爱与尊重的家庭里,他们正在欣欣然快乐成长。

    the end

    微信公众号:浅水芳邻写故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都挺好》大结局:一半是现实,一半是魔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nfb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