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在网上看到孩子失联的消息,心里就是一阵针扎似的痛!
7月,小子欣的离去让无数做父母的心疼不已;
9月,涠洲岛,何红宇和龙其乐两位女孩相继失联,又牵动了无数网友的心。
18号,警方通报龙其乐的遗体已被找到;
而留下令人“细思极恐”的遗书的何红宇,依然音信全无:
“我从十岁时就一直对死亡充满憧憬,我的时间是我所到的罪恶,我总是在想我为什么要存在,为什么要出生……”
“我总是想到与这个世界的格格不入……对不起了妈妈,生了我这么个怪物会让你很难过的,但我确实不适合活在这世上……
面对种种反常现象,两位女孩的家属均表示,孩子平时性格开朗乐观,不可能会想不开自杀啊?
可事实却是:
多少父母子女“血浓于水”却“形同陌路”?
多少孩子明明“心里有苦”却“有苦难言”?
那些表面乖巧懂事的孩子,可能内心早已偷偷“拉黑”了父母!
01
今年2月,一位父亲接到一通电话,得知自己远在西安工作,年仅21岁的女儿跳楼自杀了。
一直以来,女儿生活安稳、情绪稳定,为什么会突然轻生?这位父亲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整理女儿遗物时才发现,原来女儿从3年前开始陷入网贷,一直拆东墙补西墙,却越还越多;眼看还有17万自己也许无力偿还,这才走了极端!
不就是17万吗?有什么能比命重要?
可对于孩子,还真有!
去年年底,河南省一位9岁男童,被狗抓伤舔舐后,因为“怕被打骂,没敢告诉爸妈”,因此错过了注射狂犬疫苗的最佳时期。
两个月后,男童狂犬病发作,送去医院时已经无可挽回。
同样令人惋惜的,还有银川的“两男童杀人事件”:
2019年暑假期间,两名男孩与亲戚家一6岁女孩一起攀爬木架玩耍;结果女孩不慎跌落,当场昏迷。
两名男童怕女孩醒来后“告状”,导致父母责骂,竟立下决心,用木板将女孩打死……
父母的责罚,竟然比杀人更可怕?
对大人来说,孩子犯了错骂两句、打几下,有什么大不了?
可对一个未经世事的孩子来说,父母的责骂,就是深深否定,就是不被接纳,就是天都塌了……
02
亲戚家女儿小晴,今年上初二,成绩尚可,平时也温顺听话,可就是特别喜欢追星,尤其是最近大火的易烊千玺。
她的朋友圈转了很多易烊千玺的海报,微博也一天不落地给偶像送花;甚至在偶像激励下,天天学习劲头十足。
可她的父母一提到女儿追星,就气不打一处来!甚至公开在她朋友圈下评论:“一天就看这些没用的,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早就考全班前十了!”
结果可以预见,女儿跟父母的关系肯定是越来越冷淡!
孩子与父母日渐疏远,一方面是父母不理解孩子,对孩子无法共情;
另一方面,很多父母总喜欢居高临下,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
知乎上有一个热门提问:和父母无法沟通你有多绝望?
其中一个高赞回答是:我发现,在我妈眼里,我遇到的任何问题,都是我有问题!
孩子:“我最近压力有点大!”
父母:“天天看闲书,不努力学习,压力能不大吗?”
孩子:“我好像感冒了,有点难受。”
父母:“早就让你加衣服,你非不听!”
孩子:“周末我想和同学出去玩。”
父母:“哼!差点都不及格了,还有脸出去玩儿?”
前一阵的热播综艺《我家那闺女》,演员焦俊艳也跟父亲坦白,之所以不愿意跟父母分享痛苦,是因为“痛苦只要你听,我会得到双倍的痛苦。”
孩子跟你分享成绩,你却要鞭策他努力;
孩子跟你抱怨吐槽,你却非跟他讲道理;
孩子想跟你聊心事,你却认为是他幼稚……
慢慢地,孩子习惯了有事情自己扛,你却开始抱怨孩子长大了翅膀硬了,跟同学无话不说,跟父母无话可说!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曾说:
“孩子宁可承受拖延的痛苦,也不告诉家长,这其实是个信号,说明家长和孩子的相处出了问题。”
那些太过“懂事”的孩子,背后多半都有“无话可说”的父母!
03
我有一个女性朋友,她和女儿的关系,真让朋友圈所有的朋友都羡慕!
女儿在家犯懒、不爱收拾屋子,她能包容;
女儿交异性朋友,聊了什么玩了什么,也乐于分享;
女儿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她给予信任;
女儿制定的“吃喝玩乐”计划,她也给予支持;
作为父母,能真正尊重孩子,信任孩子,你才能跟孩子“亲如姐妹”、“情同手足”!
其实,在孩子的成长中,稳定的学习生活条件是很重要,但更为珍贵的,是“有人可诉,有路可退”:
犯错后有人托底,“没关系,我们再来”;
前行时有人鼓励,“别害怕,爸妈都在”!
有了这种支持,孩子才会真正有安全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
“安全感是孩子心灵成长的重要基石,能帮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这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关系密切。”
如何让孩子对父母始终有话可说,保持亲密?这四个养育要点一定要牢记:
1.从小开始,培养与孩子的沟通习惯
做父母的,不要总把目光放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琐事上,多和孩子聊一些他认为有趣的事,才能打开话匣子,和孩子建立共同语言;
2.学会真正的倾听,关注孩子的感受
做父母的,经常犯的错误就是用自己的经验,代替孩子的感受,总是“以爱之名”管制孩子。其实,父母多听,少说,多肯定,少指责,才能让孩子心无顾忌地表达想法。
3.学会接受孩子的选择
早年间,罗振宇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以前认为父母是比孩子早出生的人,所以有责任把经验、知识、技能传授给孩子。
但是现在可能得倒过来想,孩子是比父母活得久、死得迟的人,父母提供的任何经验和技巧都不足以让他应付未来社会。”
父母学会接受孩子的选择,而不是逼迫孩子,替他选择,父母和孩子才能平等的沟通。
4.在孩子面前,做真实的自己
人与人的共情,往往是双方面的。父母能够理解孩子,孩子也能体谅父母。
其实父母不必在孩子面前扮演“超人”,那个会哭会笑、会疲惫、会犯错的爸妈,才是孩子眼中最好的爸妈。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段话:
其实,每一个来到世上的孩子,都是来教父母成长的!
他们带着各种课题来考验父母,有心的父母,会在考验中越挫越勇,脱胎换骨。
等你成为更好的父母,TA也会成为更好的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