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你们跬步包治人生的所有疑难杂症啊!动不动就是来跬步!”她在那边调侃。
“治不治人生的各种疑难杂症,只有呆在里面的人才知道,对于你这种在外面观望的人是不可能感觉到的。”我怼她。
“哼!”她不屑。
“别哼,别人的疑难杂症能不能治,我不知道,但是你那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毛病,跬步肯定能治。趁现在它的门槛还不是很高,赶快去,到时候进不去,你找我也没用。”我继续怼她。
“你无耻,趁火打劫,你说过你要弄一个没有门槛、没有条条框框的平台,现在才刚开始,你就想设门槛。”她突然骂我。
“涨价那是迟早的事,没参与的人不知道里面的价值。”我不知道要怎么跟她解释才行。
虽然我经常安慰别人说我们只跟昨天的自己比,有点进步就OK,那你看我真的是这样的吗?如果我真的只单纯地跟自己比,那我找王云强的作用在哪里?
我们经常会说,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一个目标,你除了跟自己比之外,你还得找一个对标人物来校正自己吧!如果你连标准是什么都不知道,你努力的方向在哪里?一件事情如果没有清晰明确的质量标准,你想做好,真的好难。
昨天我师姐就在问我,我一个人在家里读书,行吗?我就直接告诉她不行。然后我跟她解释。
你可能刚开始的时候,你能坚持,每天坚持做一点点,再过一段时间,每天开始敷衍,最后就变成开始退步了。
当我话一出口,我师姐马上就说我太了解她了。然后她今天早上就老老实实在跬步的大群里去打卡了。
事实就是如此,我想养成运动的习惯,我一个人弄了很多年都没养成。后来认识王云强,那时候,我羡慕他每天早晚10公里;他羡慕我每天早上起来写一篇文章。
后来,我们相互监督,觉得还不够,所以直接建立了跬步,一大群人一起来。我现在养成了每天读书、写作和跑步的习惯。跬步群里的很多小伙伴也在逐步的养成自己想养成的习惯。
我们跬步大部分小伙伴的对标人物就是王云强、惠子姐姐,有了这两个这么明确的对标人物在,我们就不可能去做一个故步自封,缓慢滑坡的伪学习者;而且有他们两个在,那些在学习和跑步上有蜗牛病的也被治好了。
好的圈子,好的环境里面的人会时时刻刻用自己的进步、成果去提醒后进者要努力。就像最近大家晒自己的跑步公里数,读过的书,这样大大刺激了群里那些不想动的小伙伴。
在这里你想做一个低水平的勤奋者,难。前几天乔木说《原则》的第二部分有些难啃,王云强就直接邀请乔木读完《原则》来做分享。这几天,乔木在拼命地啃《原则》。我们也好期待乔木的分享。
你有没有发现选择和对的人在一起,付出一些代价是值得的。我相信等乔木分享完《原则》,她一定会感激自己和王云强,因为她在不知不觉中让自己实现了一次高效输出。高效输出除了分享,还会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哈。
001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僵硬的模仿)
这句话是我小学的语文老师经常讲的。徐特立先生也讲过类似的话“不动笔墨不读书,最浅的墨水也胜过最好的记忆。”
我家师姐看花也跟我说过:“用手写笔记,这样才能让手、眼和脑同时调动起来。”她还说,如果过眼不过手就等于没过脑,学了也白学。
002用思维导图把逻辑画出来(理解)
我儿子写数学作业的时候就是不喜欢用草稿纸,然后放到脑子里去想,思维混乱的时候,脑子里一锅浆糊,越想越想不明白,最后思考了半天的题,得到了老师一个大大的红叉。
我就经常跟他说你应该让你的思维显性化,而不是让他隐藏在你的脑子当中。
我们看书也一样,把书里的知识点用画思维导图的方式画出来,这样比笔记更精炼。在画思维导图的同时,你也在开始理解别人的思维框架。这种输出比记笔记的方式要强很多。
003解读文章(内化)
就是看到别人的观点后,你调用你脑子里的知识、故事、案例来理解别人分享的信息,这样的输出是开始尝试内化了,这是一个进步。
004教才是最好的学(初步输出)
这是我经常说的,我觉得如果你连自己都解释不清楚的话,你肯定是自己没弄明白。你多分享几次,你就能把自己讲明白了。
别以为我平时叫你们去跬步群里分享这个分享那个,是没事干。你们应该感谢我推着你们去分享。你们每次分享过后,强化的是你们的大脑,知识是内化到你们脑子里,跟我没啥关系。
005把别人讲的拿到现实中去用(实践)
你跟别人讲过几遍,还不够,还要拿到生活中去用。不管别人跟我说什么,我都会拿到现实生活中去试,试过后才会知道究竟适不适合我?到底能不能解决问题,有没有用等等。
006写深度的心得(悟)
前面都去实践了,那现在是不是该做总结了。我们学东西是先学,其次是加深理解,然后去分享,接着去用,最后到了悟的时候了。结合自己的实践,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和判断,把它写下来分享,最好是高手看了,也觉得有启发。
007做成培训课程(变现)
这是输出最高级的环节,我觉得一个人读书读到有结果的程度,他到最后肯定会出书出课的。不然他读那么多书就没有发挥他真正的价值。
我们再一起来回顾一下:第一个阶段是模仿,就是我们平时的记笔记。第二个阶段叫理解,用思维导图来画逻辑,理解别人的思维框架。第三个阶段叫内化,就是用我脑海里的资料来解读别人的观点。第四个阶段叫初步输出,教是最好的学。第五个阶段叫实践,把别人讲的拿到现实中去印证。第六个阶段叫悟,就是去写深度的心得,结合自己的实践,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和判断,把它写下来分享。第七个阶段叫做变现,把你脑海里的知识整理成书或都课。
亲爱的,你的输出到了哪个阶段呢?要是没地方练,可以来跬步哦!跬步的学习氛围不错,而且群里的大咖不少,你既可以来学习,也可以来分享。你来跬步,我们可以带你做知识跃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