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阅读任务是完成《底层逻辑》第四章3、4小节内容。
今日章节重点:
1.学习如何打比方
2.理解边界感
今日践行主题
1.以阅读或者写作为主题打一个比方
布衣暖暖—4.26—阅读记录
(一)知识点(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1.如何打比方
要想打好比方,最关键的是要具备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
①洞察复杂、陌生事物的本质;
②与大家耳熟能详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③让大家能借助理解熟悉事物的经验去理解陌生的事物。
我想这也是运用了类比的用法吧。
2.理解边界感
①边界感的本质就是对所有权的认知,这个所有权既包括有形的物品的所有权,也包括时间、隐私、权利等一些无形东西的所有权。要清楚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别人的,大家都各自在自己的地界内做事,若要涉足别人的地界必需事先征得别人的同意。
缺乏边界感的人时常会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事托付给他人,会不管不顾地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会随意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强行进入他人的边界如入无人之境。
②在日常社会交往中即使关系再好,也不可随意侵犯别人的边界,要时刻训练自己的边界感。
(二)描述经验(写自己的相关经验)
①关于打比方:
a:一位经济学家在谈及对经济发展的看法时,曾说过经济发展就像骑自行车,太快了会摔跤,太慢了会倒,所以要不快不慢,这个比方就打得很恰当。经济增长太快容易导致通货膨胀,形成泡沫经济;经济增长太慢,社会问题就容易累积爆发,激发社会矛盾。
b:写作就像一个妇女怀胎,经过漫长的孕育,辛苦煎熬,才会看到十月怀胎后的喜悦。
②日常生活中有太多的越界现象,来自亲朋师友、父母伴侣种种缺乏边界感事情渗透于亲情、友情、爱情之中。
先生的外甥夫妇俩一直没要孩子,经常被家里的长辈们催生,尤其在进入40岁之后。我公公在世时曾多次当着外甥的面发号施令,“有病治病,没病还不生孩子算是什么事?要是她再不肯生孩子你就跟她离婚!”一个当外公的,这样说话也未免管得太宽。
平时从不参与议论别人的收入问题,当然也不愿意被人问及工资收入的事情。退休一年来,被人问的最多也最让我反感的问题就是“你现在一个月退休金多少钱?”真不知道问这话的人都是出自一种什么心理。
3.行动(写出你的下一步行动)
①遇到拿自己不当外人的人尽早躲着走,敬而远之。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时刻提醒自己尊重别人的边界,守好自己的边界,尤其是在儿子的婚姻问题上更要特别注意,不催逼,不掺合。
③网上看过一句话,深受启发,“既温柔,又冷漠,多半是“边界感”很强的人。”那就努力做个这样的人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