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
皮影半生 ——电影《活着》

皮影半生 ——电影《活着》

作者: 左木修 | 来源:发表于2018-02-06 16:55 被阅读13次
浅评电影《活着》

  一朝逍遥客,半生悲情人。幕上刀戟过,幕下求生存。

  故事的发展从来都是因人而异,首先《活着》的主人公福贵是一个本质上良善的人。他是败家子,却不丧尽天良,所以在家产输尽之后,他没有抛弃母亲家人,而是面对并承担起整个家庭的重担;在旧时战友春生误杀了自己的儿子之后,他没有翻脸记恨,而是顾念情谊并在春生人生低谷的时候劝慰他活着,本性尤为重要,这也正是他做尽了混蛋事,最终一无所有,妻子家珍还愿意回到他身边,只求能和他安安稳稳过日子的原因。

  本片以一箱皮影作为暗线,牵引着全片的起承转合。这箱皮影示意着福贵的希望,也代表着他生命中所有珍贵的人,更是剧情发展不可忽视的伏笔。

  起初他嗜赌成性,皮影在他眼中是玩物,正如他对待妻子家珍的态度,拥有着最珍贵的感情,却视若无睹,不知珍惜。而后家财散尽,妻女离开,当家珍带着孩子回来之后,福贵拿到了用来营生的这一箱皮影,家珍和这一箱皮影一样给予了福贵希望的开始。后来福贵在表演皮影的时候被抓走充军,他自始至终都带着这一箱皮影,连逃命的时候都要紧紧抓在手里,他心里一直怀揣着一个要活着回家的希望,紧紧抓住的是他所期盼的团圆。

  再后来,是全片中基调最欢快的一场皮影表演,亦是片子所展现出的情节里福贵和儿子有庆最快乐的一段时光。福祸相依,这场看似最精彩的皮影戏紧接着就是一场对于福贵来说最悲惨的惨剧——有庆的死。痛苦紧跟着快乐,福贵的女儿凤霞也重复着这样的流程,先是嫁给了福贵和家珍都十分满意的二喜,在夫妻二人都以为苦命的女儿终于可以欢欢喜喜过日子的时候,凤霞却在生产的时候大出血而死。白发人送黑发人,一双儿女的死去就像之前为了避免被冠上四旧的名头时,福贵让凤霞烧掉的那箱皮影一样,永远都无法再复回。

  《活着》或许还可以看成一种发问,一个人,究竟可以承受多少绝望,又能拥有多少希望?

  我们都知道一个故事,就是《落难的王子》。当悲剧没有真正的落在身上,自己永远都不敢相信自己可以承受到怎样的程度。余华原著的结尾有这样一句话“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它表述的是真正的因活着而活着。这一观点在电影中却有所不同,正如福贵所说,“馒头长大就不骑牛了,就坐火车,坐飞机,那时候日子就越来越好了……”,电影里展示的更多是因有希望而活着,因相信未来会更好而活着。

  皮影烧尽,儿女逝去,最后只剩下一个空箱子,却仍是希望的延续。说是境遇所逼也好,本性所致也罢,到最后那些自认悲痛的过往终将沦为老生常谈,岁月的一袭华美衣衫,仍会布满平凡。

相关文章

  • 皮影半生 ——电影《活着》

    一朝逍遥客,半生悲情人。幕上刀戟过,幕下求生存。 故事的发展从来都是因人而异,首先《活着》的主人公福贵是一...

  • 皮影: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挥舞百万兵

    文:可快 我对皮影戏的最初印象,来源于一部电影《钟无艳》。这部电影中穿插着皮影的画面,用皮影的方式来推动剧情的发展...

  • 观影《活着》随笔

    摇曳光影中,操纵手掌心。 随乐舞人生,命运无奈时。 今天看了葛优在电影《活着》里面演的皮影戏,突然感觉我非常不喜欢...

  • 当一个人的皮影上演时,新与旧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昨日看了电影《一个人的皮影戏》,剧中皮影艺人马千里,人到暮年执着痴迷于皮影戏,尤其最后,当他一个人在村头舞...

  • 皮影戏下的《活着》

    “我比现在年轻十岁的时候,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那一年的整个夏天余华在知了和阳光充斥的农...

  • 最早的电影,其实就是皮影

    (本文由叁野原创:sanyemedia) 光与影的艺术,以电影形式出现在中国是一百年前的事,但国人对光与影的艺术追...

  • 半生之活着

    每个人的出现都有它特殊的意义,无论是介绍一本书给你还是倒了一杯茶给你,人说若无相欠,怎会相见。就如你介绍了一...

  • 周一清晨有感

    在人生的长河中,我只想留下梦想和纯真,那怕死去,我不愿苟且的活着,前半生我一直为别人活着,后半生我要为自己活着,或...

  • 皮影之乡的秘密-朝阳凌源

    皮影之乡的秘密-朝阳凌源 朝阳民俗文化之旅-皮影之乡凌源 人来影更美 人去影如画 辽宁朝阳凌源被誉为"皮影之乡",...

  • “这个可以吃吗?这是糖做的吗?” “皮影,皮影,你要完喽。”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皮影半生 ——电影《活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ngg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