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6858919/7cbb113c53ca818e.jpeg)
(原文)
帝曰:天不足西北,左寒而右凉;地不满东南,右热而左温;其故何也?岐伯曰:阴阳之气,高下之理,太少之异也。东南方,阳也,阳者其精降于下,故右热而左温。西北方,阴也,阴者其精奉于上,故左寒而右凉。是以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故适寒凉者胀,之温热者疮,下之则胀已,汗之则疮已,此腠理开闭之常,太少之异耳。
帝曰:其于寿夭何如?岐伯曰: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帝曰:善。其病也,治之奈何?岐伯曰: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故曰:气寒气凉,治以寒凉,行水渍之;气温气热,治以温热,强其内守,必同其气,可使平也,假者反之。
(解读)
“帝曰:天不足西北,左寒而右凉;地不满东南,右热而左温;其故何也?”黄帝道:天气不足于西北,其北方寒,西方凉;地气不满于东南,其南方热,东方温。这是什么缘故?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58919/a478931493be766d.png)
“岐伯曰:阴阳之气,高下之理,太少之异也。东南方,阳也,阳者其精降于下,故右热而左温。西北方,阴也,阴者其精奉于上,故左寒而右凉。”岐伯说:天气的阴阳,地理的高下,都随着四方疆域的大小而有所不同。东南方属阳,阳的精气自上方而下降,所以南方热而东方温;西北方属阴,阴的精气自下方而上承,所以西方凉而北方寒。
“是以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故适寒凉者胀,之温热者疮。”所以地势有高低,气候有温凉,地势高峻气候就寒,地势低下气候就热。往西北寒凉地方去就容易有胀病,往东南温热的地方去就容易有疮疡。
“下之则胀已,汗之则疮已,此腠理开闭之常,太少之异耳。”患胀满的人,用通利药可治愈,患疮疡的人,用发汗药可治愈,这是人体腠理开闭的一般情况,不过受寒被热的程度大小不同而已。
“帝曰:其于寿夭何如?岐伯曰: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黄帝道:它对于人的寿命长短有什么关系?岐伯说:阴精上承的地方,人多长寿。阳精下降的地方,人多夭折。
“帝曰:善。其病也,治之奈何?”黄帝说:讲得太好了。那么不同地方的人有了病,应该怎样治愈呢?
“岐伯曰: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岐伯说:西北方气候寒冷,应该散其外寒,清其里热;东南方气候温热,应该收敛外泄的阳气,温其内寒。这就是同样的病症而治法不同的道理。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58919/2936b87931c33ed2.png)
“故曰:气寒气凉,治以寒凉,行水渍之;气温气热,治以温热,强其内守,必同其气,可使平也,假者反之。”所以说,气候寒凉的地方,多内热,可以用寒凉药治疗,并可用汤水浸渍。气候温热的地方,多内寒,可用温热的方法治疗,又必加强内守,不使真阳外泄。治疗方法必须与该地的气候一致,方可使气达到平和,如果有假热的冷病,或假寒的热病,又当用相反的方法治疗。
今天学习了同样病症而治法不同的道理。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