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年刚过不久,大凉山的学生又给我寄了腊肉,去年也寄了一大块,今年又是沉甸甸的一个包裹。
![](https://img.haomeiwen.com/i13350674/130c4328c3976c26.jpg)
去年发了红包给她,还给她小孩买了衣服,今年不收我红包了,第二天退回来了,只能计划给她小孩和妈妈买冬天的衣服寄过去给她。
腊肉是学生自己家的,猪是她养的,她又在家里带俩娃又养猪,又干活,也挺不容易的。
上次回去看他们,这个学生还没结婚,回来之后没多久她就结婚了,虽然一直劝她多上几年学,但年纪大了,也不愿意上了。
九年前去他们那里支教时,她才一年级,却已经十四五岁了,小学没有上完她就不愿意上学了,非常可惜。
婚后,要带娃,也没有空出去打工,时常看到她在朋友圈里抱怨生活的各种不易,但也只能看看,没有啥能力帮到她啥。
想当年,她和她家人对我都很好,尤其感激她妈妈,每次回去看望她,都把我当女儿一样看待,把家里好吃的都想装进我包里让我带回来。
两年前回去看看他们时,她妈妈还杀鸡给我和闺女吃,毕竟他们也不容易,离开时给了她妈妈和爷爷、她哥哥小孩红包,要不然那只鸡真吃得惭愧。
支教一个学期,有些人有些缘份远不止那几个月,还真挺想念村里的点点滴滴。
一包腊肉的温暖和幸福,显然不止在锅里和胃里,更在心里,那是一份遥远的惦记,一份真挚的感情。
争取再找个机会回去看看大凉山的孩子,再去看看他们的爸爸妈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