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了醍醐灌顶的一句话,“别人眼中的你并不是你,你眼中的别人才是你自己”。
我应该在意的不是别人眼中的自己,因为那是别人意识的投射。
而我眼中的别人才是自我意识的课题,才反映了我精神世界的面貌。
一、联想到了之前看过的半山文集。你喜欢一件事,其实是喜欢在做这件事的是自己。你喜欢一个人,也是喜欢这个人与你相似的部分。
二、我厌恶的别人,最终也是提示自己需要面对的课题。看到对象身上的不沟通、不亲昵,都是自己能做修改的点。同事身上的问题,也是自我修炼的切入点。
三、我应该怎么欢喜地看待他人?喜欢你眼中的别人就是喜欢自己。
自己眼中喜欢的别人,就是自己想要成为的自己。
自己眼中的自己视角单一,结论片面。
眼中的别人给我带来了众生相,给了我丰富的观照,让我能更好地成为自我。
认知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自持任何固化的观念。“无我”,就是将“我”的单一视角移除,心灵的位置得到极大的丰富。
最终,在这多变的心灵位置下,我眼中的一切都是我。
另外,区分事实和观点,防止别人拿观点当事实来忽悠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