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无问东西》许伯常故事有感之一
上周末去看了《无问东西》,这是一个很好的电影,它把几个不同年代的小故事串联起来,讲了一个很重要的主题:我们应该怎样面对这个世界和面对我们自己?其中关于1962年那个悲剧的是非,曾让很多人纠结。我不想去评论事情本身的是非对错,因为这没有任何意义,我只想站在现代人和旁观者的角度,分析一下当事人的各种抉择,以及他们的得失。
事件的起因或始作俑者是许伯常,从人物的口述中,我们知道他当年与妻子刘淑芬相爱,之后刘淑芬辛苦供他读完大学,成为一个老师。和所有陈世美的桥段一样,当上高中老师之后,许伯常悔婚,但区别是,刘淑芬把刀架在自己脖子上,逼他娶了自己。两人成婚后生活并不愉快,许伯常并不把她当成一家人,所有东西和她分得清清楚楚,用刘淑芬的话来说,“即使是对一个外人,都比对我要好得多”。时时在这种冷暴力威胁下的刘淑芬,在王敏佳匿名信之下彻底爆发,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这个故事很简单,我们就从开始到结束,逐一对当事人的得失进行一个分析。许伯常和刘淑芬的相爱中有很多的不理性。我们常说爱情是不理性的,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爱情存在它理性的一面,在爱情中,相爱的人赋予了爱情更大的效用,而降低了其他因素的相对效用,因此爱情、对方的欢愉得到了最高的权重,其他都可以置之不理。这也就出现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之语。说它非理性,是因为相爱中的人低估了分手的概率,他们盲目的以当前的状态来评估未来出现的概率,因此错误的高估了总体的收益。回到这个故事中来,陷入热恋之中的许伯常对刘淑芬说,会一辈子对她好。当然,这种鬼话我们说得多也听得多,自然不会当真。但刘淑芬不同,她真的就当真了。于是她怀着这个美好的愿望,供许伯常读大学。至于为什么说她相信了,我后文会仔细分析。我们不必怎么推算就可以知道,在那个年代,连吃饱饭本身都已经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要供养一个大学生的付出和难度有多大,风险有多高。我们可以认为,刘淑芬是许伯常的天使投资人。我们再来评估一下她的潜在收益,有几个方面:一是项目成功本身带来的成就感和责任完成带来的满足感(许伯常读完大学);一是立即回报(许伯常对她的爱情的现时回应);一是未来的预期回报(许伯常一辈子对她好)。刘淑芬只是一个普通的纺织厂工人,从客观的角度来说,我们不能高估第一点的收益,即我们认为她对于挑战自我成功和完成帮助恋人的义务在意的程度不会那么高。对第二点来说,许伯常对她爱情的现时回应确实可以占到收益的很大一部分,但如果没有第三点对未来的预期,我们很难想象这种收益会有多大。不信的人可以试试,你对你的女朋友说,今天我可以对你很好,但明天我就要换个其他人了——你看看她会不会继续很爱你?我觉得,如果你不被打死,那都应该算是真爱了。言归正传,从我们看到的在那个吃不饱饭的年代,培养一个大学生的难度,如此高的成本和风险,如果没有第三点收益,换了任何一个有脑子的人都不会去做。而且培养一个大学生并不是一天两天,随着时间的延长,激情褪去,支撑她继续下去的东西恐怕也只有第三点了。因此我们认为在刘淑芬的潜在认识中,她是相信了那句承诺,第三点收益才是最主要的期望收益,她是真的冲着许伯常一辈子对她好而去的。
而与此同时,许伯常接受了。我们也来分析一下这个过程中他的得失。他得到了刘淑芬的爱,这是第一个收益,无论他怎么做,这个收益他始终能得到,因此他没有动力因为这个作任何改变,所以他并不会因为刘淑芬的爱去选择读大学或不读大学。他的第二个收益是刘淑芬的供养,这个收益他自己心里很清楚其分量。我们之所以不说第二个收益是他读完大学,是因为刘淑芬的供养只是读大学的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对许伯常来说,刘淑芬的供养不只是供养本身,同时还给了他一个希望。他也有另外一个选择,就是继续和刘淑芬相爱,但不读大学。从他的角度来看,读大学的收益是巨大的,而成本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刘淑芬来承担,如果不考虑他读完大学之后对刘淑芬的回报的话,这个选择明显是他的优势策略。不考虑未来的话,最佳的选择当然是读大学。用经济学的话来说,任何选择都是有代价的。他低估了选择读大学说付出的代价,他可能并没有正确的计算刘读大学的真实成本——他的真实成本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未来对刘淑芬的回报,也就是那句一辈子对她好的承诺。在这里我要仔细的把这个承诺拿出来说说。我们平常说说,往往都是为了哄得恋人一时开心,为的是现时的回报;但刘淑芬的付出之大,时间之长,足以让许伯常认识到这句话在她心中的分量。假如许伯常仍然认为这句承诺只是随口说说,就像所有热恋中的男女一样,那么他不是傻子就是骗子。不过很明显他不是,所以,我们应该认为,他在心里是明白刘淑芬这么做的原因的。也就是说,许伯常和刘淑芬,他们其实已经默认了他们之间的隐性的契约:刘淑芬付出供许伯常读大学,许伯常娶她,一辈子对她好。
这个隐性的契约对热恋中的人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然而世界上有太多随机之数,等闲变却故人心。现在去纠结他怎么变的心其实没有任何意义——这很常见嘛,然而这对刘淑芬来说却是不可接受的。对于天使投资人来说,如果还有什么事情比项目失败更痛苦的,那就是项目成功了,但之前承诺的股权和回报飞了。刘淑芬面对的就是这种情况,她比天使投资人更痛苦,因为她和许伯常的只是一个隐性的契约,她没有法律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于是她选择了道德绑架,在许伯常选择悔婚时用刀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逼着许伯常娶了自己。然而属于她的收益还是没有得到,她所期待的是一辈子对她好,这个收益看来是遥遥无期。她嫁给了他,一方面可能是希望婚后他能改变态度,最终慢慢把期望收益拿到手,另一方面又未必没有降低损失的考虑——避免“种熟的麦子被别人割了”带来更大的心理落差。在这个过程中,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刘淑芬的行为存在着很大的不理性。如果刘淑芬明白,对一个变了心的人来说,十头牛都把他拉不回来,那么她之前的付出就属于沉没成本了,仅因为心理上的不舍和难过,继续增大投资就是不理性的了。或许我们认为还存在通过努力使许伯常回心转意的可能,不把以前的付出当成沉没成本,但刘淑芬对于回心转意的概率判断上存在不理性,过于高估了这种概率。我们看到她在继续的不断投入,认真的做饭,洗衣服,关心和许伯常相关的事情,她是真的爱他的。投资越多,就期待回报越多,然而我们对照下许伯常的表现,他心安理得的吃着她做的饭,让她洗衣服,继续对她施加冷暴力。她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得到她所期待的,只能通过殴打发泄不满,来获得些许的补偿。然而她的投入与收益差距还是越来越大,她也越来越痛苦。
这时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许伯常的得失。刚才说许伯常心安理得的接受一切,但继续对刘淑芬冷暴力,貌似他只收到刘淑芬的付出,自己却没有付出什么。其实不对。许伯常是很痛苦的,他被迫娶了一个不再爱的女人(我们不用去追究为什么不爱了,爱情这种非理性的东西,追究根源有什么价值呢?),同时他也被道德绑架了,始终背着道德的沉重枷锁。世俗的压力以及刘淑芬的强势让他无法和刘淑芬离婚,得到自己理想的生活,于是他委屈自己继续这样过下去。成婚后虽然我们看到他心安理得的接受刘淑芬提供的生活安排,表面看起来他是相对受益的那个,实际上他也同样痛苦,并不只是因为刘淑芬经常打他。他没法强迫自己爱她,于是他绑着世俗赋予的枷锁苦挨,尽管他得到了刘淑芬的爱,但那未必是他想要的,那些爱反而增加了他的枷锁的重量,他的收益还是小于他的损失,所以他对她冷暴力,她的痛苦是对他的补偿。
如果我们从商业的角度来类比,他们就像投资人和创业者一样,他们订立了契约,但他们并没有理解契约真实包含的内容。对许伯常来说,他没有想到,契约的内容居然是如此的苛刻,因此他想反悔;对刘淑芬来说,她一直以为许伯常理解了契约的要求,她可能认为契约的要求是应该的,但没有想过这个要求是多么的不合理。刘淑芬借助世俗的力量强迫许伯常按照契约来执行,许伯常不愿意,但他不得不执行,于是他很痛苦,进而选择按契约在世俗情况下的最低限度来执行——结婚,但不像一家人。他的痛苦和报复让他选择了冷暴力,刘淑芬也没有得到她想要的。他们的问题很明显,一方错误的理解了最后的回报条款,一方提出了严苛的回报要求,而且这个要求根本不具备可执行性。他们的隐性的契约,其实是一个非常可笑的契约。但在强大的世俗之下,契约还是要继续执行,他们的悲剧就已经注定了。
电影的最后,刘淑芬跳井了,许伯常是如此的悲哀和无助。刘淑芬的自杀是因为她的愧疚和无望,这是一系列非理性行为导致的非理性后果,这一切清晰明了,我不想多作言语。许伯常的悲哀看起来似有不可理解,仔细思索却又很好理解。刘淑芬的死,貌似给了他解脱,实则给他背上了一个更大的枷锁,而且是永远无法摆脱的枷锁;人心都是肉长的,刘淑芬对他的爱他并非不知,这种爱虽说是枷锁,但又何尝没有给他慰藉?一旦斯人已逝,爱的枷锁固然已去,爱的慰藉也随之飘散,那种失落又何须多言?更何况,那还是他曾经爱过并且一直和他相依为命的人?对许伯常自己而言,他对刘淑芬又怎么可能没有爱呢?如果没有爱,怎么可能让他忍受刘淑芬那么多年的殴打?如果没有爱,刘淑芬又怎么可能知道他有个一逗到底的爱徒,怎么可能轻易从堆积如山的作业本中找出王敏佳的作业本?他对她的冷漠和报复,或者他的恨,更多是因为她是给他枷锁的始作俑者,是她把世俗的力量加诸与他,他无法反抗这种的力量,于是只能恨她,报复世俗带给他的痛苦。这种恨和报复掩盖了他们之间真实的感情,直到刘淑芬死的那一刻,所有她曾给他带来的痛苦全都消失了,那份真情才流露出来。然而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我们看到这两个可怜人的生活,我们周围有无数这样的人类似的生活,我们为他们感到悲哀,但我们和他们一样无助。有人形容过,家庭就像一个有限责任公司,其中的各个成员分工合作使公司业务运转良好。但我们看到,刘淑芬的爱和付出是刘淑芬的产出,但这份爱并不成为许伯常的输入和收益,更多的反而是对他的束缚和枷锁;刘淑芬期望的收益是许伯常的爱,但许伯常因为痛苦和恨意不愿意提供这份爱。这并不是两个合作良好的部门,它们之间是相互对立和独立的。把它们强制捏合在一起的,是世俗的力量,就是电影里所说,“强大到连改变它的想法都不会有”的力量。我们可以说是世俗的力量导致了他们的悲剧,然而,即使没有世俗的力量,我们就真的能避免这些悲剧吗?在爱情面前,我们可能做到理性客观吗?电影里对刚出生的婴儿说,假如你知道世界真实是这个样子,你还会选择来到这个世界吗?也许我们应该问,假如你知道将来我会离开你,你还会像现在这样为我付出吗?也许问出这个问题,我们会少一些悲剧。然而,如果你这么问了,那一切还有什么乐趣?
那首老歌又在我耳畔响起:“如果失去是苦,你还怕不怕付出?如果坠落是苦,你还要不要幸福?如果迷乱是苦,再开始还是结束?如果追求是苦,这是坚强还是执迷不悟……”然而,我们永远都不可能找到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