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是个男的,今年应该快60了吧。
高个子,干瘦,对吃饭好像不大感兴趣。
背微驼,眼睛总眯着,看久了,看出张艺谋的影子。有种错觉,好像文艺工作者最终都会长成老谋子这挂模样。
离开上家单位是6年前,入职的时候是10年前。好一个漫长的岁月,不知道他有没有变得更沧桑。
想起他是因为今天这家单位的好几个同事转发了一篇文章。一看链接上的小图和文章标题,就知道是旧领导的作品。点进去看,果然就是。
领导是摄影记者出身,是外乡人。过往的履历在我们这个小地方过于熠熠生辉。其中有一组照片还获得了国际大奖,上了国际杂志,这更不得了了。
虽然但是,我不怎么买账。因为,照片风格与视角,还有文字,让我这个本地人感觉到不舒服。
我不明白,纪实照片可以真实,何必残酷;可以有张力,何必要扭曲;可以放大细节,何必聚焦丑态。甚至让我怀疑,是不是为了迎合西方人的审美,还是行走的50W。
还有他的文字,就怕没把“《故事会》是我的写作启蒙”写在脸上。《故事会》里的情节饱满有料,就算离奇曲折,也莫名地让人相信。领导却总是关注一些不知道为什么会被关注的细节,然后就憋着一股劲儿开始展开自我遐想,就很莫名其妙。
他经常强调写作要有“故事感”,故事感是这样来的吗?我没看懂。
但有人能看得懂。
读完文章,当然,还是那个味儿,好奇地瞄了下有多少阅读量,显示有900多。哇,这在我们这嘎啦里,这阅读量不少了,是已经有一定的传播率了。
这是我才向上滑动,发现这个公众号不是我当年还在的时候出版纸媒的同名公众号,而是另一个公众号。
我点开公众号名称,看了下历史记录的文章, 原来都是旧领导的大作。阅读量平均在800以上,最高的也有一两千。
这可比那本还在出版的纸媒的同名公众号多多了,为了印证我的印象,我还特意查看了这个公众号文章的阅读量,嗯,印象没错,平均也就一两百,最高三百多撑死,少的只有十几二十几。
突然就想起以前在单位时,同事们私下总是忍不住吐槽领导的业务水平啦,管理水平啦,等等,各种各抒己见,指点江山。到头来我们群策群力做出来的东西都不如领导自己一个人的系列有看头。
突然生出了一种“”员工就是员工,老板果然还是老板“”的觉悟。
神奇的事,现在看他的文章竟然觉得有点趣,比当初在单位时看的时候顺眼了很多。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脱离了上下级的关系使我跳出吐槽领导的怪圈。
还是因为有一种正念叫做“一生只坚持做一件事”,然后我被感化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