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的一篇写的是理解力,下午就翻开了首章学习。匆匆阅读完书本,再看易仁永澄的解读,有人领读的效果果然是不一样,同样的阅读与男神间的差距巨大。
很明显这本书的写作目的是希望教导我们如何去读一本书,但它的受众只针对希望能提高自己理解能力的人,只有基于这一目的,才有机会习得“如何让书本来教导我们”。
即使是1972年,亦只是电视、收音机的时代,作者就提出了这些“新媒体”是否能增进我们对世界的了解?同样,2017年的今天,我们的“新媒体”五花八门,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微博、互联网等等,信息越来越爆炸,亦是越来越过剩了。不说别人,光是我自己手上的学习资源都足以让自己产生学习焦虑。1972年的作者就明确提出:“太多的资讯就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阻碍!”媒体越来越懂得如何包装资讯、帮助思考,其实是一种类似的“洗脑”,直接将结论装进了我们的脑袋里。
那什么是理解,按老师的解读,有四个步骤和四个过程:“体验、感受和认知、思考、应用和验证”;“理解”一定是一个和思考有关的过程,任何一个去除思考过程的形式都没有办法增强理解力。也因此,可以很明显地感知日常订阅公众号文章、下载电子书、一键转存至印象笔记,都不是理解;因为缺乏思考、应用和验证,这些不过是形式上的低品质勤奋。
我现在在想的是,我就这么采纳老师领读的内容是不是也是一股脑地将老师的理解“被洗脑”来,同样缺了一份思考呢?再仔细想想,释然,我今天给自己加定义了一个简书的个人简介:“要以文字表达思考”,是的,这是我每日写文的目的,而这一篇的感悟亦是我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源自我的思考,经过自己的加工整合,写文绝对是一种更主动的思考与应用。
从主动说开,作者以投手、捕手来比喻阅读的主动与否;套用书中的说法,应该是只有书本是被动的,作者与读者都是主动的。作者的主动不探讨,读者的主动很是说明了一个全新的观点:“阅读与写作,都包含着大量不同的活动”;我们需要更主动地去阅读,带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主动去探索,即带着问题去阅读;而这必然会带来更有成效的阅读。我很高兴,因为有领读,因为觉得需要梳理自己的阅读思路,因为需要输出每日一文,所以可以在字里行间寻找能触动我的点;如此阅读,觉得很主动,虽然还是有许多的不明之处,但明显阅读成效高了一截。
在老师的领读里,直接就是听与读是被动阅读,而说与写是主动阅读,亦是一个输入倒带输出的说法。
阅读的目的,有为获得资讯而读,有为求得理解而读。获得资讯是一种学习,但不应仅限于此,更应知其所以然,获得启发,以开发更深一层的理解而读。这一节不是很理解,但老师的领读很清晰,阅读要么是为娱乐消遣,要么是获得资讯,要么是增强理解:一是娱乐消遣的阅读对作者没有要求,只要能获得阅读的快乐即可;二是获得资讯的阅读要求作者比读者略强一点,能获得资讯,提升一点点的理解力;三是增强理解的阅读要求作者的水平要远超出读者,以实现理解力的提升。
阅读是学习,但有指导型学习与自我发现型学习的区别。成人教育里通过网络微课学习、读书等等其实都是自我发现型学习,是没有老师指导的,包括我当下正在进行的跟随老师的材料进行领读参考,其实亦是一种自我发现型学习。从这个角度,我想当通读完这一本书,收获得不应该仅仅是阅读能力的提升,还有可以应用到实践的微课程学习能力的提升,也即是所谓的广义阅读,用理解的方式去阅读一切。
“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不要以为读得多即是读得好,慢即是快,快慢间沉淀的是不同的学习成果。所以我还是追随老师的领读,花更多的时间好好啃完这一本并实践才合适。
最后一点谈到老师的出席与缺席,提及阅读与倾听;按领读里所述,就是简单的阅读比倾听更重要。书中的论述是当有活生生的老师,则可以直接提问,不懂仍可以再问,直至明白;但是若这活生生的老师是一本书,那就只好自己寻找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答问题了。
由此引出本书的目的:如何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主动地使用各种各样的阅读技巧,去持续的发现自我、提升自我。而这也正是我作为读者所需要的。有一天当我们真正学会这种自我迭代的学习方式,拥有了这份理解力;届时若再有可辅助的倾听、导师等,那就是加速率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