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在读别人的文章时,总是会被感动的稀里哗啦,有时还会泪如雨下,止都止不住。而自己的文字读起来却总是干巴巴的,索然无味。直到看到一篇文章中的这样一段话:
会是那个绰号叫“芭蕾舞”的小女孩干的吗?她曾用洁白的尼龙丝为我编了一只美丽的小天鹅…
如果是我去表达同样一根尼龙丝,可能只会用“白色”来形容。
看似差别不大,一个是白色,一个是洁白,岂知差之毫厘却失之千里。
这一个字的差别,却能充分地体现出我、原作者、小女孩三个人之间关系的巨大差距。
从“洁白”二字,看得出原作者对小女孩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而“白色”则只是一个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中性词而已。
细想之下,原因就在于我总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看这个世界和世界上的人,从没有想过要融入其中,与文字里人风雨同舟,患难与共。
我的文字里只有技巧,却没有温度,自然也就打动不了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