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央企的敏捷之路
(二)敏捷让我们在大变局中紧抓机遇

(二)敏捷让我们在大变局中紧抓机遇

作者: 木卯很小 | 来源:发表于2023-02-22 13:41 被阅读0次

        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技术颠覆、市场环境、客户需求、和不确定的交付结果。公司总经理在2023年度工作要求中提到:“短流程、快驱动”,其实这就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紧跟局势,化危机为机遇的敏捷思想。

        在软件发展的几十年,技术的更新加快,市场需求和商业模式也因此发生巨变,软件行业的大牛们最早嗅到迫切需要一些解决未知问题的模型和范式,让软件开发具备新的一种发展属性——敏捷性。下面五句话描述了软件开发的敏捷性,来源于SAFe5®。

有效应对变化——快速、适应性;

所有利益相关者(经理、客户、最终用户)有效沟通;

能力和技能可以交付完整价值的自组织团队;

客户到团队中来;

快速、增量地交付软件。

我们来看看敏捷发展的道、法、术、器。

敏捷的道、法、术、器

        为了研究出一种思想,让软件开发实现敏捷性。2001年,17位“轻量级”软件开发领域的专家在犹他州的雪鸟城,经过三天的讨论,签署《敏捷宣言》,总结出4个价值观,以及12条原则。敏捷的“道”由此确立。

        很多知名的软件企业开始实施敏捷转型,摸索衍生出的一系列的敏捷方法,先后出现水晶方法、功能驱动编程、动态系统编程、极限编程等。现在很多方法已经被后来的框架融合,摘取其中的有效实践,融合到新的框架中,出现了目前的主流框架Scrum、Kanban和SAFe。敏捷的“法”大浪淘沙。

        如果说敏捷的“道”是地基,敏捷的“法”是框架,敏捷里面的技术实践就是框架里的砖瓦。没有这些砖瓦,敏捷的大厦无法构建。但并不是每个技术实践都必须使用,而是根据实际情况,从无到有,不断的持续改进的过程中逐渐增加。增加的顺序,一次增加的实践的个数,都是依据团队当前的业务情况和能力来灵活推进的。这就是对敏捷的“术”的应用。

        石器时代用结绳记事,信息化时代用IT工具来实现高度复杂的协作过程,形成反馈闭环,并利用工具链所形成的大数据,来增强组织决策能力。这就是敏捷的“器”,工程师们依据敏捷的道、法、术,正确使用相应的工具,对工具的使用达成某种共识(规则、公约、约定的形式),以此来进行良好的协作,并提升效率。

        最后强调,敏捷的发展也跟宇宙其他事物一样遵循一个规律:

先深刻领悟“道”,坚持实践“法”,通过回顾和刻意练习持续提升“术”,最后才能正确应用“器”。

        要注意避免先后顺序颠倒。千万不要埋头搞工具链,忽视道、法、术的深入领悟、持续回顾和刻意练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二)敏捷让我们在大变局中紧抓机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nra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