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想请教一下大家,我最近每天4-5点左右就会醒过来,会想起来看看书,但是又起不来,会赖床。这样半睡半醒状态就不太好。大家有什么建议吗?
这是一个小伙伴在社群里提出的问题,也是我们常常遇到的问题,所以我想好好思考一下。
这其实是一个身心分离的例子,心里想着我应该要早点起来看书学习,但是实际上身体却不想行动,造成了身心分离。要想改变这种情况,那就要做到身心一致,身体随着心走,或者心随着身体走,只要两者一致了,就不会容易产生内耗了。
身体随心:我应该要早点起来看书,可以想想我看书的目的是什么,能获得哪些益处,如果这是我很想要的,那么我就要努力了,此刻我就可以行动起来了。
心随身体:4-5点可能太早了,身体确实不想起来,那就允许自己多睡一会,等自己休息好了,有足够的精力了,再起来学习也不迟。这时心里就放下了学习的想法,能够真正允许身体休息,那么内心也就获得了自由。
拖延主要是因为身心不一致,然后就会陷入到内耗中,最后导致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无论是选择身随心,还是心随身,都是可以的,因为只要身心一致了,我们就能感受到自由了。
分享二:昨晚在分享会上,有小伙伴提问,但是我发现她问的那个问题是有点多余的,基本不会发生,所以那一刻我内心里有了一些评判和反感。我想在此探索一下自己的评判到底在说什么。
当时听到她的提问,有一种鄙视感,这样的问题有什么好问的。所以我内心的语言是:不应该问这么简单的问题。更深层的语言是问这么简单的问题,别人可能会鄙视你,被鄙视的话可能就不会被喜欢了,别人就会远离你,最后你就是一个人了。
我对她有评判,说明我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我也不允许自己问别人太简单的问题,这样会容易被别人看轻,别人可能就会不喜欢我了,所以其实我害怕的是不被别人喜欢。
其实在我们的社群里,很多人都很乐意去帮助别人解答问题,因为每个人都会有盲区,你不懂的他懂,他不懂的你懂,这样互帮互助,才能更好地扩展认知,所以我要多去看看真实的样子,多打开自己,跟他人建立更多的链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