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开展乡村小规模学校调研过程中就接触过CCtalk、了解过互加计划。一次偶然,邂逅了N师学院第四期,当下便迫不及待地报名了,带着对未来更美好教育的追寻,我来了。疫情期间确实给了自己一个停下来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作为一名教育科研工作者,探索和研究当下教育的改善和提升,在互联网+的时代,需要选择怎样更有效的下潜和反思的学习,让我们的科研除了上接天线,更要善接地气。而互加N师学院第四期,恰恰是提供给我了另外一个视角。在N4之旅的群里,见到了一群有教育理想、教育情怀和实践追求的来自一线的教师们。每天都有老师上传读书打卡或各种打卡,展示了来自实践一线的思想智慧,都是我需要去了解和学习的。
吴虹校长在总结前三期N师学院经验的基础上,第四期创新了学习方式:
一是云访谈。从朝向未来更好的教育和更好的大家的目标,遴选了十位重量级嘉宾,不作任何准备,现场进行云访谈。云访谈给了一个让我认识不同领域嘉宾的机会,在云访谈之外,我又进一步借助互联网去更深入地了解每位嘉宾及嘉宾背后更为丰富和深刻的故事。每一位嘉宾就是我在前进路上不同方面的榜样。
二是小组的团队学习。第四期的小组学习也是首创,通过之前意愿调研,将志同道合的一群又一群人分成了不同特色的二十二个小组。N4是一个大的学习共同体,而这之下就是我们每个小组的小的共同体。在跨界合作创新小组里,结识了来自全国各地不同身份的小伙伴,每次的小组学习,大家在一起的研讨和思维碰撞,给予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考。
三是将系列课程开发作为结业大成果的要求。要说课程开发,之前的我只是在理论上有思考,真正去跟小组其他成员一起开发一个大课程还是第一次。说实话,尽管最后自己参与了一节小课的内容开发与录课,但就我的课程建设与开发实践而言,依然是小白。很感慨在课程建设期间小组各位老师们精益求精的态度以及团队合作、不计个人得失的帮助,还有组长及陈老师总领过程中的辛苦投入。虽然说最后自己的录课还不是那么完美,但这个过程本身对我而言就是最大的收获。也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未来教育发展要靠群体智慧。 结业典礼上对133节课程的展播让我很惊艳,一个月的时间里群体智慧的最大结晶,推出了这么多好的系列课程资源,其中还不乏精品。这就是互联网思维下的众筹众创在课程资源建设上的最充分的体现。
N4之旅对我而言是从身到心的一次全新洗礼,在这里收获了更多的勇气,就是要敢于进步;链接了更多的资源,除了一起同行的小伙伴们,还有更广阔的N师星球;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未来之路,把握认定的方向,找到同行者,一起走得更远! 当然,学习过程中也有少许的遗憾。作为工作之余的自我提升,时间以及精力如果能投入更多的话可能自己的收获会更大,吴校和专家们推荐的经典之作还要进一步深入研读!唯有将遗憾作为以N4之旅为起点的更长远的自我赋能和成长之路的启动力,继续前行!未来,我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