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①其犹病诸!夫仁者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④,可谓仁之方也已。”
【注释】
①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天子,是孔子推崇的圣人。
②病诸:病诸:为此而感到遗憾。病:心有所不足。诸:“之于”的合音。
③夫(fú):助词,用于句首,提起下文。
④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翻译】
子贡说:“如果一个人能广泛地给民众以好处,而且能够帮助众人生活得很好,这人怎么样?可以说他有仁德了吗?”孔子说:“哪里仅仅是仁德呢,那一定是圣德了!尧和舜大概都难以做到!一个有仁德的人,自己想树立的,同时也帮助别人树立;自己要事事通达顺畅,同时也使别人事事通达顺畅。凡事能够推己及人,可以说是实行仁道的方法了。”
【解读】
在本章中,子贡说:“如果有人能够博施济众,是不是就是仁者呢?”对于这个问题,孔子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还告诉子贡,博施济众就连尧、舜这样的先圣都很难做到,如果能有人做到博施济众的话,那就不仅仅是仁人那么简单了,简直就是圣人。
博施济众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广施恩惠,拯救民众。真正能够做到这一步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当年的尧、舜虽然也有这方面的心思,可他们却没有这样的实力去做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当然,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人可以做到这一点。子贡虽然比较富有,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但是想要做到这一点还是很困难的。也就是说,博施济众是没有人能够做到的,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孔子对于子贡的这种想法也作了更加精辟的解说。他告诉子贡,若想实现博施济众的理想,首先应该成为一个“仁者”,而仁者的标准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个标准很高,要求一个人具有卓越的才能去“立”别人,并且有愿意“立人”的高尚品格,“己欲达而达人”也是如此。能做到这一点,便是仁者。仁者再进一步,就是追求博施济众的圣境。即:广施恩惠于民和普济众生于患难,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做法推己及人,在普天之下推行仁义,就有可能实现博施济众的终极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