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 第二十七
【原文27·2】
庄子谓惠子曰:“孔子行年六十而六十化(1),始时所是(2),卒而非之,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非也(3)。”惠子曰:“孔子勤志服知也(4)。”庄子曰:“孔子谢之矣(5),而其未之尝言(6)。孔子云:‘夫受才乎大本(7),复灵以生(8)。’鸣而当律(9),言而当法。利义陈乎前,而好恶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10)。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wu)立,定天下之定(12)。已乎已乎!吾且不得及彼乎(13)!”
【译文】
庄子对惠子说:“孔子活了六十岁而六十年来随年变化与日俱新,当初所肯定的,最终又作了否定,不知道现今所认为是对的不就是五十九岁时所认为是不对的。”惠子说:“孔子是勤于立志、善用智巧的人吧。”庄子说:“孔子已经放弃这些了,他不是已经说过了吗?孔子说过:‘禀受才智于自然,回复灵性以全生’。如今发出的声音合于乐律,说出的话语合于法度。如果将利与义同时陈列于人们的面前,进而分辨好恶与是非,这仅仅只能使人口服罢了。要使人们能够内心诚服,而且不敢有丝毫违逆,还得确立天下的定规。算了算了,我还比不上他呢!”
【心解】
本段托孔子之言而阐述自己的观点,就是回归自然才能体会生命的意义,即“受才乎大本,复灵以生”,秉受自然而生,回复到自然灵性才能全生。只靠义、利只能使人口服而已,唯有“心服”才能“定天下之定”。
参考资料: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傅佩荣《傅佩荣译解庄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