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企业家有个流行语叫「scale」,一般翻译成「规模」或「扩展」。它本来是个名词,但是更酷的用法是把它当动词用,意思是「把……规模化」。
所谓scale,是说把一个东西给复制、给量产、给普及、给发展壮大、给发扬光大。它不是做加法,也不仅仅是以前“机械化大生产”那种做乘法,而是最好能产生某种可积累的、正反馈的效应,实现指数式的增长。
李笑来说,时间不只是一条射线,时间是管状的,如果从二维的角度来看,时间是一个圆,那个直径就是你的能力范围。有能力的人能干很多事情,没能力的人干不了事情,有能力的人就算时间管道的直径足够大,也会觉得时间不够用,而没有能力人在消磨时间,
在人的身上是有“复利”存在的。李笑来写的书,有一个一以贯之的底层逻辑,那就是一定要看到超长期价值。
时间不止是一条射线 ... ...简单说,你做事得有这么一个意识:遇到什么东西,先想想它是不是可扩展的。
规模思维模式给我们的启示是:专门做有复利效应的事。这样事儿是可积累的,所以是可扩展的,你越做,规模就越大;你规模越大,又做得越好。这样你就能不断地发展壮大,成长得越来越快,形成指数增长。
看到好东西就赶紧想办法让它成长。这棵小树本来是棵苹果树,怎么就突然长出钱来了呢?那我们就赶紧好好研究它,看看能不能弄出摇钱树来 —— 这就是规模思维模式的精神所在。
企业家得有这个眼光:看到任何东西,先想它的上限有多高,我能不能把它扩大5000倍。规模思维模式不仅限于商业。任何事业要想发展壮大,背后都是这个数学原理。
就算你不想当企业家,你也可以运用规模思维模式。你得允许自己是可扩展的。看到一本好书,就应该把那个作者所有的书都找出来读一遍;听到一期不错的播客节目,就应该订阅乃至于通读那个频道;获得一个启发,就应该调研一套理论,进而形成一个习惯,乃至于让生活发生一次改变。
规模思维模式要求我们看见好东西就好像贪得无厌的商人发现了金山的一角一样:不管它看起来是多么微小,只要你认定它有规模化的可能性,就要抓住不放,想方设法让它成长,把它的潜能给最大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