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关系中的亲子关系,越来越被重视,也成为现代教育中,决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亲子关系是孩子人生路上极其重要的保障。
今天,我们继续聊聊,家庭关系中的——亲子关系,下篇。
要处理好亲子关系,我们要了解四大方面,上篇我们分享了两方面,这里我来分享后面的两个方面。
三、影响亲子关系的三大因素
一个人和父母的关系链接,会对其有深远的影响。那是什么影响了亲子关系呢?
影响亲子关系的三大核心因素:
1、父母对孩子的陪伴。
陪伴的数量三大原则: ①年龄越小,所需陪伴时间越长;②平衡离与合之间的平衡,适当地让孩子离开父母,有他的私密空间,这个尺度通过孩子的诉求需要来掌握;③要固定周期,尤其是针对工作忙的父母。
陪伴的质量要①陪伴需要全身心的专注,要把注意力给到孩子。不走心的陪伴一小时不如全身心陪伴15分钟;②陪伴孩子需要仪式感,提前想好互动形式。
对于陪伴,要注意的是,12岁之前的孩子更需要陪伴,这对于他们的成长很重要。
2、父母和孩子的互动模式。
当陪伴的方式有误时,会对孩子变成伤害。所以,在与孩子互动模式中有三要素:①对需求的回应: 其实孩子的行为背后都有他的内在需求,用心去感受孩子的心理需求并给予及时的回应;②对良好行为的肯定:良好的互动模式,是家长在发现孩子良好表现和行为优点时,要放大并给予肯定表扬;③语言、情绪和思维,做好榜样: 所谓言传身教,家长的负面情绪与思想,会映射给孩子,所以,与孩子一起时,请注意自己的言行。情绪稳定和正能量的家长,会让孩子更阳光。
3、父母的自我觉醒
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父母有了自我提升和觉醒,才可以和孩子一起更优秀。
父母的自我觉察包括三个方面: 1、性格特征: 不同性格的父母,对孩子有不同的负面影响,如: 力量型父母对孩子的压制,活泼型父母对规则的冷漠,敏感型父母本身的自我压抑,以及完美型父母对人情感的忽视;2、行为习惯: 家庭中父母的行为习惯,对孩子是有映射的。而那些负面的不良影响,如对孩子的打骂,说脏话,赌博,沉迷手机,不讲卫生,甚至夫妻吵架,抱怨指责,都会对孩子有负面甚至消极影响;3、思维模式: 亲子关系的决定因素,根本是在父母本身,而父母本身的思维模式,决定了其内在素质品质。在亲子关系中最忌讳的就是限制性信念,它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成长,甚至会导致亲子关系造成不利后果。限制性信念语言有: 我不行、人生很苦、原生家庭决定了我,而我无法改变、我很差……。
孩子与父母的链接,父母的自身素质,对亲子关系都有很大的影响。
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要懂得: 今天是崭新的,是最佳的成长机会。
四、建立亲子关系的四大策略
前面我们说了,亲子关系的自我诊断,以及影响亲子关系的三大因素。那么,这里还有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四大策略。
1、倾听的策略。
倾听有五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是: 听而不闻、虚应其声、选择性倾听、认真的倾听、同理心倾听
最高级的是同理心倾听,这里的倾听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受孩子的感受,理解孩子的情绪,也是最有利于亲子关系的最高级有效的倾听模式。
2、家庭会议策略。
家庭会议包括有形的家庭会议和无形的家庭会议。
有形家庭会议: 要明确家庭会议的主题,内容及时间。其核心是让孩子乐于参加,并且不打断孩子,让孩子表达完整。开好家庭会议有三个步骤: 一、明确主题,二、畅所欲言,三、归纳总结。
家庭会议中提倡,主持人多引导大家用情感类的词汇,如开心的,高兴的,兴奋的……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让情感在家庭成员当中流动起来。
家庭会议忌讳,把家庭会议开成自我批评和批判大会。
无形的家庭会议: 如在旅行中,在户外游玩做选择时……多听取和采纳孩子的想法和建议。
无情的家庭会议与有形的家庭会议相比,对于改善亲子关系意义更大。
3、共同挑战的策略。
亲子关系出现问题时,是因为,作为教育者的父母和作为被教育身份的孩子形成了对立面。
而改善亲子关系的妙招就是,和孩子站到一起,共同参与某个挑战,在挑战当中遭遇挫败困难后,共达目标。这样的亲子同修,更能提升亲子关系。
4、同频审美的策略。
与孩子同频,与他们一同,去喜欢看他们喜欢的东西。孩子们会认为,当你不认同我的审美的时候,我觉得你就是不认同我这个人。
所以参与到孩子的审美中去,进入孩子的身份中去审美,对孩子审美的全然接纳和认同,这样才可以与孩子有更多的话题和沟通。
以上就是关于亲子关系的重要内容。
其实只有策略是远远不够的,在亲子关系中,孩子更需要的是家长的陪伴,孩子需要家长从心出发。
(如果你有亲子关系方面的疑惑和不解,不妨我们聊聊。)
【学习不易,请尊重幸福小玉米写作者的文字!】
这就是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