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待补充修改)
首先声明我没有搜集相关的信息,加之我填报志愿的年代比较远,这几年必然有一些政策上的变化,所以关于高考志愿填报我的信息不一定准确,之所以写这些,只是为了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当时填报志愿的的考虑和心理,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当时我们是先出分,再填报志愿,省去了估分的步骤和不确定性,也比较人性化。根据我百度的结果来看,目前所有的省市都是知分填报志愿了,这也是一个好消息。
在出分之后,必须要了解的信息有:
总分、单科分数(涉及到选专业)、在全省的排名
本省的各批次的分数线
目标院校的基本信息、排名、往前三年的分数线、院校在本省招生的人数、目标院系最近三年与对应批次分数线的差距、目标院校的专业情况,必要的时候也要了解一下学费等等
第一步肯定是要选择学校,如果考分和平时模拟的情况差不多的话,那对于可报的学校就有了一个大致的估计,特别是成绩靠前的学生,报志愿相对轻松一些,成绩越高,可选的范围越小,且学校之间的差距不会很大。
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不能只看往年的分数线,重点要关注录取分数线和批次线的差距,以及录取分数线在当年本省市排名,这个排名基本上是稳定的。
举个例子,小明今年高考分数600分,A省有30万左右的考生,一本分数线是500分,小明位于全省理科的1000名左右,也就是说小明的高考分数超过一本线100分左右,假设有B大学2019年的录取分数线是650分,一本线是530分,而650分在2019年全省考生分数中排名在800名左右,那对于小明来说,这个学校是有可能够得着,但不太保险,假设有C大学2019年的录取分数线是580分,那是不是一定能考上?不一定,如果2019年的分数线很低,然后580在全省能排到500名,那基本上是考不上的。
(我们当年是分文理科的,所以我能查到我的分科的排名,现在都是3+3模式,具体怎么查排名,我就不太了解了)
通过这一步基本上可以确定几个目标院校了,这是从分数角度,确保自己能够保底和冲刺。
在确定这个范围之后,就可以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第一要考虑的是城市,这个城市很可能决定你将来在哪里工作和定居,我个人是比较建议选一二线城市,文化开放,机会也会更多,总之肯定是越繁华越好。之后还可以从学校文化、南北差异、离家远近等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考量。
选择完大学之后,关键的就是要选专业,选专业一看兴趣,二看个人特长,三看职业发展。为什么把职业发展放在最后呢,职业发展应该说是最重要的一点了,主要是因为工作和专业的联系并不像同学们想的那样紧密,我身边就有生物专业从事金融行业的,大学培养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仅是特定的技术和知识,当然想做医生那必然要选择医学相关的专业,这类职业门槛很高,也不用纠结。
关于兴趣要注意,当你四年都在学这个学科的时候,你未必会觉得这还是你的兴趣,并不是说喜欢看动物世界就是对生物有兴趣,就报考生物专业,这不一样,要慎重考虑持久感兴趣的学科。
关于个人特长要认识到并不是高中生物考的分数高就说明擅长生物,这只能代表你对高中生物知识点记忆深刻,考试技巧熟练,这种事可以通过努力和思考习得的,并不等同于个人特长,个人特长是你觉得将来你能靠这个赚钱吃饭。大学是完全不同于高中的,特别是理工科,是要做科研的,光会做题时不行的。
今晚写不完了,先说这么多吧,明天我再补充和修改一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