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5:远离“负面人”
我们身边都不乏“负面人”,他们只盯住消极面看问题! 这和酗酒、赌博一样,也是一种疾病。
他们固执地认为每件事情都糟糕透顶:“我太倒霉了!”他们眼中的世界不过是一连串麻烦的集合,而自己永远是受害者。他们为自己铸造了世上最坚固的牢房,他们用自己的想法反对自己和他人。他们在慢性的悲观情绪中熬过每一天,一旦被人提醒就会暴跳如雷。因为只关注痛苦,他们收获的只有恐惧。只有难过才会让他们心里好过。这是一种习惯。他们不知道自己心中还有爱的存在。他们眼中只有压力、压力、压力!
负面情绪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一个毒瘤。看看报纸,听听新闻,没有什么新鲜信息,大多是过期的、报道阴暗面的旧闻!除了新闻中这些可怕的问题,生活中实际上还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和充满正能量的事迹。我们很少把人们做的好事当作新闻!当被这种负面环境围绕,我们需要很大努力才能维持积极的心态。
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个态度负面、虐待他人或者拒绝改变的成员。我的建议是尽量减少和他的接触,即使这样做非常艰难。请记住,你最重要的责任是处理好自己和孩子的需求。
哪怕是家庭成员也无权伤害其他人。家庭中每个人都应承担责任,如果一个人破坏性过大而且抗拒变化,那么他也无权享受家庭生活的快乐。
许多人不能对家庭中的破坏性成员采取果断措施。旧的做法是咬紧牙关忍着。但我们最好认识到,这样的人通常会持续表现出恶劣行为。他们不愿改变,就像你不愿对他们说“再见”一样。你可以选择过自己的自在生活,不再对破坏性成员的做法忧心忡忡。有趣的是,你的改变通常能迫使对方的行为发生改变。
当你选择不再被他人的行为左右,你会发现不仅自己可以找回心中的宁静,还能帮助对方接近平衡的心理状态。但是,重点不在于破坏性成员是否改变,而在于你已经改变——你已经从破坏性行为抽身而出。离那些悲观的消极主义者越远越好。你没有责任去拯救或者改变他们,你能“拯救”的只有自己。
方法6:打造积极心态
摆脱消极思维的前提是选择好自己的关注点——端正心态并关注事物的积极面。思考和关注能够创造现实。有一句古老的谚语说得好:“你即你之所想。”
退一步讲,如果你紧盯光明面并积极寻求改变那些你视为负面的事情,至少你不会那么痛苦。你的思想决定你如何感受事物,你或许会发现环境也会随着你想法的转变而改变。有积极心态为伴,你和孩子会卸下更多压力和避免很多日常冲突,原因很简单——你选择对它们说“不”。
堵车会让你焦躁吗?许多人都会说“是”。但实际上堵车不会让你焦躁,任何事情都不会,一切罪魁祸首是你心中的那个声音。对有些人来说,堵车带来内心平静,而对其他一些人,堵车则是心脏病发作的前奏。你也许曾多次深陷拥堵的车流但仍能保持淡定。
贤言和岁语是一对抱怨鬼。他们最好的朋友静音去看望他们时,他们俩就开始喋喋不休地抱怨。当静音离开后,岁语发现她留下的一个字条,上面写着卡尔·马克思的一句话:“矛盾无处不在。”
贤言和岁语都表示赞同:“没错,矛盾永远存在,适应就好了。”然后一切照旧。他们不喜欢自己的家,也从不快乐。人们都不希望与他们为友。
你认识这样的人吗?你自己是这样的吗?你是否有过心中所想最终成为现实的经历吗?事情远不必如此。贤言和岁语的想法或许应该是:“不错,生活中的确是有一些矛盾,但它们自有价值,因为矛盾会让我们的生活在曲折中向前。”
“人不能同时思考两件事情,没有人能同时进行积极和消极思考。”
我们应该明智地要求自己保持积极思维。大部分人都没有学习过如何保持积极心态。它的作用超乎想象!积极心态是家庭幸福秘方的重要成分。当一个家庭氛围温馨宁静,潜在问题不仅难以发酵,而且更容易解决,甚至自生自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