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罗辑思维》怎么老是“鄙视”环保?

《罗辑思维》怎么老是“鄙视”环保?

作者: FollowingSaints | 来源:发表于2017-08-07 17:14 被阅读0次

我这篇文章可能有点过时,因为主要针对的是《罗辑思维》很早的两期内容,第二季第八期《傻帽悲观派》和第五季的第五期《石油永远用不完?》。《傻帽悲观派》我当年就观看过了,因为最近刚听了《石油永远用不完?》发现罗老师对“环保”的理解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就拿来一起讨论一下。

在看《傻帽悲观派》这期之前,《罗辑思维》我几乎是一期不落的,这期看完之后基本就不关注了。因为我发现《罗辑思维》每一期都有一个主要观点,然后所有例证和推理全是从支持该观点的角度找,让人觉得too biased,没有critical thinking。习惯了critical thinking的人看这样的内容会很不舒服。

《傻帽悲观派》里的“悲观派”指(或包含)的是那些“环保人士”,罗老师认为他们的担心完全没有意义,认为人类没有必要去担心这些东西。我在看这一期的时候,当时只是对这一期内容的逻辑提出强烈质疑,但还没有真正领悟罗老师“环保”论调的问题出在哪里。所以我先不对这一期的观点做出评价,只对这一期的逻辑提出我的批评。不论观点是什么,首先逻辑至少得通,作为一个“内容产品”,逻辑不通就是质量不合格。

罗老师嘲笑“悲观派”的原因是:第一,这些“悲观派”所预言的事情没有发生。第二,在问题严重之前人类可以把问题很好地解决。第三,受“悲观派”的影响而所采取的措施反而让问题变的更严重了。

第一点,对于这些“悲观派”所预言的事情没有发生,罗老师举得是《二十一世纪议程》等例子。但是并不足以说明“悲观派”所做的这些事情对问题的缓解没有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为什么不能是因为“悲观派”提前发现问题并让问题得到重视,而使得问题得到控制呢?

第二点,在问题严重之前人类可以把问题很好地解决。罗老师举了发展新技术开采页岩气等例子。这一点我特别看不明白,为什么这也可以作为说“悲观派”是傻帽的论据呢?难道不是因为“悲观派”发现问题,而促使人们去寻找解决方案,从而也促进了解决问题的新技术的诞生吗?

第三点,因为受这些“悲观派”的影响,所采取的措施反而加重了问题。罗老师举的是“悲观派”为了解决环境问题,致使蒸汽机效率提高而被大量运用,也就导致了后来能源消耗更加严重的问题。我觉得这个锅“悲观派”可是真背不起,难道蒸汽机效率提高的决定因素是“环保主义”?如果不是的话,这个例子何以能够放在这里佐证论点。罗老师常引述经济学家的观点来说明经济在人类发展方面的作用,蒸汽机效率的提高直接挂钩的是生产力的提高,也就是利润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此时罗老师反而认为“悲观派”是蒸汽机效率提高的“始作俑者”,是为大谬。其实在上面第二点,罗老师还有一个理由是“经济之手”可以调控和解决环境问题,所以在问题严重之前人类必然可以把问题很好地解决。“经济之手”,造成问题的时候没它,解决问题的时候有它,它何以能摘得如此之干净。

同时,以上这些话,也表明《罗辑思维》倾向性太强的问题,为了论证某个观点,例子有失公允,推理总是单向性的,没有critical thinking。

再说说《石油永远用不完?》。这期内容也不用细说了,主要就是说因为技术进步和经济的原因,石油一定是永远也用不完的。那罗老师和环保人士的观点是不是就是对立的呢?完全不是。他们的观点一点都不对立。罗老师对环保人士的批评,主要原因是他对环保主张的些许误解。

罗老师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问题(包括资源问题、生态问题等)一定会因为技术的进步和经济规律的原因而解决,所以环保人士大力鼓吹和宣传环保问题完全没有必要。而环保人士认为,为了应对环境问题,我们应改变现有的生产生活方式,这里也同样包括促进技术进步、改善经济模式等手段,所以他们大力提倡环保。

举一个例子就很容易理解他们的龃龉在哪儿了:甲和乙绑在一起走路,甲隐约看到前面有一个大坑,他怕他们这样走下去都会掉进坑里,他赶忙对乙说,”前面有大坑,我们得赶紧注意绕行,不然会掉进坑里的“。在行走的过程中甲不断提醒乙,可是乙说,”我们绝对不会掉进坑里的,因为到时候我们自然会绕行,你操心啥“。

甲代表环保主义者,乙代表罗老师。环保人士奔走疾呼:”按照现在的资源消耗、生态毁坏速率,我们大家撑不了多久的,大家赶紧改变啊!“。而罗老师则淡然一笑说:”改变自然会来的,何必操心呢?“。环保人士其实更看重人类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觉得我们可以通过有效的自我调控来把问题解决。而罗老师更注重客观规律,觉得人类在客观规律的制约下可以把问题解决。他们的观点都没有错,我觉得就像例子里面,甲不用指责乙说”你干嘛不听我的“,乙也不用指责甲说”你多操那份心干嘛“。

但是罗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他所了解的环保理念太陈旧。我至少超过十年以上没有听到过任何媒体和个人提出过对石油会用完的担忧。环保理念已更新换代好几版,不再是最初的”节约资源、节约能源“了。罗老师事先没有做好调研,打趣儿了一个扔在废纸篓里的理念。

涉及到环保的各行业各领域专家,早已发现节约资源和节约能源不是最终目的,他们自己也提出很多反对”节约资源、节约能源“的理由。比如,我们如果发明了新的技术、发现了新的能源替代品,那剩下的煤矿和石油不是都浪费了吗,我们干嘛不趁现在多用用呢。这只是一个例子,总之,“节约资源、节约能源”这个理念没有抓住环保的实质,已经被替换掉了。

代替它的是“低碳减排”。因为专家发现,目前严峻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全球性气候变暖。解决全球性气候变暖的主要手段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但为什么我们现在还总是把“节能“和”减排”放在一起说呢?因为节能是目前减排的主要手段。能源利用是造成大量温室气体排放的主因之一。还有就是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甚至国家安全因素(比如一个国家的某项能源和资源要靠外国进口等),这些也是把节能变成一个重要目标的原因,但已不仅仅是环境原因了。

后来环保理念更进了一步,因为解决全球气候变暖也不能成为一个环保的终极目标,它只是一个阶段性目标,因此,专家又对环保问题进行了哲学上的升华和提炼,提出了”可持续(sustainability)”理念。也就是甲和乙两个人要能不断地往前走下去,有坑过坑,有河过河,有源源不断的体力,而且不是苦不堪言地走,而是”风乎舞雩,咏而归“。

以上就是我对《罗辑思维》在环保方面的认知偏差的一点浅见。在《傻帽悲观派》部分,我主要讲的是节目内容的逻辑问题。在《石油永远用不完?》部分,我指出罗老师和环保人士的逻辑出发点不同,谁也不应该批评谁;同时也指出了环保理念早已更新迭代的事实。其实《石油永远用不完?》这期罗老师也不是真的在乎石油到底用不用的完,这期的真实目的是给大家讲述一些”歪理邪说“,希望大家在遇到一些有违常理的理论时能够虚心接纳。不过听取不同理论的目的是为了独立思考和思辨。罗老师只给我们讲了不同的理论,但是缺少独立思考和思辨,没有送佛送到西呀。他旁边的栏目《精英日课》就又有新理论,又有独立思考和思辨。可能这就是花钱和不花钱的差别吧。

相关文章

  • 《罗辑思维》怎么老是“鄙视”环保?

    我这篇文章可能有点过时,因为主要针对的是《罗辑思维》很早的两期内容,第二季第八期《傻帽悲观派》和第五季的第五期《石...

  • 《罗辑思维》五本书

    今天下午,终于读完了罗辑思维出版的五本书:《罗辑思维》、《罗辑思维2》、《罗辑思维:成大事者不纠结》、《罗辑思维:...

  • 2016.5.28

    今天听罗辑思维《鄙视链是怎样炼成的》 节目里谈及的多是艺术行业的例子,多的是为了艺术追求鄙视商业产物的人物,也有贴...

  • 2017-06-19

    你的罗辑思维能力怎么样? 说到逻辑思维,我们有着一个不大,但还算精的专门训练罗辑思维的群体。他们不是头脑专家...

  • 罗辑思维和papi酱“闪婚闪离”?深度解读两者“分手”原因

    罗辑思维和papi酱“分手” 今年3月,罗辑思维高调投资papi酱,双方还在蜜月期时,罗辑思维帮助papi酱运作了...

  • 《罗辑思维》撤了,说好的陪伴20年呢?

    《罗辑思维》终于走了,从2012年开始,《罗辑思维》几乎每集都看,最初听“喜马拉雅”,后来看优酷视频。《罗辑思维》...

  • 媒体界的麦当劳!解读罗辑思维的核心商业模式

    1、长期争议:罗辑思维到底有没有价值? 罗振宇自己承认,虽然打着罗辑思维的旗号,但自己就是个卖书郎。 罗辑思维的一...

  • 好老师,我选我

    Tyger向知识服务商罗辑思维自荐: 三年前,Tyger和罗辑思维结缘。2016年,Tyger订阅罗辑思维“五分钟...

  • 毕业第1168天分享

    第1168天锻炼,今天看《家庭教育》、罗振宇《罗辑思维:中国为什么有前途》、《罗辑思维:我懂你的知识焦虑》和《罗辑...

  • 毕业第1168天分享

    第1168天锻炼,今天看《家庭教育》、罗振宇《罗辑思维:中国为什么有前途》、《罗辑思维:我懂你的知识焦虑》和《罗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罗辑思维》怎么老是“鄙视”环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ogo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