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原名徐福,字元直,早年在为人报仇获罪,获救后改名徐庶。与石广元避难于荆州。当时与司马徽、诸葛亮和崔州平等人来往密切。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徐庶离开刘备,自然是受了曹操要胁,是不是用的母亲,而母亲是不是被逼自尽,小说里写的很精彩。需要说明的是,徐庶的母亲是在当阳长坂坡和刘备一起逃亡时被捉,他是个大孝子不假。
而后,徐庶确实是一言不发,但在曹丕《劝进表》中,出现了徐福的名字,应该就是徐庶本人,因此《魏传》也经常提徐福而不是徐庶,最后魏文帝还是给了他一个右中郎将,御史中丞的中等职务。
说起企业的徐庶化,其实就是干部晋升更加公开公正公平的一种无言呐喊,也是对提拔中打招呼凭关系现象的一种无奈反应。也是职业认同感下降,混一天算一天,骑驴找马、得过且过等方式的一种隐性退出的行为。
若说身在曹营心在汉,徐庶和关云长无法相提并论,上朝不献计,出工不出力,富有才干的主动埋没并不算偶发。
庞统在献了连环计后被徐庶一把拉住,只怕是要惊出一身冷汗,只是也好,徐庶但凡多嘴,也就没有那么精彩的赤壁大战了,更可况提了曹操也未必重用你,他所做的就是不让别人重用你威胁他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