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居笔记

作者: 韩河 | 来源:发表于2018-05-04 06:35 被阅读11次
乡居笔记

昨天正好是谷雨,凌晨下了一场好雨,应该是入春以来最大的一场雨了,打在后面院子的雨棚上发出清脆的声音。一场雨一场日光浴,正是各种苗子茁壮成长的好日子。乔老爷和老五七点多的样子就站在走廊上说开了,“这下种下去的菜可以吃个饱了”,“昨天的菜地可以淋透了”之类。

前段时间,我们开垦了清水塘边、以及位置稍远一点的两处十二小块菜地。都是岳父母名下的菜地。可惜岳母去世后,这几年,菜地基本上就没怎么打理过,简直是荒草漫长的状态,从种菜这个事来说,已经被列在本村排行榜的末游了。岳父已是上面四位老人里尚健在的唯一一个,上个月突然轻微脑梗,现在处于需要护理的状态,所以周末节假日大家回来得比以往更多些,说不上能帮什么忙,光想着多一个人哪怕热闹一点也是好的。这也客观上为这次大家动员起来种菜提供了劳动力支持。此外,还有几个便利条件,乔老爷退休后,把生活重心从市区转移到这个城郊村,又热情很高的选择用种菜来打发空闲时间,另外,家里的菜地都基本上属于靠近水塘的好地,人家都眼馋着;加上老二在不远处养了几十头猪,每天要出很多猪尿水,可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有机肥。

挖地是第一步,比较费劲。这个事基本上由乔老爷一个人承担了。当过兵,做过处级干部的退休老同志干起农活来,还挺像那么回事。

我们备下了水白菜、空心菜、豆角、油麦菜、韭菜等叶子菜,南瓜、丝瓜、苦瓜、水瓜、冬瓜等瓜菜,都是大家各人选择的最喜欢吃的蔬菜,葱、辣椒、大蒜、藠子等香料也专门辟了地,菜苗或种子的来源有三个:购买的、赠送的、培育的。中午,老五又从别人那里起来了两蔸刀豆苗,说是以后可以做坛子咸菜吃,咽稀饭、泡饭、嗦粉,都是绝配。暂且先把它秧在院子的花坛里,准备下午再去种。

刚撒下种子的菜地,洒上一层熰好的草木灰,再用接上长柄的瓢从塘中舀水浇,这个术语叫“漂”,讲究借助瓢的圆弧将水以扇形泼洒出去,达到面广均匀的效果,初次操作是不可能做得好的。而且这个水要的量比较多,对操作者体力也是一个考验。草木灰是有机肥,都是我们把修剪桂花树、香樟、红叶石楠的枝叶和扫在一起熰成的。但是,这个方法实在不够环保,烟太大,熏得大家都够呛。

我是一向不爱挑水,宁愿提的。上次一个下午约莫提了不下三十桶水,第二天,连双手虎口都鼓胀得很,拿个东西都感觉不稳当。

乔老爷网购的充电小水泵已经行走在路上了。大约很多人的种菜热情是被炎炎夏日里挑水淋菜的所打败的。而只要这个问题能妥善解决好,蔬菜的自给自足是应该不成问题的了。

经过这段时间的劳动,大家都认可至少有如下收获,适当的劳动与运动功效相当,每天出点汗能有助于身体健康,新陈代谢,排毒的作用都是有的;固定时间到田间地头劳动一番,巡视一番,看着种下的蔬菜发芽、生长,那种成就感还是挺强的;最后一个,当然是能吃上自己种的环保蔬菜了。

今天这些文字是用笔写在稿纸上,再修改的。很久没有这样做了。这次周五下午过来就关掉了网络,现在已经是周日下午,也没觉得特别不适,证明离了网络也还是可以过得很好的。互联网移动端,在我看来,方便的同时,也强烈的改变了接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当然身体也受到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眼睛的戕害,真的伤不起。电视机更是已经尘封很久了。

除了晚饭后,偶尔听见跳广场舞的音乐,几乎不再有别的音乐,广场舞现在成了乡村向城市学习得最好的一个事物。最享受的音乐是各种鸟类的叫声。院子外是几十棵两人高双手相卡的桂花树,以及一些银杏、香樟、枇杷、山茶、红叶石楠等,桫椤树是隔壁家花大价钱从热带地区引进过来的,几乎每棵树上都有鸟窝,让我想象是否鸟类就是这些树木的精灵。春天的鸟是最殷勤的,据说雄鸟是叫得最高声的,个个都有一条如簧之舌,把个清晨叫成求爱趴了。

除了鸟叫外,可能值得一提的带点音乐属性的东西就是风吹过树梢、掀动树叶,那声音也比较和畅柔顺,伴随各种绿叶冠盖的树枝摇摆,也相当好听。

乡村生活最大的缺点就是蚊子比较多,白天还不觉得,晚上就很猖獗,尤其是关了灯,准备安寝的时候,它们就飞出来,吸你的血,让你的睡眠质量大打折扣。现在大家在讨论怎么把蚊子拒之门外,我想什么时候把吸人血的蚊子给扫清了,乡村生活就是最幸福的。

乡居笔记

相关文章

  • 乡居笔记

    昨天正好是谷雨,凌晨下了一场好雨,应该是入春以来最大的一场雨了,打在后面院子的雨棚上发出清脆的声音。一场雨一场日光...

  • 乡居笔记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

  • 乡居笔记

    家里养着一只猫一只狗,猫初买回来时,狗狗还小,每次喂给狗吃的,总被猫抢了去,一年过去了,狗狗长大了,开启了反击模式...

  • 乡居笔记|18 致乡居岁月

    不知不觉中,回乡的日子断断续续已有一年。在这平凡而又不寻常的四季轮回中,我们经历了别样的昼夜交替;感悟到了依然的世...

  • 乡居笔记:回归

    撰文:Mandy图片:Mandy 10月30日,生日的前一天,我签下了这片被百亩荔枝林包围的小院,我的寒舍。 生命...

  • 乡居笔记| 序

    回家,到村子里去 渤海湾畔, 大河息壤; 泰沂余脉, 淄水滋养; 悠悠织阳, 泽被众苍。 这是一个普通的村庄, 这...

  • 乡居笔记| 门前

    家门前, 有个院。 植树、栽花、种种菜。 每天, 喜鹊还有不知名的鸟儿, 在树上歌咏比赛! 春去夏未来, 花已败,...

  • 乡居笔记:锄地种菜

    撰文:Mandy图片:Mandy 在我装整寒舍的代办事件中,我把种菜放在了第一位。 在我对房子还不够熟悉的情况下,...

  • 乡居笔记|7 种瓜

    谚语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今年疫情期间,自春寒料峭的三月开始,我们就开始了庞大的“种植计划”,发誓要让庭院常绿...

  • 乡居笔记|21 叔

    每年和叔的见面,除了过年,就是清明节和阴历十月初一的寒衣节。每年这时,他都要骑着电动三轮车,从现居的村子来到我们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居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opr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