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译意:
孔子说:“总是谈论、赞许那些言语诚实的人。这种善谈的人到底是真君子呢?还是只是伪装庄重的人呢?”
孔子对于那些言行不一致的行为很是不满,他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说话要诚恳,言行要一致。对于夸夸其谈的一类人,他就总是质疑这类人的真诚,是表里一致呢,还是只是表面装的很象样子呢?
他曾经说过看问题不能只看表相,“听其言而观其行”,不能说看他说话时的态度,更要看他的行动,然后才能真正明白一个人。
而现实生活中,常常会看到相反的存在,有的人敦厚老实不爱虚荣,踏实肯干,也不会说好听的话,这样的人什么时候走出来都是堂堂正正的,哪怕没人为他们证言,事实说明一切。而更多的呢,说的情真意切,把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人前永远是一副假面具,你分不清他的笑脸下有没有一点诚意。
“然知人实难。以帝尧之圣,而犹见欺于象恭之共工,况其他乎?”看清一个人实在是很困难的事,以尧的圣明,也依然被貌似恭敬却内心奸诈的共工欺骗,更何况其他人呢?”
人人都有可能看花眼,往往我们注重一些外在的东西,比如言谈举止、外貌仪容,然而人不可貌相,反过来也一样,可能因为长相不好去低估一个人,更可能因美貌蒙蔽了视线,这方面实在是要擦亮双眼的好。
如果说面对真小人与伪君子,我情愿面对真小人,小人起码他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