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讲的是一种神奇而平和的沟通方式,即“非暴力沟通”——专注于谈话双方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起初我认为这是一本鸡汤书,没想到里面充满了各种干货知识点。它使我学会全身心倾听他人,以及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其中的沟通模式足以使我受益一生。
以下是“非暴力沟通”的模式介绍:
1.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批评、指责
(1)观察
我所观察(看、听、回忆、想)到的有助于(或无助于)我的福祉的具体行为:“当我(看、听、想到我看到的/听到的) ……”
(2)感受
对于这些行为,我有什么样的感受(情感而非思想):“我感到……”
(3)需要
什么样的需要或价值(而非偏好或某种具体的行为)导致我那样的感受:“因为我需要/看重……”
(4)请求
清楚地请求(而非命令)那些能丰富我生命的具体行为,“你是否愿意……?”
2.关切地倾听他人,而不解读为批评或指责
(1)观察
你所观察(看、听、回忆、想)到的有助于(或无助于)你的福祉的具体行为:“当你(看、听、想到你看到的/听到的) ……”
(2)感受
对于这些行为,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是情感而非思想):“你感到……吗?”
(3)需要
什么样的需要或价值(而非偏好或某种具体的行为)导致你那样的感受:“因为你需要/看重……”
(4)请求
关切地倾听那些能丰富你生命的具体请求,而不解读为命令:“所以,你想……”
按照这样的沟通模式操作后,我在倾听他人时,并不急着提建议,安慰或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而是不断体会他人的信息和内心的感受,为他人创造充分表达痛苦的条件。
例如:
甲:“我真受不了我自己,我现在变得这么胖!”
乙:“慢跑也许会有帮助。”
乙对甲提建议可能会觉得不太舒服,如果乙用心倾听并给予反馈,他也许会说“你对自己好像有些不耐烦,你很看重健康,是吗?”对方只是希望我们能体会他的处境,留意他的感受。
最后,我简单总结这本书的优点:
1.章节结构清晰:
通篇都围绕“非暴力沟通”的沟通模式展开:前四章阐述“非暴力沟通”含义——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后几章主写实际操作(如何倾听与如何表达)
2.内容设置人性化:
①每个章节最后都有一个小结,总结每章内容,便于读者加深记忆、巩固知识点
②每个章节最后都有一篇案例分析,便于读者实际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沟通方式。
③个别章节设置了通关小练习,便于读者深刻理解“非暴力沟通”的沟通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