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考研2018年看书
《哲学是什么》下

《哲学是什么》下

作者: bcad3d1a4941 | 来源:发表于2017-09-22 22:30 被阅读62次

    《哲学是什么》下

    №1 德性伦理(一)(一)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幸福

    德性伦理是在现当代重新被予以重视的理论,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这一理论体现在他的伦理学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Nicomachean Ethics)中。在这本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的目的无非就是活得“幸福”(happiness),它是一个所有人都在追求的东西,它之所以值得追求是因为它本身就值得追求。这并不是一句废话,而是因为,在很多情况下,我们追求一个东西,其实是为了追求它背后的另一个东西。比如我们找工作,只是为了赚钱,赚钱的目的又是为了买房,买房的目的是为了居住或者结婚,等等。在这样一个接一个的目的背后,做某件事情都只是作为手段来追求其他的东西,而亚里士多德认为,在这一切追求的背后,幸福则是我们所有追求的终极目标。在它之上,没有其它目的。

    (二)幸福即灵魂与德性的匹配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在本质上是“灵魂的合乎德性的活动”,也就是说,所谓幸福,就是灵魂要与德性的要求相匹配。

    他区分了两种德性:理智德性(intellectual virtues)(如哲学智慧、理解力等)和道德德性(moral virtues)(如节制、勇敢、慷慨等)。我们通过别人的教导来获得理智德性;而通过不断的实践来获得道德德性。在伦理学当中,我们更关心的是道德德性,这是一种实践智慧,即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作出正确的选择和活动。

    亚里士多德将德性的本质定义为一种“适度”(中庸),在“过度”与“不及”之间保持一种平衡。

    (三)幸福与德行是值得追求的

    亚里士多德解释说,我们这里所说的幸福始终是属于人类的事情,也就是说,它不是属于神明的。

    德性是相对比较稳定的,它属于理智的范围,理智能帮助我们思考。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思考是人类最接近神明的行为。相对于我们努力获得的荣誉,思考完全是私人的自足行为,它不依赖别人的赐予,它是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园地。

    (四)批判观点

    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学也无可避免地受到批评。

    首先,作为古希腊的贵族阶层,亚里士多德伦理学说打上了他所处阶层的烙印,他的“高贵”德性学说带着鲜明的贵族精英色彩,似乎并不能涵盖最大多数人的生活。

    其次,亚里士多德将德性的标准设置为那些已经具备良好德性的人,这在逻辑上似乎是一个循环论证。什么叫德性?德性是那些高尚的人所具备的品质。什么叫高尚的人?高尚的人是那些具备良好德性品质的人。

    №3 女性主义(一)

    推荐阅读

    结合本节的内容,读完之后我们可以选择阅读以下相关内容:

    叔本华:《论女人》;

    张爱玲:《谈女人》;

    波伏娃:《第二性》;

    电影:《时时刻刻》。

    。女权主义似乎有对“权力”的追求的隐喻;而女性主义是相对于男性而言,更强调性别意识上的区分。

    女性是后天改造的

    是因为从一出生,男权家庭就会自觉将这些女孩按照女人的传统生活方式来培养,把她塑造成一个男权社会乐于接受的样子。相对于男孩,女孩在家庭培养过程中,会花更多的精力在相貌和言行举止的表现方面,以期有一天嫁个好人家;而男孩则会集中培养他的社交、教育等,以期望他某天成为家里的顶梁柱和社会上的体面人物。

    女孩被逐渐培养成这个社会乐于接受的样子——美丽、温柔、端庄、优雅等,也就是说,女孩终于成为了男人想要的那种模式的女人。

    №4 女性主义(二)

    当代女性主义是一场学术的、社会的和政治的运动,它从整体上努力去反抗并试图改变压迫女人的各种制度和态度。这方面的压迫主要是:

    对女性本身的利益缺乏关注,认为女性的德性就是“服从、寡言、忠贞”等;

    将女人限制在家庭的琐事当中,但又否定或低估家庭琐事的价值与意义;

    否认女性的道德主动性,把女人描绘成在道德推理领域中低男人一等的形象;

    偏爱传统社会伴随男性的各种价值,如“独立”、“自律”、“理性”、“勇敢”等,而不太肯定伴随女性的各种价值,如“阴柔”、“怜悯”、“感性”等;

    认为女人天生缺少理性,不讲道理、任性、反复无常,不擅长逻辑思维等。

    传统男权社会给女性造成的伤害是应当加以反思了,在此需要强调的是两性在自由度和社会空间上的平等,而不是矫枉过正地主张一个完全女权的社会。

    这是大自然的法则,也是人类的法则,“尘归尘,土归土”,众生之母创造一切,养育一切,并最终接纳一切。

    №5 当代应用之安乐死

    已阅读

    伦理学是一门关于人的实践的学问,它的一切理论始终是指向实际的行为。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探讨当代的几个重大伦理难题,以及相关的伦理学观点,功利主义、义务论和德性伦理学都可以对这些难题给出相应的说法,这里不给出固定的答案。首先讨论的是安乐死的难题。

    “安乐死”是指:患者的病情在现有的医疗技术和条件下无法治疗,在病人自己或直系亲属同意下,由医生协助,放弃医疗药物注射或直接注射死亡的做法。通俗地说,“安乐死”可以说是经由病人同意并由医生协助的“自杀”行为,或者是在病人失去意识等情况下,由直系亲属同意和医生协助的“他杀”行为。“安乐死”涉及到很多具体的操作问题,比如立法问题,目前在法律上允许安乐死的国家主要在北欧,而在我国,安乐死还没有正式被写进法律,因此是不被允许的。

    №6 当代应用之同性恋/婚姻

    因为西方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基督教,而根据基督教的传统,上帝祝福的是亚当和夏娃这对最早的夫妇,也就是一男一女的婚姻关系。所以,在西方传统价值观当中,一夫一妻是正统的婚姻关系,同性恋是犯“奸淫”大罪,是不被上帝祝福反要受诅咒的。

    (一)反对同性恋的理由

    但是反对同性恋的力量始终存在,这主要来自宗教人士。

    但反对者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那就是艾滋病,这在同性群体中的发病率尤其明显。基于以上理由,你又会如何看待同性恋呢?

    推荐同性恋题材电影

    《霸王别姬》(陈凯歌导演);

    《断背山》《喜宴》(李安导演);

    《春风沉醉的晚上》(娄烨导演)。

    №7 当代应用之堕胎

    一)反对堕胎的理由

    即使是还没出生的胎儿,也应该得到与正常人平等的对待,我们应该尊重生命,不管这条生命是多么幼小和脆弱。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如果一个人连生命也不尊重,那么他对其他事情也不会有多么尊重。

    不管这个尚未出生的幼儿是一个意外、错误或不幸的结果,他的直接关系人都应该承担起养育者的责任,而不是在困难面前撒手不顾,勇于承担责任正是“人之为人”的体现。

    堕胎对于女性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伤害,不仅是身体上的损害,还包括心理上的创伤,甚至在短时间内无法弥补。

    (二)支持堕胎的理由

    但在另一方面,支持堕胎者也有他们的理由。

    对于那些过早怀孕又没有生活能力或者生活极端穷苦的女性,自己尚且没有能力养活自己,何以担起做母亲的重担,去对自己的孩子负责,养活新生的幼儿呢?这些女性也许还要面临继续学习、找工作等重重困难,堕胎可能是一个减轻大包袱的方式。

    我们其实更在意的是生活质量的高低,如果做父母的自己没有能力给予孩子较好的生存条件和环境,倒不如当初就不要让孩子出生,这样还可以免除孩子在世上的痛苦。

    而且有些女性怀孕是意外或不幸(强奸等)的结果,或者孩子的生父已经离开了她,在这种情况下,堕胎也许是比较人性的选择。

    №8 社会与政治哲学

    (二)哲学高于政治

    (一)社会与政治

    人一生下来就是属于社会的人,家庭正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将幸福的等级从低到高分为:享乐—政治—沉思。

    (三)哲学与政治的矛盾及解决

    从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来说,哲学与政治永远存在着一种张力。政治有权力,而哲学的唯一力量在于思想,因此政治可以依靠自身的权力扼杀哲学,而哲学却不会放弃自己追求真理和智慧的本质。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解决的办法:

    政治向哲学靠拢,当权者向哲学家求智慧。因为哲学高于政治,因此由政治走向哲学,这是一个上升的过程。

    或者哲学向政治靠拢,让哲学家来治国。由哲学走向政治,则是一个下降的过程。

    在柏拉图那里,他提出了一个“最好”的办法,那就是让统治者既是政治家又是哲学家,也就是所谓的“哲学王”(见柏拉图《理想国》)。

    №9 古典政治理论——古希腊政治

    (一)君主制

    (二)古希腊政治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理论

    古希腊城邦实行民主制,

    他认为政治其实有一个最终的目的:经过政体上的安排和公民教育,使得城邦的公民都能够成为高尚(高贵)的人。

    判断一个政体的好坏就在于,它是否为城邦的全体人民谋福利。

    №10 古希腊政治——城邦的善

    亚里士多德认为的世上主要有六个不同的政体,它们所需的条件及好坏程度如下:

    在这六种政治形态中,君主制是最理想的,它也有可能是最糟糕的;民主制也许是不够好的,但在现实中却是坏的程度最轻的一种。

    №11 古以色列政治(一)

    (一)犹太人的圣经

    就文化方面来说,最著名的则是他们的《圣经》。我们一般人熟悉的《圣经》分为两部分:《旧约》与《新约》。但这种分类法是晚至约公元2世纪基督教开始形成的事情,犹太人的历史则要早得多。《旧约》里记载的历史是从上帝创造宇宙万物开始的,也就是说,它追溯的历史直到人类的起初,这部分经文实际书写的时代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最晚部分的经文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时间跨度在一千年以上,也就是说,这部《圣经》的内容是陆续流传下来的,最终正典成一部统一的书则是在公元1世纪左右。

    《妥拉》 (Torah / 希伯来文תורה):意思是教导、训诲,基督徒常常称其为律法书,共5卷,普遍称“摩西五经”。

    《先知书》 (Navim / Nevi'im / 希伯来文נביאים):意思是“先知们”,共8卷,分上下两部分,记录了曾教导和带领犹太人的先知事迹。

    《圣卷》(Ketuvim / Kh'tuvim / 希伯来文כתובים):意思是作品集,共11卷,内容主要关于礼拜仪式、诗歌、文学、历史。

    三大教派

    广义上的基督教是我们对信仰耶稣基督的教派的一个总称,实际上它主要分为“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教”。

    1054年,因为一系列的矛盾与纠纷,西部的罗马教会与东部的君士坦丁教会正式分裂,西部教会坚持它的“大公性”,因而称为“公教”(Catholic),东部教会则坚持它的“正统性”,因为称为“正教”(东正教,Orthodoxy)。从此东西方出现两个大的教派。

    到了十六世纪,因为罗马天主教会的腐败等原因,马丁路德、加尔文等人掀起了一场针对天主教的教会改革运动,又从天主教会中分离出来另一支派,即今天我们称的“新教”(Christianity),因为近代新教在中国的广泛影响,所以中国学界在狭义上有时也称新教为基督教,而在广义上说,基督教则包括这三大派别。

    №12 古以色列政治(二)

    (三)士师时代

    希伯来圣经中的经文,一般认为最先的那五卷经书,也就是传统称为“摩西五经”的部分是最早形成的,其中记录的历史也被认为是最早的,大约追溯到公元前14世纪左右。

    (四)君王时代

    在撒母耳之后,以色列开始进入君王时代,第一个君王是扫罗,随后是以色列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大卫,以及大卫的儿子所罗门。所罗门之后,作为统一体的以色列开始正式分裂为南北两国,北国袭称“以色列”,南国则称为“犹大”。公元前722年,北国以色列灭亡于亚述帝国。公元前586年,南国犹大被以色列所灭,从此犹太人开始长达两千年的流亡生涯。

    №13 古以色列政治(?三)

    (五)君主制的弊病

    君主制的弊病:依靠人的统治始终是靠不住的,君主不可避免会因为他的私欲膨胀而奴役他的人民。

    (六)警醒偶像崇拜

    这是一种从神学角度对人性历史的深刻反思。人毕竟是人,在万人之上的君主仍不过是一个人,是人就必然会有人的种种缺点,而不会是无所不能的救世主。

    当我们高举“理性”、“科学”、“民族”等信念,以为它无所不能的时候,其实就站在了类宗教的偶像崇拜的圆圈内。对“人”或人性政治的警醒,正是以色列先知们的谆谆告诫。

    №14 现代政治理论(一)

    “政治是一种必要的恶”是一个相对中肯的界定。

    (一)霍布斯-社会契约论(二)洛克-三权分立

    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政治思想与此类似,他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具有完备无缺的自由和平等,人与人之间充满善意和友爱。但洛克对个人权利的交出是有保留意见的。

    (三)孟德斯鸠-君主立宪制

    孟德斯鸠发展了洛克的政治学说,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论法的精神》这本名著中。他将自然法分为四个主要条件:和平、自保、爱他人、趋向社会生活(合群)。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指的是“立法权”、“行政权”及“司法权”,这成为现代民主国家的理论来源。在这种政体之下,公民享有自由:

    能够做法律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可以说或写一切法律所没有明文禁止说或禁止写的东西;

    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不会被强迫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在这种政体的法律之下,能够使得一个公民不必惧怕另一个公民。

    №15 现代政治理论(二)

    (四)卢梭

    1.卢梭的代表作

    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是近代启蒙运动中非常重要的法国思想家,他既理性又忧郁的文人性格使得他在历史上的影响力非常特殊。他既是哲学家,也写下了不朽的文学名著《忏悔录》,这本《忏悔录》与奥古斯丁的《忏悔录》齐名。

    卢梭在他的成名作《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这本书中,认为人在最开始是一个自然的人,在这种自然状态中,人心中是未加雕饰,未受文明的污染,是质朴无暇的。人类在原始自然状态中,是孤独、和平、自由自在的,只有偶然的社交。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分工的产生,人类逐渐依赖于分工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而这种物质财富的富余则导致了私有制。随着私有制的产生,人与人之间开始变得不再平等,开始出现相互间的倾轧,贫富悬殊,社会纷争。所有私有制是导致人类不平等的根源与基础。2.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首先区分了“公意”和“众意”。“公意”指的是:一个社会的一切人的共同意志,这是社会契约的基础。“众意”指的是:个别人或一部分人的意志。像“少数服从多数”这种原则可以是“众意”,但他首先要成为“公意”才能执行,也就是说,这条原则假如要真正实行:

    首先,必须得到全体人的认可,否则就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

    其次,社会契约指的是,每个人把自己的自由交给一切人,也就是自己以外的所有人,但不是交给某一个人,也不是交给某个政府机构。契约的订立者是在人民之间,而不是人民与政府之间。人民交出的自由也并不是丧失了,而是又从每一个别人那里收回了,因为每一个人都交出了他的自由给所有人。

    最后,所有公民的立法权是唯一的主权,它只受自身的制约,行政权和司法权也不能制约它,而只是公民立法权行使自身权力的工具。在这点上,卢梭反对“三权分立”学说,因为他认为,主权在民,这一权力是不可分割也不可被代表的。。

    卢梭反对君主立宪制而赞同民主共和制。既然主权在民,不可被代表,因而实行的是全民投票制,每一个公民有行使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

    №16 当代应用(一)

    (一)国家安全VS个人权利

    ,重点在于,现代民主国家的法律理念是以限制公权力的滥用为基础的,这种理念预设了每一个当权者都是无赖流氓,需要把权力关进笼子,所以最首要的一个目标就是防止国家暴力对个人的凌虐。

    (二)限制公权力的滥用

    国家是一台统治的机器,运转这台机器的也许是一个人,也许是一个党派或集团。“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庄子·外篇·天地》)

    法律的作用就是避免权力滥用的恶果

    现代民主法律的理念更重视对权力本身的限制,防止出现传统君主制的独断专行,因此将重点放在限制监督那个坐上权力座椅的人。

    №17 当代应用(二)

    (三)全局VS个人

    也许我们看到的情况是:牺牲少部分人,只不过满足了更少部分人的嗜欲。

    №18 当代应用(三)

    №19 艺术哲学

    我们很多人也许会认为,艺术与哲学完全是两码事,艺术是艺术,哲学是哲学,二者互不相干。

    早期的艺术完全是跟生活融于一体的,它陪伴着人们的生与死。

    艺术可以是一种表达记忆的方式,

    百分之百的痛苦。《山海经》神话中说:“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於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陶渊明写诗赞美这位不屈不挠的“刑天”时道:“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说的就是这种与命运顽抗到底的斗士精神。

    №20 古希腊艺术与哲学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神叫西西福斯,他被天神宙斯责罚,负责推一块巨石到山顶,因为石头自身的重力,它重新滚回山脚,西西福斯不得不再次推石头到山顶,然后石头再次滚落,如此循环不已。

    很难找到比古希腊人更悲观的民族了,但古希腊的艺术也是无与伦比的。他们在对人生的无限悲哀和感慨中发现了艺术。,理性与原始的生命冲动结合在古希腊人身上,尼采称之为“阿波罗精神”(理性)和“狄俄尼索斯(酒神)精神”(非理性)。古希腊人既试着去揭示宇宙之谜,也试图分享大地的苦难。

    №21 艺术与哲学之争(一)柏拉图眼中的艺术

    柏拉图在《理想国》的第十卷探讨了诗歌与哲学之间的关系。诗歌是一种艺术,但柏拉图认为,艺术不过是对本质实在的一种模仿,他引导人们相信那些其实是假象的东西,因而诗人是德性败坏的人。在柏拉图构想的这个“理想国”中,诗人是应当被驱逐出去的,因为诗人对于一般大众而言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但这种吸引力是建立在一种错误的有害的激情之上。诗人总是喜欢诉说人生存的苦难与悲哀,总喜欢制造悲剧来赚取观众的眼泪,总是将人生渲染得过于残酷而无意义。

    “诗”与“哲学”之争是一个古老的命题,论争的背后站着的分别是诗人和哲学家。作为哲学家的柏拉图,他的所有作品在我们看来其实都充满着艺术和诗性的特征,无论是从戏剧式的题材或容易打动人的语言看来,柏拉图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艺术家。但柏拉图对艺术家或诗人的评价很低,因为柏拉图认为:

    一方面,哲学依据的是理性,而诗人总是顺从自己的欲望和激情,诗人总想煽动大众的感情。

    另一方面,诗歌否定了人追求智慧这一美好生活的可能性,而在哲学看来,恰恰是追求智慧的生活,才可能超越悲剧所看到的人世的限度,也就是死亡。

    №22 艺术与哲学之

    争(二)亚里士多德认为,在悲剧情节的演绎和渲染中,观众的愤怒、同情、喜悦等各种感情得到了宣泄,释放了内心郁结的诸种压力,有助于灵魂的平复。

    当代哲学家马尔库塞认为,艺术有一种社会功能,也就是保持一种“超越性”,使得一个人免于成为“单向度的人”,在社会现实之外,还保留一个向上的超越维度。

    №23 第八章 宗教

    宗教并没有随着科学的进步而衰退,在世界人口的总数中,仍然有百分之七八十的人口信仰各种不同的宗教。目前世界上的主要宗教包括: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犹太教、印度教、巴哈伊教等,门类繁多,数不胜数。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宗教到底是什么呢?

    作为中国人,我们一般人在生活中很少会想到宗教,对宗教毫无兴趣甚至感到反感,但在一个人面临人生的重大变故或困惑的时候,他可能会想到宗教,阅读宗教方面的书籍、请教宗教方面的“导师”、或者去寺庙里烧香拜佛,等等。

    №24 上帝/神

    首先,宗教的形态是多样的。每一种宗教对神灵的理解是非常不一样的,从宗教教义到宗教礼仪,都是千差万别,这样就不能概而言之,否则就是不准确的。

    其次,宗教信徒的内心世界是非常隐蔽而难以描述的,他对信仰对象的感情和心理活动状态是语言无法形容的。就像我们在敬拜自己的祖先时一样,那时刻的心理状态是极为微妙而难言的,能说出的仅仅是只言片语,无法真实传达那种感受,用宗教学的术语来说,这叫“神秘体验”,它是超乎语言形容之外的,也不是人的理性可以完全把握的。“神秘”不代表“疯狂”,神秘只是难以言传,这是一个人内心的世界。

    而且,宗教的崇拜对象是难以把握的。我们从经验的体会当中并不能了解这个对象的全部真相,也无法从历史考证的角度来推翻这个对象。宗教的历史也是人的历史,在这个历史当中,发生的很多事情都是在人性范围内的,但宗教并不等于历史,也不能完全以历史学的眼光来探究宗教的“真相”。

    就宗教而言,很难说有“真相”可言。我们这些本身处于历史中的人不可能穷尽人类的历史,既然不能穷尽,那么历史始终留下无数的谜团,并不断产生出新的谜团,而有限的人可能在一个谜团解开之前就先行步入历史了。历史学对宗教的零碎研究可以揭示宗教的某段历史,但并不能揭示宗教的全部真相,宗教历史并不代表宗教的本质。宗教另有本质,这个本质在历史之外。历史研究也许可以推翻我们对宗教历史的某些成见,但很难推翻宗教的整个基础,这就是历史研究始终未能完全否定宗教的原因。一个很简单的逻辑是:尚未被证实并不代表它根本不存在。

    明天我们将学习西方哲学史上存在的一些对上帝存在的证明。

    思考与讨论:

    你喜欢哪一种艺术形式?请举例。

    你认为艺术追求的是什么样的品质?艺术家与社会的关系应当是怎样的?说说你的看法。

    就你的亲身体会而言,艺术能抚慰你的感情或心灵吗?说说你的体会。

    一件物品成为艺术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简要说说宗教给你的第一印象。你认为是什么因素让你有这种印象?

    你认为上帝是否存在,若存在,你要用什么办法来证实自己的论断。

    №25 西方哲学家对上帝存在的几种证明

    这里将主要介绍安瑟伦的本体论证明、托马斯·阿奎那的五路证明以及威廉·佩利的设计论证明。因此他提出,信仰只是理解的前提,而基督徒应该由信仰进展到理性。于是他提出了一种对于上帝存在的证明,在哲学史上,它被称为“本体论证明”。这个证明的思路是这样的:

    上帝是一个不能设想出会有比它更完满的东西(上帝是最完满的东西);

    最完满的东西不仅存在于思想中,而且也在实际中存在(否则就不完满了);

    因此,上帝不仅在思想中存在,而且也在实际中存在。

    这个论证的基本思路是:将上帝视为最完满的东西,也同时预设了“完满”的含义,也就是既在思想也在实际中存在,所以上帝作为完满的东西是实际存在的,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思想层面。但安瑟伦的证明仍有他的理据。那就是:概念可以被设想为无限的,而现实事物总是有限的。

    №26 托马斯·阿奎那的五路证明

    托马斯·阿奎那是中世纪最博大精深的神学家,也是哲学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品是号称“天主教百科全书”的《神学大全》(summa theologia)(中文版十七册)。

    (一)五路证明

    第一种:

    A:世界上万物的运动均由他物所推动;

    B:在一切事物之后必有一个最终的存在者,它本身不被推动却推动其他事物;

    C:这个不动的推动者就是上帝。

    第二种:

    A:世上每一事物作为结果,必有一个原因;

    B:在一切“他因”事物的尽头必有一个“自因”的存在者,它的原因就在它本身,同时构成万物存在的“第一原因”;

    C:这个第一原因就是上帝。

    第三种:

    A:世上一切个别存在物都是偶然的和可能的;

    B:它必须以某种绝对必然的存在者为其终极的根据;

    C:这个绝对必然的存在者就是上帝。

    第四种:

    A:世上的事物都有程度不同的完善性;

    B:有缺陷的完善性必定以最完善的东西为其判定标准和原因;

    C:这个至善的存在者就是上帝。

    第五种:

    A:许多非生物都在完成一个目的,这个目的必定外在于这些非生物;

    B:为这些非生物制定目的并使整个世界具有一种合目的性的,必是一最高的智慧;

    C:这个最高智慧就是上帝。

    托马斯·阿奎那的这五路证明在哲学史上极其著名。阿奎那想要找到一条沟通“理性”与“信仰”之间隔阂的道路,既不是让理性否定信仰,也不是让信仰排斥理性,而是实现理性与信仰的结合,以理性来说明信仰,并让信仰照亮理性。所以后人将阿奎那列为“史上最伟大的神学家之一”,他既不是一个盲目的唯信仰主义者,也不是一个偏执的理性主义者,而是做一个二者之间的沟通者。

    (二)反驳五路证明

    但阿奎那的五路证明也不免有人批评。批评者认为,阿奎那的五路证明预设了一个先验的原则:由结果上溯原因不是无穷倒退的,它必须终止于一点,这个点就是上帝,上帝是因果链条中的最终端。

    №27 设计论证明

    设计论证明的主要代表是英国牧师威廉·佩利。!设计论证明的破绽是非常明显的:

    首先,钟表匠毕竟不是原材料的创造者,他只是材料的加工和组织者,但基督教中的上帝不仅是一个加工者,而且还从无生有,创造了宇宙的所有事物,钟表匠跟上帝显然是没有可比性的。

    其次,设计论将宇宙完全视为一个完美的、秩序井然的合理世界,但这不符合我们所有人对现实世界的看法,我们看到的宇宙或自然并不总是如此美好的,它也可以是一个破碎的、混乱的、不和谐的世界,这样一个世界并不一定是钟表匠创造的结果。将这个世界看成是完美和谐的世界,只不过是人的一种想象。

    №28 宗教与多元文化

    宗教具备的主要特征

    首先,宗教必定有一个或多个信奉的对象,比如耶稣、真主、佛之类。

    其次,宗教必有一部或多部具有神圣性的经典,如《圣经》、《古兰经》或其它等。

    第三、宗教必有一个相对团结一致的组织团体,也就是教会或称信徒群体。

    第四,宗教必有一套较为固定的崇拜仪式或制度(礼拜、节日等),通过这种崇拜仪式,可以加强信徒对信仰对象的虔诚以及信徒之间内部的凝聚力。这几点是宗教具备的主要特征。

    №29 如何应对多元化

    (一)排他主义

    顾名思义,排他主义是一种比较激进的立场:

    排他主义将自己信奉的宗教视为世上最完美崇高的真理,而主张这种宗教的优越性。

    排他主义不认为其它宗教也蕴含着某种真理,即使有,也只是一部分真理,而自己信奉的则是完全的真理。

    排他主义对于其它宗教或文化的态度是“代替”式的,主张用自己信奉的这种宗教来改造代替其它宗教。

    排他主义对于自己宗教内部有种高度的认同,而对其它宗教则是高度的不赞同,也不太愿意采用宗教对话的方式来缩小文化差异造成的隔阂。

    (二)兼容主义

    在本质上,兼容主义仍然坚持本身作为真理载体的优先性和绝对性,所以兼容主义表面上相对宽容,而在实质上仍然是排他的。

    (三)多元主义多元主义认为,每一种宗教其实都分有真理,而没有哪一种宗教可以完全掌握真理,在这种掌握真理的程度上,不同宗教之间是完全平等的。《哲学是什么》下

    №1 德性伦理(一)(一)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幸福

    德性伦理是在现当代重新被予以重视的理论,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这一理论体现在他的伦理学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Nicomachean Ethics)中。在这本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的目的无非就是活得“幸福”(happiness),它是一个所有人都在追求的东西,它之所以值得追求是因为它本身就值得追求。这并不是一句废话,而是因为,在很多情况下,我们追求一个东西,其实是为了追求它背后的另一个东西。比如我们找工作,只是为了赚钱,赚钱的目的又是为了买房,买房的目的是为了居住或者结婚,等等。在这样一个接一个的目的背后,做某件事情都只是作为手段来追求其他的东西,而亚里士多德认为,在这一切追求的背后,幸福则是我们所有追求的终极目标。在它之上,没有其它目的。

    (二)幸福即灵魂与德性的匹配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在本质上是“灵魂的合乎德性的活动”,也就是说,所谓幸福,就是灵魂要与德性的要求相匹配。

    他区分了两种德性:理智德性(intellectual virtues)(如哲学智慧、理解力等)和道德德性(moral virtues)(如节制、勇敢、慷慨等)。我们通过别人的教导来获得理智德性;而通过不断的实践来获得道德德性。在伦理学当中,我们更关心的是道德德性,这是一种实践智慧,即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作出正确的选择和活动。

    亚里士多德将德性的本质定义为一种“适度”(中庸),在“过度”与“不及”之间保持一种平衡。

    (三)幸福与德行是值得追求的

    亚里士多德解释说,我们这里所说的幸福始终是属于人类的事情,也就是说,它不是属于神明的。

    德性是相对比较稳定的,它属于理智的范围,理智能帮助我们思考。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思考是人类最接近神明的行为。相对于我们努力获得的荣誉,思考完全是私人的自足行为,它不依赖别人的赐予,它是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园地。

    (四)批判观点

    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学也无可避免地受到批评。

    首先,作为古希腊的贵族阶层,亚里士多德伦理学说打上了他所处阶层的烙印,他的“高贵”德性学说带着鲜明的贵族精英色彩,似乎并不能涵盖最大多数人的生活。

    其次,亚里士多德将德性的标准设置为那些已经具备良好德性的人,这在逻辑上似乎是一个循环论证。什么叫德性?德性是那些高尚的人所具备的品质。什么叫高尚的人?高尚的人是那些具备良好德性品质的人。

    №3 女性主义(一)

    推荐阅读

    结合本节的内容,读完之后我们可以选择阅读以下相关内容:

    叔本华:《论女人》;

    张爱玲:《谈女人》;

    波伏娃:《第二性》;

    电影:《时时刻刻》。

    。女权主义似乎有对“权力”的追求的隐喻;而女性主义是相对于男性而言,更强调性别意识上的区分。

    女性是后天改造的

    是因为从一出生,男权家庭就会自觉将这些女孩按照女人的传统生活方式来培养,把她塑造成一个男权社会乐于接受的样子。相对于男孩,女孩在家庭培养过程中,会花更多的精力在相貌和言行举止的表现方面,以期有一天嫁个好人家;而男孩则会集中培养他的社交、教育等,以期望他某天成为家里的顶梁柱和社会上的体面人物。

    女孩被逐渐培养成这个社会乐于接受的样子——美丽、温柔、端庄、优雅等,也就是说,女孩终于成为了男人想要的那种模式的女人。

    №4 女性主义(二)

    当代女性主义是一场学术的、社会的和政治的运动,它从整体上努力去反抗并试图改变压迫女人的各种制度和态度。这方面的压迫主要是:

    对女性本身的利益缺乏关注,认为女性的德性就是“服从、寡言、忠贞”等;

    将女人限制在家庭的琐事当中,但又否定或低估家庭琐事的价值与意义;

    否认女性的道德主动性,把女人描绘成在道德推理领域中低男人一等的形象;

    偏爱传统社会伴随男性的各种价值,如“独立”、“自律”、“理性”、“勇敢”等,而不太肯定伴随女性的各种价值,如“阴柔”、“怜悯”、“感性”等;

    认为女人天生缺少理性,不讲道理、任性、反复无常,不擅长逻辑思维等。

    传统男权社会给女性造成的伤害是应当加以反思了,在此需要强调的是两性在自由度和社会空间上的平等,而不是矫枉过正地主张一个完全女权的社会。

    这是大自然的法则,也是人类的法则,“尘归尘,土归土”,众生之母创造一切,养育一切,并最终接纳一切。

    №5 当代应用之安乐死

    已阅读

    伦理学是一门关于人的实践的学问,它的一切理论始终是指向实际的行为。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探讨当代的几个重大伦理难题,以及相关的伦理学观点,功利主义、义务论和德性伦理学都可以对这些难题给出相应的说法,这里不给出固定的答案。首先讨论的是安乐死的难题。

    “安乐死”是指:患者的病情在现有的医疗技术和条件下无法治疗,在病人自己或直系亲属同意下,由医生协助,放弃医疗药物注射或直接注射死亡的做法。通俗地说,“安乐死”可以说是经由病人同意并由医生协助的“自杀”行为,或者是在病人失去意识等情况下,由直系亲属同意和医生协助的“他杀”行为。“安乐死”涉及到很多具体的操作问题,比如立法问题,目前在法律上允许安乐死的国家主要在北欧,而在我国,安乐死还没有正式被写进法律,因此是不被允许的。

    №6 当代应用之同性恋/婚姻

    因为西方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基督教,而根据基督教的传统,上帝祝福的是亚当和夏娃这对最早的夫妇,也就是一男一女的婚姻关系。所以,在西方传统价值观当中,一夫一妻是正统的婚姻关系,同性恋是犯“奸淫”大罪,是不被上帝祝福反要受诅咒的。

    (一)反对同性恋的理由

    但是反对同性恋的力量始终存在,这主要来自宗教人士。

    但反对者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那就是艾滋病,这在同性群体中的发病率尤其明显。基于以上理由,你又会如何看待同性恋呢?

    推荐同性恋题材电影

    《霸王别姬》(陈凯歌导演);

    《断背山》《喜宴》(李安导演);

    《春风沉醉的晚上》(娄烨导演)。

    №7 当代应用之堕胎

    一)反对堕胎的理由

    即使是还没出生的胎儿,也应该得到与正常人平等的对待,我们应该尊重生命,不管这条生命是多么幼小和脆弱。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如果一个人连生命也不尊重,那么他对其他事情也不会有多么尊重。

    不管这个尚未出生的幼儿是一个意外、错误或不幸的结果,他的直接关系人都应该承担起养育者的责任,而不是在困难面前撒手不顾,勇于承担责任正是“人之为人”的体现。

    堕胎对于女性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伤害,不仅是身体上的损害,还包括心理上的创伤,甚至在短时间内无法弥补。

    (二)支持堕胎的理由

    但在另一方面,支持堕胎者也有他们的理由。

    对于那些过早怀孕又没有生活能力或者生活极端穷苦的女性,自己尚且没有能力养活自己,何以担起做母亲的重担,去对自己的孩子负责,养活新生的幼儿呢?这些女性也许还要面临继续学习、找工作等重重困难,堕胎可能是一个减轻大包袱的方式。

    我们其实更在意的是生活质量的高低,如果做父母的自己没有能力给予孩子较好的生存条件和环境,倒不如当初就不要让孩子出生,这样还可以免除孩子在世上的痛苦。

    而且有些女性怀孕是意外或不幸(强奸等)的结果,或者孩子的生父已经离开了她,在这种情况下,堕胎也许是比较人性的选择。

    №8 社会与政治哲学

    (二)哲学高于政治

    (一)社会与政治

    人一生下来就是属于社会的人,家庭正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将幸福的等级从低到高分为:享乐—政治—沉思。

    (三)哲学与政治的矛盾及解决

    从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来说,哲学与政治永远存在着一种张力。政治有权力,而哲学的唯一力量在于思想,因此政治可以依靠自身的权力扼杀哲学,而哲学却不会放弃自己追求真理和智慧的本质。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解决的办法:

    政治向哲学靠拢,当权者向哲学家求智慧。因为哲学高于政治,因此由政治走向哲学,这是一个上升的过程。

    或者哲学向政治靠拢,让哲学家来治国。由哲学走向政治,则是一个下降的过程。

    在柏拉图那里,他提出了一个“最好”的办法,那就是让统治者既是政治家又是哲学家,也就是所谓的“哲学王”(见柏拉图《理想国》)。

    №9 古典政治理论——古希腊政治

    (一)君主制

    (二)古希腊政治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理论

    古希腊城邦实行民主制,

    他认为政治其实有一个最终的目的:经过政体上的安排和公民教育,使得城邦的公民都能够成为高尚(高贵)的人。

    判断一个政体的好坏就在于,它是否为城邦的全体人民谋福利。

    №10 古希腊政治——城邦的善

    亚里士多德认为的世上主要有六个不同的政体,它们所需的条件及好坏程度如下:

    在这六种政治形态中,君主制是最理想的,它也有可能是最糟糕的;民主制也许是不够好的,但在现实中却是坏的程度最轻的一种。

    №11 古以色列政治(一)

    (一)犹太人的圣经

    就文化方面来说,最著名的则是他们的《圣经》。我们一般人熟悉的《圣经》分为两部分:《旧约》与《新约》。但这种分类法是晚至约公元2世纪基督教开始形成的事情,犹太人的历史则要早得多。《旧约》里记载的历史是从上帝创造宇宙万物开始的,也就是说,它追溯的历史直到人类的起初,这部分经文实际书写的时代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最晚部分的经文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时间跨度在一千年以上,也就是说,这部《圣经》的内容是陆续流传下来的,最终正典成一部统一的书则是在公元1世纪左右。

    《妥拉》 (Torah / 希伯来文תורה):意思是教导、训诲,基督徒常常称其为律法书,共5卷,普遍称“摩西五经”。

    《先知书》 (Navim / Nevi'im / 希伯来文נביאים):意思是“先知们”,共8卷,分上下两部分,记录了曾教导和带领犹太人的先知事迹。

    《圣卷》(Ketuvim / Kh'tuvim / 希伯来文כתובים):意思是作品集,共11卷,内容主要关于礼拜仪式、诗歌、文学、历史。

    三大教派

    广义上的基督教是我们对信仰耶稣基督的教派的一个总称,实际上它主要分为“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教”。

    1054年,因为一系列的矛盾与纠纷,西部的罗马教会与东部的君士坦丁教会正式分裂,西部教会坚持它的“大公性”,因而称为“公教”(Catholic),东部教会则坚持它的“正统性”,因为称为“正教”(东正教,Orthodoxy)。从此东西方出现两个大的教派。

    到了十六世纪,因为罗马天主教会的腐败等原因,马丁路德、加尔文等人掀起了一场针对天主教的教会改革运动,又从天主教会中分离出来另一支派,即今天我们称的“新教”(Christianity),因为近代新教在中国的广泛影响,所以中国学界在狭义上有时也称新教为基督教,而在广义上说,基督教则包括这三大派别。

    №12 古以色列政治(二)

    (三)士师时代

    希伯来圣经中的经文,一般认为最先的那五卷经书,也就是传统称为“摩西五经”的部分是最早形成的,其中记录的历史也被认为是最早的,大约追溯到公元前14世纪左右。

    (四)君王时代

    在撒母耳之后,以色列开始进入君王时代,第一个君王是扫罗,随后是以色列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大卫,以及大卫的儿子所罗门。所罗门之后,作为统一体的以色列开始正式分裂为南北两国,北国袭称“以色列”,南国则称为“犹大”。公元前722年,北国以色列灭亡于亚述帝国。公元前586年,南国犹大被以色列所灭,从此犹太人开始长达两千年的流亡生涯。

    №13 古以色列政治(?三)

    (五)君主制的弊病

    君主制的弊病:依靠人的统治始终是靠不住的,君主不可避免会因为他的私欲膨胀而奴役他的人民。

    (六)警醒偶像崇拜

    这是一种从神学角度对人性历史的深刻反思。人毕竟是人,在万人之上的君主仍不过是一个人,是人就必然会有人的种种缺点,而不会是无所不能的救世主。

    当我们高举“理性”、“科学”、“民族”等信念,以为它无所不能的时候,其实就站在了类宗教的偶像崇拜的圆圈内。对“人”或人性政治的警醒,正是以色列先知们的谆谆告诫。

    №14 现代政治理论(一)

    “政治是一种必要的恶”是一个相对中肯的界定。

    (一)霍布斯-社会契约论(二)洛克-三权分立

    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政治思想与此类似,他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具有完备无缺的自由和平等,人与人之间充满善意和友爱。但洛克对个人权利的交出是有保留意见的。

    (三)孟德斯鸠-君主立宪制

    孟德斯鸠发展了洛克的政治学说,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论法的精神》这本名著中。他将自然法分为四个主要条件:和平、自保、爱他人、趋向社会生活(合群)。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指的是“立法权”、“行政权”及“司法权”,这成为现代民主国家的理论来源。在这种政体之下,公民享有自由:

    能够做法律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可以说或写一切法律所没有明文禁止说或禁止写的东西;

    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不会被强迫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在这种政体的法律之下,能够使得一个公民不必惧怕另一个公民。

    №15 现代政治理论(二)

    (四)卢梭

    1.卢梭的代表作

    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是近代启蒙运动中非常重要的法国思想家,他既理性又忧郁的文人性格使得他在历史上的影响力非常特殊。他既是哲学家,也写下了不朽的文学名著《忏悔录》,这本《忏悔录》与奥古斯丁的《忏悔录》齐名。

    卢梭在他的成名作《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这本书中,认为人在最开始是一个自然的人,在这种自然状态中,人心中是未加雕饰,未受文明的污染,是质朴无暇的。人类在原始自然状态中,是孤独、和平、自由自在的,只有偶然的社交。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分工的产生,人类逐渐依赖于分工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而这种物质财富的富余则导致了私有制。随着私有制的产生,人与人之间开始变得不再平等,开始出现相互间的倾轧,贫富悬殊,社会纷争。所有私有制是导致人类不平等的根源与基础。2.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首先区分了“公意”和“众意”。“公意”指的是:一个社会的一切人的共同意志,这是社会契约的基础。“众意”指的是:个别人或一部分人的意志。像“少数服从多数”这种原则可以是“众意”,但他首先要成为“公意”才能执行,也就是说,这条原则假如要真正实行:

    首先,必须得到全体人的认可,否则就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

    其次,社会契约指的是,每个人把自己的自由交给一切人,也就是自己以外的所有人,但不是交给某一个人,也不是交给某个政府机构。契约的订立者是在人民之间,而不是人民与政府之间。人民交出的自由也并不是丧失了,而是又从每一个别人那里收回了,因为每一个人都交出了他的自由给所有人。

    最后,所有公民的立法权是唯一的主权,它只受自身的制约,行政权和司法权也不能制约它,而只是公民立法权行使自身权力的工具。在这点上,卢梭反对“三权分立”学说,因为他认为,主权在民,这一权力是不可分割也不可被代表的。。

    卢梭反对君主立宪制而赞同民主共和制。既然主权在民,不可被代表,因而实行的是全民投票制,每一个公民有行使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

    №16 当代应用(一)

    (一)国家安全VS个人权利

    ,重点在于,现代民主国家的法律理念是以限制公权力的滥用为基础的,这种理念预设了每一个当权者都是无赖流氓,需要把权力关进笼子,所以最首要的一个目标就是防止国家暴力对个人的凌虐。

    (二)限制公权力的滥用

    国家是一台统治的机器,运转这台机器的也许是一个人,也许是一个党派或集团。“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庄子·外篇·天地》)

    法律的作用就是避免权力滥用的恶果

    现代民主法律的理念更重视对权力本身的限制,防止出现传统君主制的独断专行,因此将重点放在限制监督那个坐上权力座椅的人。

    №17 当代应用(二)

    (三)全局VS个人

    也许我们看到的情况是:牺牲少部分人,只不过满足了更少部分人的嗜欲。

    №18 当代应用(三)

    №19 艺术哲学

    我们很多人也许会认为,艺术与哲学完全是两码事,艺术是艺术,哲学是哲学,二者互不相干。

    早期的艺术完全是跟生活融于一体的,它陪伴着人们的生与死。

    艺术可以是一种表达记忆的方式,

    百分之百的痛苦。《山海经》神话中说:“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於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陶渊明写诗赞美这位不屈不挠的“刑天”时道:“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说的就是这种与命运顽抗到底的斗士精神。

    №20 古希腊艺术与哲学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神叫西西福斯,他被天神宙斯责罚,负责推一块巨石到山顶,因为石头自身的重力,它重新滚回山脚,西西福斯不得不再次推石头到山顶,然后石头再次滚落,如此循环不已。

    很难找到比古希腊人更悲观的民族了,但古希腊的艺术也是无与伦比的。他们在对人生的无限悲哀和感慨中发现了艺术。,理性与原始的生命冲动结合在古希腊人身上,尼采称之为“阿波罗精神”(理性)和“狄俄尼索斯(酒神)精神”(非理性)。古希腊人既试着去揭示宇宙之谜,也试图分享大地的苦难。

    №21 艺术与哲学之争(一)柏拉图眼中的艺术

    柏拉图在《理想国》的第十卷探讨了诗歌与哲学之间的关系。诗歌是一种艺术,但柏拉图认为,艺术不过是对本质实在的一种模仿,他引导人们相信那些其实是假象的东西,因而诗人是德性败坏的人。在柏拉图构想的这个“理想国”中,诗人是应当被驱逐出去的,因为诗人对于一般大众而言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但这种吸引力是建立在一种错误的有害的激情之上。诗人总是喜欢诉说人生存的苦难与悲哀,总喜欢制造悲剧来赚取观众的眼泪,总是将人生渲染得过于残酷而无意义。

    “诗”与“哲学”之争是一个古老的命题,论争的背后站着的分别是诗人和哲学家。作为哲学家的柏拉图,他的所有作品在我们看来其实都充满着艺术和诗性的特征,无论是从戏剧式的题材或容易打动人的语言看来,柏拉图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艺术家。但柏拉图对艺术家或诗人的评价很低,因为柏拉图认为:

    一方面,哲学依据的是理性,而诗人总是顺从自己的欲望和激情,诗人总想煽动大众的感情。

    另一方面,诗歌否定了人追求智慧这一美好生活的可能性,而在哲学看来,恰恰是追求智慧的生活,才可能超越悲剧所看到的人世的限度,也就是死亡。

    №22 艺术与哲学之

    争(二)亚里士多德认为,在悲剧情节的演绎和渲染中,观众的愤怒、同情、喜悦等各种感情得到了宣泄,释放了内心郁结的诸种压力,有助于灵魂的平复。

    当代哲学家马尔库塞认为,艺术有一种社会功能,也就是保持一种“超越性”,使得一个人免于成为“单向度的人”,在社会现实之外,还保留一个向上的超越维度。

    №23 第八章 宗教

    宗教并没有随着科学的进步而衰退,在世界人口的总数中,仍然有百分之七八十的人口信仰各种不同的宗教。目前世界上的主要宗教包括: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犹太教、印度教、巴哈伊教等,门类繁多,数不胜数。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宗教到底是什么呢?

    作为中国人,我们一般人在生活中很少会想到宗教,对宗教毫无兴趣甚至感到反感,但在一个人面临人生的重大变故或困惑的时候,他可能会想到宗教,阅读宗教方面的书籍、请教宗教方面的“导师”、或者去寺庙里烧香拜佛,等等。

    №24 上帝/神

    首先,宗教的形态是多样的。每一种宗教对神灵的理解是非常不一样的,从宗教教义到宗教礼仪,都是千差万别,这样就不能概而言之,否则就是不准确的。

    其次,宗教信徒的内心世界是非常隐蔽而难以描述的,他对信仰对象的感情和心理活动状态是语言无法形容的。就像我们在敬拜自己的祖先时一样,那时刻的心理状态是极为微妙而难言的,能说出的仅仅是只言片语,无法真实传达那种感受,用宗教学的术语来说,这叫“神秘体验”,它是超乎语言形容之外的,也不是人的理性可以完全把握的。“神秘”不代表“疯狂”,神秘只是难以言传,这是一个人内心的世界。

    而且,宗教的崇拜对象是难以把握的。我们从经验的体会当中并不能了解这个对象的全部真相,也无法从历史考证的角度来推翻这个对象。宗教的历史也是人的历史,在这个历史当中,发生的很多事情都是在人性范围内的,但宗教并不等于历史,也不能完全以历史学的眼光来探究宗教的“真相”。

    就宗教而言,很难说有“真相”可言。我们这些本身处于历史中的人不可能穷尽人类的历史,既然不能穷尽,那么历史始终留下无数的谜团,并不断产生出新的谜团,而有限的人可能在一个谜团解开之前就先行步入历史了。历史学对宗教的零碎研究可以揭示宗教的某段历史,但并不能揭示宗教的全部真相,宗教历史并不代表宗教的本质。宗教另有本质,这个本质在历史之外。历史研究也许可以推翻我们对宗教历史的某些成见,但很难推翻宗教的整个基础,这就是历史研究始终未能完全否定宗教的原因。一个很简单的逻辑是:尚未被证实并不代表它根本不存在。

    明天我们将学习西方哲学史上存在的一些对上帝存在的证明。

    思考与讨论:

    你喜欢哪一种艺术形式?请举例。

    你认为艺术追求的是什么样的品质?艺术家与社会的关系应当是怎样的?说说你的看法。

    就你的亲身体会而言,艺术能抚慰你的感情或心灵吗?说说你的体会。

    一件物品成为艺术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简要说说宗教给你的第一印象。你认为是什么因素让你有这种印象?

    你认为上帝是否存在,若存在,你要用什么办法来证实自己的论断。

    №25 西方哲学家对上帝存在的几种证明

    这里将主要介绍安瑟伦的本体论证明、托马斯·阿奎那的五路证明以及威廉·佩利的设计论证明。因此他提出,信仰只是理解的前提,而基督徒应该由信仰进展到理性。于是他提出了一种对于上帝存在的证明,在哲学史上,它被称为“本体论证明”。这个证明的思路是这样的:

    上帝是一个不能设想出会有比它更完满的东西(上帝是最完满的东西);

    最完满的东西不仅存在于思想中,而且也在实际中存在(否则就不完满了);

    因此,上帝不仅在思想中存在,而且也在实际中存在。

    这个论证的基本思路是:将上帝视为最完满的东西,也同时预设了“完满”的含义,也就是既在思想也在实际中存在,所以上帝作为完满的东西是实际存在的,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思想层面。但安瑟伦的证明仍有他的理据。那就是:概念可以被设想为无限的,而现实事物总是有限的。

    №26 托马斯·阿奎那的五路证明

    托马斯·阿奎那是中世纪最博大精深的神学家,也是哲学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品是号称“天主教百科全书”的《神学大全》(summa theologia)(中文版十七册)。

    (一)五路证明

    第一种:

    A:世界上万物的运动均由他物所推动;

    B:在一切事物之后必有一个最终的存在者,它本身不被推动却推动其他事物;

    C:这个不动的推动者就是上帝。

    第二种:

    A:世上每一事物作为结果,必有一个原因;

    B:在一切“他因”事物的尽头必有一个“自因”的存在者,它的原因就在它本身,同时构成万物存在的“第一原因”;

    C:这个第一原因就是上帝。

    第三种:

    A:世上一切个别存在物都是偶然的和可能的;

    B:它必须以某种绝对必然的存在者为其终极的根据;

    C:这个绝对必然的存在者就是上帝。

    第四种:

    A:世上的事物都有程度不同的完善性;

    B:有缺陷的完善性必定以最完善的东西为其判定标准和原因;

    C:这个至善的存在者就是上帝。

    第五种:

    A:许多非生物都在完成一个目的,这个目的必定外在于这些非生物;

    B:为这些非生物制定目的并使整个世界具有一种合目的性的,必是一最高的智慧;

    C:这个最高智慧就是上帝。

    托马斯·阿奎那的这五路证明在哲学史上极其著名。阿奎那想要找到一条沟通“理性”与“信仰”之间隔阂的道路,既不是让理性否定信仰,也不是让信仰排斥理性,而是实现理性与信仰的结合,以理性来说明信仰,并让信仰照亮理性。所以后人将阿奎那列为“史上最伟大的神学家之一”,他既不是一个盲目的唯信仰主义者,也不是一个偏执的理性主义者,而是做一个二者之间的沟通者。

    (二)反驳五路证明

    但阿奎那的五路证明也不免有人批评。批评者认为,阿奎那的五路证明预设了一个先验的原则:由结果上溯原因不是无穷倒退的,它必须终止于一点,这个点就是上帝,上帝是因果链条中的最终端。

    №27 设计论证明

    设计论证明的主要代表是英国牧师威廉·佩利。!设计论证明的破绽是非常明显的:

    首先,钟表匠毕竟不是原材料的创造者,他只是材料的加工和组织者,但基督教中的上帝不仅是一个加工者,而且还从无生有,创造了宇宙的所有事物,钟表匠跟上帝显然是没有可比性的。

    其次,设计论将宇宙完全视为一个完美的、秩序井然的合理世界,但这不符合我们所有人对现实世界的看法,我们看到的宇宙或自然并不总是如此美好的,它也可以是一个破碎的、混乱的、不和谐的世界,这样一个世界并不一定是钟表匠创造的结果。将这个世界看成是完美和谐的世界,只不过是人的一种想象。

    №28 宗教与多元文化

    宗教具备的主要特征

    首先,宗教必定有一个或多个信奉的对象,比如耶稣、真主、佛之类。

    其次,宗教必有一部或多部具有神圣性的经典,如《圣经》、《古兰经》或其它等。

    第三、宗教必有一个相对团结一致的组织团体,也就是教会或称信徒群体。

    第四,宗教必有一套较为固定的崇拜仪式或制度(礼拜、节日等),通过这种崇拜仪式,可以加强信徒对信仰对象的虔诚以及信徒之间内部的凝聚力。这几点是宗教具备的主要特征。

    №29 如何应对多元化

    (一)排他主义

    顾名思义,排他主义是一种比较激进的立场:

    排他主义将自己信奉的宗教视为世上最完美崇高的真理,而主张这种宗教的优越性。

    排他主义不认为其它宗教也蕴含着某种真理,即使有,也只是一部分真理,而自己信奉的则是完全的真理。

    排他主义对于其它宗教或文化的态度是“代替”式的,主张用自己信奉的这种宗教来改造代替其它宗教。

    排他主义对于自己宗教内部有种高度的认同,而对其它宗教则是高度的不赞同,也不太愿意采用宗教对话的方式来缩小文化差异造成的隔阂。

    (二)兼容主义

    在本质上,兼容主义仍然坚持本身作为真理载体的优先性和绝对性,所以兼容主义表面上相对宽容,而在实质上仍然是排他的。

    (三)多元主义多元主义认为,每一种宗教其实都分有真理,而没有哪一种宗教可以完全掌握真理,在这种掌握真理的程度上,不同宗教之间是完全平等的。《哲学是什么》下

    №1 德性伦理(一)(一)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幸福

    德性伦理是在现当代重新被予以重视的理论,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这一理论体现在他的伦理学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Nicomachean Ethics)中。在这本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的目的无非就是活得“幸福”(happiness),它是一个所有人都在追求的东西,它之所以值得追求是因为它本身就值得追求。这并不是一句废话,而是因为,在很多情况下,我们追求一个东西,其实是为了追求它背后的另一个东西。比如我们找工作,只是为了赚钱,赚钱的目的又是为了买房,买房的目的是为了居住或者结婚,等等。在这样一个接一个的目的背后,做某件事情都只是作为手段来追求其他的东西,而亚里士多德认为,在这一切追求的背后,幸福则是我们所有追求的终极目标。在它之上,没有其它目的。

    (二)幸福即灵魂与德性的匹配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在本质上是“灵魂的合乎德性的活动”,也就是说,所谓幸福,就是灵魂要与德性的要求相匹配。

    他区分了两种德性:理智德性(intellectual virtues)(如哲学智慧、理解力等)和道德德性(moral virtues)(如节制、勇敢、慷慨等)。我们通过别人的教导来获得理智德性;而通过不断的实践来获得道德德性。在伦理学当中,我们更关心的是道德德性,这是一种实践智慧,即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作出正确的选择和活动。

    亚里士多德将德性的本质定义为一种“适度”(中庸),在“过度”与“不及”之间保持一种平衡。

    (三)幸福与德行是值得追求的

    亚里士多德解释说,我们这里所说的幸福始终是属于人类的事情,也就是说,它不是属于神明的。

    德性是相对比较稳定的,它属于理智的范围,理智能帮助我们思考。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思考是人类最接近神明的行为。相对于我们努力获得的荣誉,思考完全是私人的自足行为,它不依赖别人的赐予,它是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园地。

    (四)批判观点

    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学也无可避免地受到批评。

    首先,作为古希腊的贵族阶层,亚里士多德伦理学说打上了他所处阶层的烙印,他的“高贵”德性学说带着鲜明的贵族精英色彩,似乎并不能涵盖最大多数人的生活。

    其次,亚里士多德将德性的标准设置为那些已经具备良好德性的人,这在逻辑上似乎是一个循环论证。什么叫德性?德性是那些高尚的人所具备的品质。什么叫高尚的人?高尚的人是那些具备良好德性品质的人。

    №3 女性主义(一)

    推荐阅读

    结合本节的内容,读完之后我们可以选择阅读以下相关内容:

    叔本华:《论女人》;

    张爱玲:《谈女人》;

    波伏娃:《第二性》;

    电影:《时时刻刻》。

    。女权主义似乎有对“权力”的追求的隐喻;而女性主义是相对于男性而言,更强调性别意识上的区分。

    女性是后天改造的

    是因为从一出生,男权家庭就会自觉将这些女孩按照女人的传统生活方式来培养,把她塑造成一个男权社会乐于接受的样子。相对于男孩,女孩在家庭培养过程中,会花更多的精力在相貌和言行举止的表现方面,以期有一天嫁个好人家;而男孩则会集中培养他的社交、教育等,以期望他某天成为家里的顶梁柱和社会上的体面人物。

    女孩被逐渐培养成这个社会乐于接受的样子——美丽、温柔、端庄、优雅等,也就是说,女孩终于成为了男人想要的那种模式的女人。

    №4 女性主义(二)

    当代女性主义是一场学术的、社会的和政治的运动,它从整体上努力去反抗并试图改变压迫女人的各种制度和态度。这方面的压迫主要是:

    对女性本身的利益缺乏关注,认为女性的德性就是“服从、寡言、忠贞”等;

    将女人限制在家庭的琐事当中,但又否定或低估家庭琐事的价值与意义;

    否认女性的道德主动性,把女人描绘成在道德推理领域中低男人一等的形象;

    偏爱传统社会伴随男性的各种价值,如“独立”、“自律”、“理性”、“勇敢”等,而不太肯定伴随女性的各种价值,如“阴柔”、“怜悯”、“感性”等;

    认为女人天生缺少理性,不讲道理、任性、反复无常,不擅长逻辑思维等。

    传统男权社会给女性造成的伤害是应当加以反思了,在此需要强调的是两性在自由度和社会空间上的平等,而不是矫枉过正地主张一个完全女权的社会。

    这是大自然的法则,也是人类的法则,“尘归尘,土归土”,众生之母创造一切,养育一切,并最终接纳一切。

    №5 当代应用之安乐死

    已阅读

    伦理学是一门关于人的实践的学问,它的一切理论始终是指向实际的行为。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探讨当代的几个重大伦理难题,以及相关的伦理学观点,功利主义、义务论和德性伦理学都可以对这些难题给出相应的说法,这里不给出固定的答案。首先讨论的是安乐死的难题。

    “安乐死”是指:患者的病情在现有的医疗技术和条件下无法治疗,在病人自己或直系亲属同意下,由医生协助,放弃医疗药物注射或直接注射死亡的做法。通俗地说,“安乐死”可以说是经由病人同意并由医生协助的“自杀”行为,或者是在病人失去意识等情况下,由直系亲属同意和医生协助的“他杀”行为。“安乐死”涉及到很多具体的操作问题,比如立法问题,目前在法律上允许安乐死的国家主要在北欧,而在我国,安乐死还没有正式被写进法律,因此是不被允许的。

    №6 当代应用之同性恋/婚姻

    因为西方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基督教,而根据基督教的传统,上帝祝福的是亚当和夏娃这对最早的夫妇,也就是一男一女的婚姻关系。所以,在西方传统价值观当中,一夫一妻是正统的婚姻关系,同性恋是犯“奸淫”大罪,是不被上帝祝福反要受诅咒的。

    (一)反对同性恋的理由

    但是反对同性恋的力量始终存在,这主要来自宗教人士。

    但反对者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那就是艾滋病,这在同性群体中的发病率尤其明显。基于以上理由,你又会如何看待同性恋呢?

    推荐同性恋题材电影

    《霸王别姬》(陈凯歌导演);

    《断背山》《喜宴》(李安导演);

    《春风沉醉的晚上》(娄烨导演)。

    №7 当代应用之堕胎

    一)反对堕胎的理由

    即使是还没出生的胎儿,也应该得到与正常人平等的对待,我们应该尊重生命,不管这条生命是多么幼小和脆弱。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如果一个人连生命也不尊重,那么他对其他事情也不会有多么尊重。

    不管这个尚未出生的幼儿是一个意外、错误或不幸的结果,他的直接关系人都应该承担起养育者的责任,而不是在困难面前撒手不顾,勇于承担责任正是“人之为人”的体现。

    堕胎对于女性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伤害,不仅是身体上的损害,还包括心理上的创伤,甚至在短时间内无法弥补。

    (二)支持堕胎的理由

    但在另一方面,支持堕胎者也有他们的理由。

    对于那些过早怀孕又没有生活能力或者生活极端穷苦的女性,自己尚且没有能力养活自己,何以担起做母亲的重担,去对自己的孩子负责,养活新生的幼儿呢?这些女性也许还要面临继续学习、找工作等重重困难,堕胎可能是一个减轻大包袱的方式。

    我们其实更在意的是生活质量的高低,如果做父母的自己没有能力给予孩子较好的生存条件和环境,倒不如当初就不要让孩子出生,这样还可以免除孩子在世上的痛苦。

    而且有些女性怀孕是意外或不幸(强奸等)的结果,或者孩子的生父已经离开了她,在这种情况下,堕胎也许是比较人性的选择。

    №8 社会与政治哲学

    (二)哲学高于政治

    (一)社会与政治

    人一生下来就是属于社会的人,家庭正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将幸福的等级从低到高分为:享乐—政治—沉思。

    (三)哲学与政治的矛盾及解决

    从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来说,哲学与政治永远存在着一种张力。政治有权力,而哲学的唯一力量在于思想,因此政治可以依靠自身的权力扼杀哲学,而哲学却不会放弃自己追求真理和智慧的本质。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解决的办法:

    政治向哲学靠拢,当权者向哲学家求智慧。因为哲学高于政治,因此由政治走向哲学,这是一个上升的过程。

    或者哲学向政治靠拢,让哲学家来治国。由哲学走向政治,则是一个下降的过程。

    在柏拉图那里,他提出了一个“最好”的办法,那就是让统治者既是政治家又是哲学家,也就是所谓的“哲学王”(见柏拉图《理想国》)。

    №9 古典政治理论——古希腊政治

    (一)君主制

    (二)古希腊政治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理论

    古希腊城邦实行民主制,

    他认为政治其实有一个最终的目的:经过政体上的安排和公民教育,使得城邦的公民都能够成为高尚(高贵)的人。

    判断一个政体的好坏就在于,它是否为城邦的全体人民谋福利。

    №10 古希腊政治——城邦的善

    亚里士多德认为的世上主要有六个不同的政体,它们所需的条件及好坏程度如下:

    在这六种政治形态中,君主制是最理想的,它也有可能是最糟糕的;民主制也许是不够好的,但在现实中却是坏的程度最轻的一种。

    №11 古以色列政治(一)

    (一)犹太人的圣经

    就文化方面来说,最著名的则是他们的《圣经》。我们一般人熟悉的《圣经》分为两部分:《旧约》与《新约》。但这种分类法是晚至约公元2世纪基督教开始形成的事情,犹太人的历史则要早得多。《旧约》里记载的历史是从上帝创造宇宙万物开始的,也就是说,它追溯的历史直到人类的起初,这部分经文实际书写的时代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最晚部分的经文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时间跨度在一千年以上,也就是说,这部《圣经》的内容是陆续流传下来的,最终正典成一部统一的书则是在公元1世纪左右。

    《妥拉》 (Torah / 希伯来文תורה):意思是教导、训诲,基督徒常常称其为律法书,共5卷,普遍称“摩西五经”。

    《先知书》 (Navim / Nevi'im / 希伯来文נביאים):意思是“先知们”,共8卷,分上下两部分,记录了曾教导和带领犹太人的先知事迹。

    《圣卷》(Ketuvim / Kh'tuvim / 希伯来文כתובים):意思是作品集,共11卷,内容主要关于礼拜仪式、诗歌、文学、历史。

    三大教派

    广义上的基督教是我们对信仰耶稣基督的教派的一个总称,实际上它主要分为“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教”。

    1054年,因为一系列的矛盾与纠纷,西部的罗马教会与东部的君士坦丁教会正式分裂,西部教会坚持它的“大公性”,因而称为“公教”(Catholic),东部教会则坚持它的“正统性”,因为称为“正教”(东正教,Orthodoxy)。从此东西方出现两个大的教派。

    到了十六世纪,因为罗马天主教会的腐败等原因,马丁路德、加尔文等人掀起了一场针对天主教的教会改革运动,又从天主教会中分离出来另一支派,即今天我们称的“新教”(Christianity),因为近代新教在中国的广泛影响,所以中国学界在狭义上有时也称新教为基督教,而在广义上说,基督教则包括这三大派别。

    №12 古以色列政治(二)

    (三)士师时代

    希伯来圣经中的经文,一般认为最先的那五卷经书,也就是传统称为“摩西五经”的部分是最早形成的,其中记录的历史也被认为是最早的,大约追溯到公元前14世纪左右。

    (四)君王时代

    在撒母耳之后,以色列开始进入君王时代,第一个君王是扫罗,随后是以色列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大卫,以及大卫的儿子所罗门。所罗门之后,作为统一体的以色列开始正式分裂为南北两国,北国袭称“以色列”,南国则称为“犹大”。公元前722年,北国以色列灭亡于亚述帝国。公元前586年,南国犹大被以色列所灭,从此犹太人开始长达两千年的流亡生涯。

    №13 古以色列政治(?三)

    (五)君主制的弊病

    君主制的弊病:依靠人的统治始终是靠不住的,君主不可避免会因为他的私欲膨胀而奴役他的人民。

    (六)警醒偶像崇拜

    这是一种从神学角度对人性历史的深刻反思。人毕竟是人,在万人之上的君主仍不过是一个人,是人就必然会有人的种种缺点,而不会是无所不能的救世主。

    当我们高举“理性”、“科学”、“民族”等信念,以为它无所不能的时候,其实就站在了类宗教的偶像崇拜的圆圈内。对“人”或人性政治的警醒,正是以色列先知们的谆谆告诫。

    №14 现代政治理论(一)

    “政治是一种必要的恶”是一个相对中肯的界定。

    (一)霍布斯-社会契约论(二)洛克-三权分立

    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政治思想与此类似,他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具有完备无缺的自由和平等,人与人之间充满善意和友爱。但洛克对个人权利的交出是有保留意见的。

    (三)孟德斯鸠-君主立宪制

    孟德斯鸠发展了洛克的政治学说,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论法的精神》这本名著中。他将自然法分为四个主要条件:和平、自保、爱他人、趋向社会生活(合群)。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指的是“立法权”、“行政权”及“司法权”,这成为现代民主国家的理论来源。在这种政体之下,公民享有自由:

    能够做法律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可以说或写一切法律所没有明文禁止说或禁止写的东西;

    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不会被强迫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在这种政体的法律之下,能够使得一个公民不必惧怕另一个公民。

    №15 现代政治理论(二)

    (四)卢梭

    1.卢梭的代表作

    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是近代启蒙运动中非常重要的法国思想家,他既理性又忧郁的文人性格使得他在历史上的影响力非常特殊。他既是哲学家,也写下了不朽的文学名著《忏悔录》,这本《忏悔录》与奥古斯丁的《忏悔录》齐名。

    卢梭在他的成名作《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这本书中,认为人在最开始是一个自然的人,在这种自然状态中,人心中是未加雕饰,未受文明的污染,是质朴无暇的。人类在原始自然状态中,是孤独、和平、自由自在的,只有偶然的社交。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分工的产生,人类逐渐依赖于分工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而这种物质财富的富余则导致了私有制。随着私有制的产生,人与人之间开始变得不再平等,开始出现相互间的倾轧,贫富悬殊,社会纷争。所有私有制是导致人类不平等的根源与基础。2.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首先区分了“公意”和“众意”。“公意”指的是:一个社会的一切人的共同意志,这是社会契约的基础。“众意”指的是:个别人或一部分人的意志。像“少数服从多数”这种原则可以是“众意”,但他首先要成为“公意”才能执行,也就是说,这条原则假如要真正实行:

    首先,必须得到全体人的认可,否则就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

    其次,社会契约指的是,每个人把自己的自由交给一切人,也就是自己以外的所有人,但不是交给某一个人,也不是交给某个政府机构。契约的订立者是在人民之间,而不是人民与政府之间。人民交出的自由也并不是丧失了,而是又从每一个别人那里收回了,因为每一个人都交出了他的自由给所有人。

    最后,所有公民的立法权是唯一的主权,它只受自身的制约,行政权和司法权也不能制约它,而只是公民立法权行使自身权力的工具。在这点上,卢梭反对“三权分立”学说,因为他认为,主权在民,这一权力是不可分割也不可被代表的。。

    卢梭反对君主立宪制而赞同民主共和制。既然主权在民,不可被代表,因而实行的是全民投票制,每一个公民有行使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

    №16 当代应用(一)

    (一)国家安全VS个人权利

    ,重点在于,现代民主国家的法律理念是以限制公权力的滥用为基础的,这种理念预设了每一个当权者都是无赖流氓,需要把权力关进笼子,所以最首要的一个目标就是防止国家暴力对个人的凌虐。

    (二)限制公权力的滥用

    国家是一台统治的机器,运转这台机器的也许是一个人,也许是一个党派或集团。“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庄子·外篇·天地》)

    法律的作用就是避免权力滥用的恶果

    现代民主法律的理念更重视对权力本身的限制,防止出现传统君主制的独断专行,因此将重点放在限制监督那个坐上权力座椅的人。

    №17 当代应用(二)

    (三)全局VS个人

    也许我们看到的情况是:牺牲少部分人,只不过满足了更少部分人的嗜欲。

    №18 当代应用(三)

    №19 艺术哲学

    我们很多人也许会认为,艺术与哲学完全是两码事,艺术是艺术,哲学是哲学,二者互不相干。

    早期的艺术完全是跟生活融于一体的,它陪伴着人们的生与死。

    艺术可以是一种表达记忆的方式,

    百分之百的痛苦。《山海经》神话中说:“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於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陶渊明写诗赞美这位不屈不挠的“刑天”时道:“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说的就是这种与命运顽抗到底的斗士精神。

    №20 古希腊艺术与哲学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神叫西西福斯,他被天神宙斯责罚,负责推一块巨石到山顶,因为石头自身的重力,它重新滚回山脚,西西福斯不得不再次推石头到山顶,然后石头再次滚落,如此循环不已。

    很难找到比古希腊人更悲观的民族了,但古希腊的艺术也是无与伦比的。他们在对人生的无限悲哀和感慨中发现了艺术。,理性与原始的生命冲动结合在古希腊人身上,尼采称之为“阿波罗精神”(理性)和“狄俄尼索斯(酒神)精神”(非理性)。古希腊人既试着去揭示宇宙之谜,也试图分享大地的苦难。

    №21 艺术与哲学之争(一)柏拉图眼中的艺术

    柏拉图在《理想国》的第十卷探讨了诗歌与哲学之间的关系。诗歌是一种艺术,但柏拉图认为,艺术不过是对本质实在的一种模仿,他引导人们相信那些其实是假象的东西,因而诗人是德性败坏的人。在柏拉图构想的这个“理想国”中,诗人是应当被驱逐出去的,因为诗人对于一般大众而言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但这种吸引力是建立在一种错误的有害的激情之上。诗人总是喜欢诉说人生存的苦难与悲哀,总喜欢制造悲剧来赚取观众的眼泪,总是将人生渲染得过于残酷而无意义。

    “诗”与“哲学”之争是一个古老的命题,论争的背后站着的分别是诗人和哲学家。作为哲学家的柏拉图,他的所有作品在我们看来其实都充满着艺术和诗性的特征,无论是从戏剧式的题材或容易打动人的语言看来,柏拉图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艺术家。但柏拉图对艺术家或诗人的评价很低,因为柏拉图认为:

    一方面,哲学依据的是理性,而诗人总是顺从自己的欲望和激情,诗人总想煽动大众的感情。

    另一方面,诗歌否定了人追求智慧这一美好生活的可能性,而在哲学看来,恰恰是追求智慧的生活,才可能超越悲剧所看到的人世的限度,也就是死亡。

    №22 艺术与哲学之

    争(二)亚里士多德认为,在悲剧情节的演绎和渲染中,观众的愤怒、同情、喜悦等各种感情得到了宣泄,释放了内心郁结的诸种压力,有助于灵魂的平复。

    当代哲学家马尔库塞认为,艺术有一种社会功能,也就是保持一种“超越性”,使得一个人免于成为“单向度的人”,在社会现实之外,还保留一个向上的超越维度。

    №23 第八章 宗教

    宗教并没有随着科学的进步而衰退,在世界人口的总数中,仍然有百分之七八十的人口信仰各种不同的宗教。目前世界上的主要宗教包括: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犹太教、印度教、巴哈伊教等,门类繁多,数不胜数。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宗教到底是什么呢?

    作为中国人,我们一般人在生活中很少会想到宗教,对宗教毫无兴趣甚至感到反感,但在一个人面临人生的重大变故或困惑的时候,他可能会想到宗教,阅读宗教方面的书籍、请教宗教方面的“导师”、或者去寺庙里烧香拜佛,等等。

    №24 上帝/神

    首先,宗教的形态是多样的。每一种宗教对神灵的理解是非常不一样的,从宗教教义到宗教礼仪,都是千差万别,这样就不能概而言之,否则就是不准确的。

    其次,宗教信徒的内心世界是非常隐蔽而难以描述的,他对信仰对象的感情和心理活动状态是语言无法形容的。就像我们在敬拜自己的祖先时一样,那时刻的心理状态是极为微妙而难言的,能说出的仅仅是只言片语,无法真实传达那种感受,用宗教学的术语来说,这叫“神秘体验”,它是超乎语言形容之外的,也不是人的理性可以完全把握的。“神秘”不代表“疯狂”,神秘只是难以言传,这是一个人内心的世界。

    而且,宗教的崇拜对象是难以把握的。我们从经验的体会当中并不能了解这个对象的全部真相,也无法从历史考证的角度来推翻这个对象。宗教的历史也是人的历史,在这个历史当中,发生的很多事情都是在人性范围内的,但宗教并不等于历史,也不能完全以历史学的眼光来探究宗教的“真相”。

    就宗教而言,很难说有“真相”可言。我们这些本身处于历史中的人不可能穷尽人类的历史,既然不能穷尽,那么历史始终留下无数的谜团,并不断产生出新的谜团,而有限的人可能在一个谜团解开之前就先行步入历史了。历史学对宗教的零碎研究可以揭示宗教的某段历史,但并不能揭示宗教的全部真相,宗教历史并不代表宗教的本质。宗教另有本质,这个本质在历史之外。历史研究也许可以推翻我们对宗教历史的某些成见,但很难推翻宗教的整个基础,这就是历史研究始终未能完全否定宗教的原因。一个很简单的逻辑是:尚未被证实并不代表它根本不存在。

    明天我们将学习西方哲学史上存在的一些对上帝存在的证明。

    思考与讨论:

    你喜欢哪一种艺术形式?请举例。

    你认为艺术追求的是什么样的品质?艺术家与社会的关系应当是怎样的?说说你的看法。

    就你的亲身体会而言,艺术能抚慰你的感情或心灵吗?说说你的体会。

    一件物品成为艺术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简要说说宗教给你的第一印象。你认为是什么因素让你有这种印象?

    你认为上帝是否存在,若存在,你要用什么办法来证实自己的论断。

    №25 西方哲学家对上帝存在的几种证明

    这里将主要介绍安瑟伦的本体论证明、托马斯·阿奎那的五路证明以及威廉·佩利的设计论证明。因此他提出,信仰只是理解的前提,而基督徒应该由信仰进展到理性。于是他提出了一种对于上帝存在的证明,在哲学史上,它被称为“本体论证明”。这个证明的思路是这样的:

    上帝是一个不能设想出会有比它更完满的东西(上帝是最完满的东西);

    最完满的东西不仅存在于思想中,而且也在实际中存在(否则就不完满了);

    因此,上帝不仅在思想中存在,而且也在实际中存在。

    这个论证的基本思路是:将上帝视为最完满的东西,也同时预设了“完满”的含义,也就是既在思想也在实际中存在,所以上帝作为完满的东西是实际存在的,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思想层面。但安瑟伦的证明仍有他的理据。那就是:概念可以被设想为无限的,而现实事物总是有限的。

    №26 托马斯·阿奎那的五路证明

    托马斯·阿奎那是中世纪最博大精深的神学家,也是哲学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品是号称“天主教百科全书”的《神学大全》(summa theologia)(中文版十七册)。

    (一)五路证明

    第一种:

    A:世界上万物的运动均由他物所推动;

    B:在一切事物之后必有一个最终的存在者,它本身不被推动却推动其他事物;

    C:这个不动的推动者就是上帝。

    第二种:

    A:世上每一事物作为结果,必有一个原因;

    B:在一切“他因”事物的尽头必有一个“自因”的存在者,它的原因就在它本身,同时构成万物存在的“第一原因”;

    C:这个第一原因就是上帝。

    第三种:

    A:世上一切个别存在物都是偶然的和可能的;

    B:它必须以某种绝对必然的存在者为其终极的根据;

    C:这个绝对必然的存在者就是上帝。

    第四种:

    A:世上的事物都有程度不同的完善性;

    B:有缺陷的完善性必定以最完善的东西为其判定标准和原因;

    C:这个至善的存在者就是上帝。

    第五种:

    A:许多非生物都在完成一个目的,这个目的必定外在于这些非生物;

    B:为这些非生物制定目的并使整个世界具有一种合目的性的,必是一最高的智慧;

    C:这个最高智慧就是上帝。

    托马斯·阿奎那的这五路证明在哲学史上极其著名。阿奎那想要找到一条沟通“理性”与“信仰”之间隔阂的道路,既不是让理性否定信仰,也不是让信仰排斥理性,而是实现理性与信仰的结合,以理性来说明信仰,并让信仰照亮理性。所以后人将阿奎那列为“史上最伟大的神学家之一”,他既不是一个盲目的唯信仰主义者,也不是一个偏执的理性主义者,而是做一个二者之间的沟通者。

    (二)反驳五路证明

    但阿奎那的五路证明也不免有人批评。批评者认为,阿奎那的五路证明预设了一个先验的原则:由结果上溯原因不是无穷倒退的,它必须终止于一点,这个点就是上帝,上帝是因果链条中的最终端。

    №27 设计论证明

    设计论证明的主要代表是英国牧师威廉·佩利。!设计论证明的破绽是非常明显的:

    首先,钟表匠毕竟不是原材料的创造者,他只是材料的加工和组织者,但基督教中的上帝不仅是一个加工者,而且还从无生有,创造了宇宙的所有事物,钟表匠跟上帝显然是没有可比性的。

    其次,设计论将宇宙完全视为一个完美的、秩序井然的合理世界,但这不符合我们所有人对现实世界的看法,我们看到的宇宙或自然并不总是如此美好的,它也可以是一个破碎的、混乱的、不和谐的世界,这样一个世界并不一定是钟表匠创造的结果。将这个世界看成是完美和谐的世界,只不过是人的一种想象。

    №28 宗教与多元文化

    宗教具备的主要特征

    首先,宗教必定有一个或多个信奉的对象,比如耶稣、真主、佛之类。

    其次,宗教必有一部或多部具有神圣性的经典,如《圣经》、《古兰经》或其它等。

    第三、宗教必有一个相对团结一致的组织团体,也就是教会或称信徒群体。

    第四,宗教必有一套较为固定的崇拜仪式或制度(礼拜、节日等),通过这种崇拜仪式,可以加强信徒对信仰对象的虔诚以及信徒之间内部的凝聚力。这几点是宗教具备的主要特征。

    №29 如何应对多元化

    (一)排他主义

    顾名思义,排他主义是一种比较激进的立场:

    排他主义将自己信奉的宗教视为世上最完美崇高的真理,而主张这种宗教的优越性。

    排他主义不认为其它宗教也蕴含着某种真理,即使有,也只是一部分真理,而自己信奉的则是完全的真理。

    排他主义对于其它宗教或文化的态度是“代替”式的,主张用自己信奉的这种宗教来改造代替其它宗教。

    排他主义对于自己宗教内部有种高度的认同,而对其它宗教则是高度的不赞同,也不太愿意采用宗教对话的方式来缩小文化差异造成的隔阂。

    (二)兼容主义

    在本质上,兼容主义仍然坚持本身作为真理载体的优先性和绝对性,所以兼容主义表面上相对宽容,而在实质上仍然是排他的。

    (三)多元主义多元主义认为,每一种宗教其实都分有真理,而没有哪一种宗教可以完全掌握真理,在这种掌握真理的程度上,不同宗教之间是完全平等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哲学是什么》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orq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