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豆瓣8.1,《人世间》虽好,但仍有最大的逻辑问题经不起推敲

豆瓣8.1,《人世间》虽好,但仍有最大的逻辑问题经不起推敲

作者: 兮言小姐 | 来源:发表于2022-03-18 20:15 被阅读0次

《人世间》最近很火。

这是一个讲述了北方周家从1969年响应号召上山下乡后,一家子分崩离析,历经数十年的辗转,成长的故事。

全片看下来,细水流长,几十年的生活烟火气和底层小人物的转变成长,随着他们的日常,徐徐展开。

《人世间》豆瓣8.1,上来便是王炸的开局。

再一细看,演员更是个个演技派,全员不带半点水分,故事格局,人物群像塑造更是不含糊,这部片子,不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有今年剧王的潜质。

只是,这几日重复看,却越来越觉得,有些不得劲。

这片子越往后看,越觉得割裂,前面40集跟后面18集,像是两个人拍出来。

甚至有网友调侃,到40集就可以了。

可以大结局了。

可是,为什么呢?

好好的故事片子,故事内在逻辑,却有了不少的BUG,以至于网友只能自我安慰,这是编剧艺术化,制造矛盾冲突的手段,着实是挺让人失落的。

而这部剧最大的BUG,便是穷,全员都穷。

01、周家的穷,是最不合理的

周家越过越穷,以至于郑娟在周秉昆入狱后,只能拉着推车去卖烤番薯,这样的剧情,看的人脑壳疼。

80年代,周秉昆开始自己跑业务。

虽然不稳定,但凭借着他的努力,很快就把饭馆经营了起来,收入稳定增加,按照剧中人所说,他一个人赚的比全家人都多。

所以,他很快地找到了房子,花了1200块,将房子买下来,搬离了光子片。

日子眼瞅着越过越好,他跟出版社又一起倒腾出了一家书店,自负盈亏,这书店,还经营的挺好。

后来,借着这个书店,他成功在出版社后勤部混到了一个编制。

有编制,就该有一份基本工资吧?

也就是说,此时的周秉昆一个人拿着三份收入:饭馆、书店、出版社编制内的工资。

随后的许多年里,除了冯玥、周楠、周聪的学费增加算是大头支出以外,周家没再有大笔的花销,这种时候,他总该有些积蓄在手上吧?

除此之外,周家还有一个收入不差的劳动力——周志刚。

早在70年代的时候,周志刚一个人每个月就有五六十的工资,是周蓉、冯化成、周秉昆三个人的总和。

退休的时候,周志刚已经是八级工人,退休后,借着这个八级证,他又顺利地找到了另一份工作,而这几十年的时间里,周志刚的工资大部分是寄回了家里的。

既然寄回了家,那是谁花了,或者说水存起来了呢?

自然是周秉昆夫妻。

毕竟,李素华在昏迷接近3年,清醒以后就经常性的忘事,早就没有当家了。

周秉昆一个人赚着比全家人都多的工资,周志刚一个人也赚着几个人的工资,可周秉昆一家子最后怎么就这么穷呢?

穷到周秉昆出狱后,郑娟手里头的积蓄只有6000块。

而当周秉昆需要借6万块做点事的时候,周秉义拿不出来这钱,周蓉也拿不出来这钱,最后还说是想法子借了凑了的。

想想,这多不合理。

且说周蓉,她自己是大学教授,前夫是著名诗人,离婚前那些年,没供养过女儿,夫妻俩一直是自给自足的状态。

冯化成在平凡后,先是受聘于北大图书馆,分了房子,后回到吉春市进了作协,写诗写文,都有稿酬收入。

周蓉呢,从山区老师到副教授再到教授,这些年,她的收入一直是稳定且比普通人好的。

这两人当年难道就没点积蓄?

就算没有,后来周蓉嫁给了蔡晓光呢?

蔡晓光在剧中的人设,那可是著名导演啊,收入不会差吧?

一个剧本,他都能开出近百万的版权费,难道投资人投资电影的时候,就没分他点制作费、导演费什么的?

还有冯玥,在周秉昆出狱前,她已经是骆氏集团的高管了,平日里过的滋润潇洒,总有塞点钱给周蓉吧?

怎么就需要周蓉为了6万块去凑钱的地步了呢?

再说周秉义。

周秉义从政多年,工资多少就不说了,我来说说一个参照物:周秉义在岳母金月姬的帮助下,刚调任到新岗位的时候,金月姬给拿出了一个3万块的存折,让他去应急。

按照金月姬的说法,那是她跟郝冬梅她爸平凡后补发的十年工资。

两个人有3万,一个人也就有一万五。

周秉义从政不止十年吧?

从建设兵团开始便有自己的收入,整整五六十年里,既没养老,又没小孩,那些钱,就没省下来点儿?

再说郝冬梅,她几乎算是妇产科医院一把手啊,她亲爸是省里的一把手,亲妈也差不多,这爹妈总给她留下些东西吧?

虽说周秉昆出狱的时候,郝冬梅刚买了医院给的福利房,但6万块在周秉义郝冬梅这样的家庭里拿不出来就跟笑话似的。

虽说周家子女各自为政,但周家这两代,除了郑娟和周秉昆,其他全是高知识分子,周蓉、冯化成、蔡晓光以及冯玥,都是体面风光的人设。

周秉义郝冬梅也是我们所说的上层人士。这样的两家人,要给弟弟拿个6万块,还得去找人借,感觉就离了大谱。

周家尚且如此,其他平头小老百姓还有活路?

02、乔春燕家穷,不合理

那个年代,捞偏门的,从来就不会穷,比如我们看到的水自流和骆士宾。

他们一开始能凑出35块让周秉昆给郑娟送去,显然,他们的小日子就不会差。

乔春燕和曹德宝同样也是走偏门的,怎么就穷了呢?

光子片六君子里,除了远走北京的唐向阳和吕川,也就乔春燕夫妻在物质上一直是过的比较滋润的。

在那些年里,乔春燕的一生,算是起起落落。

从大众浴池的修脚工,到副主任,再到修脚工,又成了妇联主任,接着成了洗浴中心的副总经理。

曹德宝呢,从酱油厂普通工人到厂长,再到待业在家。

他们住的那房子,是洗浴中心总经理安排解决的,不需要他们花多少钱,期间,乔春燕对洗浴中心的违规生意门清却又闷声不响地放任。

那阵子,单纯从她的衣着打扮就看得出,即便曹德宝已经失业在家带孩子,乔春燕的物质生活都不差。

更别说,乔春燕后来还拿捏着小龚叔叔的把柄,直接敲诈了5万块。

之后的岁月里,乔春燕和曹德宝到底做的是什么工作,收入几何,剧中没有明说,只透过乔春燕的口知道,他们一直在做的是踩边界的事。

在那个时代,胆大心细“捞偏门”的,都不至于太差,何况,他们还有个有稳定收入的编制内工作的儿子。

这一家三口的收入水平,显然比许多人好太多了。

可乔春燕夫妻俩在周秉昆借钱的时候,手头积蓄仅有6万5,这就有些不可思议了。

03、于虹连房子的3万差额都拿不出

剧中最后几集里,关于郑娟无偿赠送房子给于虹这事,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在所有人眼里,都看到了于虹家的困难,但不合理的地方,其实也特别明显,关键就在于孙小宁这个人。

孙赶超和于虹都没有很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他们一直住在郑娟的屋子里,会给郑娟房租,供养着一个儿子和老人。

按理说,他们穷,好像合情合理的。

但想想,又不太对劲儿。

孙小宁辞掉书店工作以后就一个人去了深圳,在孙赶超也开开心心赚着一双鞋子几毛钱差价的时候,孙小宁已经拿着4位数的巨额资金回家过年了。

虽说后来这笔钱被骗,孙赶超日子愈加艰难,而深圳的孙小宁则做了小三,直接被包养了,在失踪之前,她是不是有给家里寄钱,不得而知。

但以孙小宁后来的处事看得出,她对家里人还是很照顾的。

后来,孙小宁失踪,孙赶超自杀,孙家看着像是陷入了极大的困难中。

可孙小宁回来了。

她直接开口,将供孙胜上大学的责任揽了过去,可见,她在深圳的收入,不至于太差。

那个时候的深圳经济水平,日新月异,是大东北完全没法比的。

孙小宁在之后供养孙胜的年月里,不可能没拿钱回家,不可能不照顾于虹,这种情况下,于虹为何连房子需要补的3万差价都拿不出来呢?

结尾

其实,要真论起来,《人世间》这部剧虽好,但逻辑上的剧情bug是不少的,很多剧情乃至人物设定,都与原著有极大的不同。

甚至故事的最终走向,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当然,这样的改编,的确有艺术化、美化故事的意思,但电视剧总得有些让观众看了,能抱有一丝期待,而不是只剩下“人世间”的现实。

其实,这个故事的一开始是东北一家人的几十年,实际上,更像是三个阶层人群在那个时代的几十年。

有网友说:爸爸是八级工程师,哥哥是高官,嫂子是妇产科主任,姐姐是教授,前姐夫是著名诗人,现姐夫是著名导演,儿子是大学生,外甥女是企业高管,这不是人世间,这是天上人间。

从一个家庭看,周家这三代,的确跟底层跟贫穷不挂钩会,可将这三代人打乱,从阶级层次看,这就是每个阶层的“人世间”。

比较无奈的是,现实世界里,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周秉昆这个层级的。

相关文章

  • 豆瓣8.1,《人世间》虽好,但仍有最大的逻辑问题经不起推敲

    《人世间》最近很火。 这是一个讲述了北方周家从1969年响应号召上山下乡后,一家子分崩离析,历经数十年的辗转,成长...

  • 读书笔记《癌症真相:医生也在读》

    读完这本书的最大感受就是,原来我们平时从各类媒体上获知的癌症知识,许多都经不起逻辑推敲。以下是从这本书中摘取的一些...

  •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操蛋逻辑!

    01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初看好像很有逻辑,而且还是很不错的逻辑,但是,这个逻辑根本经不起推敲,只要深入,就会发现...

  • 人与人的关系看似亲密

    实则经不起推敲

  • 关于演讲与沟通,你可以看什么书?

    1.巴巴拉·明托《金字塔原理》 豆瓣8.1分 关于写作逻辑和思维逻辑 2.卢卡斯 《演讲的艺术》 豆瓣8.7分 演...

  • 暑期生活第一篇

    暑期生活虽漫长,但经不起时间的推敲。 7月已经过半,每个人暑期的活动都以开展,不管都是怎么样的,跟着自己的本心就好...

  • 唐人街探案3

    今天看了唐人街探案3,总体感觉还行,如果硬说里面的逻辑,还是经不起推敲,但作为春节合家欢的影片,我觉得也可以了,起...

  • 老师好

    《老师 好》细节也许经不起推敲,但写出了感情(注意,我没用真情这个字),故事中很多的不圆满,不美、不善,却让故事出...

  • 闺蜜?呵呵

    越纯粹的感情,越经不起推敲。 ...

  • 逻辑无处不在

    听沈永鹏讲一个跟逻辑有关的例子,金钱如粪土,仁义值千金。听起来没什么问题,却完全经不起推敲: 如果金钱如粪土,那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豆瓣8.1,《人世间》虽好,但仍有最大的逻辑问题经不起推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orw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