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除了会制造有毒的噪声和自我欺骗之外,对自己的成长成熟没有任何帮助。
小时候经常能遇到这样的场景,在夏日的晚饭后,小区街边大树下,广场上总会聚集三三两两的大爷们,说着这段时间从电视上看到的新闻,尤其是涉及到国际政治时,这个国家不是好东西,就应该和他们来一场战争等等,一个个口诛口伐,嘴上谈兵挥斥方遒。仿佛看透了一切明白一切,他却安然穿着洗的已经松懈的汗衫,穿着变色的拖鞋,站在大街上。基本上的论调就是在评价中贬低他人,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最高明。那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汗衫大爷还有什么样的人喜欢“欲扬先抑”的评论他人呢?
一、对人生的广度和深度体悟不足的人。很多人终其一生其实只是生的比别人早,活的比别人时间长,但一生所经历多数都是三点一线的生活,所遭遇的事情就是普通人的生老病死,他们的小宇宙就只有这么大,但他们认为这就是宇宙本身,因而认为自己的人生经验是万灵丹,可以推而广之放之四海皆准。所以他们会去评论别人,因为在这个宇宙维度里他就是上帝。
二、缺乏同理心的人。大多数的评价都发生在置身之外或者当事人不在场的情况下。所谓闲谈莫论人非。谚语所警示的其实就是生活中常发生的。那人为什么喜欢闲谈人后论人短长呢?很简单,如果有人当面指着你鼻子骂你说你的不是,我想大多数人的本能反应都是愤怒,那因此造成的后果就很严重,轻则吵架重则斗殴。所以人们喜欢评论有空间距离的人或者事,这种空间距离仿佛在想象中拉远了评论者与事件的距离,让他仿佛用上帝视角在看这件事,于是他指点江山。但当人启用了这个视角那他的同理心就会淡化或者消失,没有同理心就无法体验当事人的对事件的直观感受,这时候的评论看似客观公允,却缺少了人性的温度。
三、心智不成熟,能力不足对自己的生活无法掌控的人。一个人的心智不成熟,也就是现在所谓的三观不正,三观不正对事情的看法就容易狭隘短视,能力不足就会在解决问题时停滞不前最终放弃,导致无法积累有意义的成功经验,对自己的生活无法掌控,不能让生活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的人,就没有情绪的宣泄口,就会形成隐性焦虑最终导致忧郁或者偏执。这几种人都会让人想要通过贬低他人来获得自我安慰。
那这些人为什么喜欢贬低他人抬高自己呢?
第一、他们的自尊虚幻而脆弱,切人生并无真正的成就于事功。人的自尊应该建立在稳固成熟健康的三观和自己切实的人生体悟上,但如果一个人没有这些东西,他漫长的人生中并没有形成这些,没有能够滋养自己自信的成就,因而那他人生就没有出口,没有真正的依赖和依靠所有生活中的不如意都会让他把对他人的置评当做宣泄口,来发泄内心的不满,建立所谓的自尊。
第二、对人生的广度和深度体悟不足。自古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说法。这说明了教育和人生阅历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怎样的作用。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自我教育,不能自我教育人生就无法向更深处掘进,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心和眼界就不会被打开,人就变得肤浅而狭隘,再加上之前的虚幻的自尊于自信,人越狭隘就越紧守着仅有的东西,用攻击来保护自己脆弱的内心。
第三、掌握的信息太少,格局不够却自以为无所不知。现在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信息不仅真假难辨,信息的量级也远非过去可比,很多事情即使是专业人士在掌握和收集信息时也容易遗漏,何况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况且在其位谋其政,不坐在哪个位置很难自动从那个格局去思考,但这时候自以为全知全能掌握了所有信息的我们却更喜欢评论贬低他人,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的正确。
既然我们知道了欲扬先抑,通过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是一种损人害己的行为,那我们如何克服自己,做到闲谈莫论人非呢?
一、增加人生的广度和深度。还是那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高晓松老师说,古人为什么把读万卷书放在行万里路之前?因为古代与现代不同,先不说卷的概念与现在不同,出版的新书和新产生的书籍知识的数量也不是一个量级。古人就那么几本书读完就可以出去玩了,但我们现在九年义务教育加高中就要十二年,每年出版的新书就几十万本,靠看书来认识世界根本是无法完成的任务,所以我们要通过面对面的人生际遇来教育自己,改造自我,抱持着对旧有的自我小宇宙的怀疑与挑战,不断超越自我狭隘的界限,变得真正的成熟。
二、培养同理心。现在人们热炒的情商确实是一种可以在人生中起大作用的可迁移能力。而同理心就是情商中重要的一环,他能够帮我们从当事人的角度去思考,帮我们获得更多近似一手的信息,最终帮我们形成更客观更准确的判断,同时有了同理心我们就不会去评论他人,因为你也不愿意做那个被自己评论的人。
三、凡事三思而后言。人说三思而后行,我说三思而后言。当你想要对一件事发布评论时,要多收集信息,避免因信息的确实造成观点的狭隘,更要训练自己的逻辑和批判性思维,更加科学客观的看待问题,更要想这件事除非自己体验过,否则就不可自以为无所不知,在这三思之后就会冷静下来,才能消除想要贬低他人的劣根,就会变得谦逊,就会转往追求自我实现来获得真正的成就感。
人要承认自己是狭隘而有限的,却又不满足于狭隘和有限的自我,如此才能成长进步变成熟。活在他人的评价中和通过评价他人来过活,除非你是职业做这个的,否则还是不要如此虚化的生活,因为这就像人生的致幻蘑菇,是对自己和别人的大脑和心灵一样有毒的毒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