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篇《观课议课与教师专业成长的问与答》,理解了陈大伟教授提出的观课议课“以人为本、同在共行、因思而变”的理念。【问答一】怎样理解和体现观课议课的研究性1.观课议课采取聚焦的方式进行研究观课议课主张在有限的教研活动时间内,聚焦一两个值得研究的、有价值的课堂教学问题,充分展开对话,以研究的态度和方式对教育现象和问题的深刻理解。观课议课还主张进行切片研究,基于师生互动的情境、互动的关系选取有意义的教育故事、教学情境,在故事和情境中研究师生互相影响的关系,获得对师生互相影响关系的认识,让教育的情境更温暖,教育的影响更有效。2.观课议课强调问题的重要性观课议课所研究的课堂现象和故事蕴含了有价值的研究问题,问题是研究的核心。观课议课的价值和意义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可以不是成熟的方案,但是须提出有价值的、能引发大家研究兴趣和热情的问题。3.观课议课研究具有实证性和思辨性观课议课研究的实证性体现在强调参与教师深入课堂,收集课堂上的真实资料,了解课堂上真实的现象和事件;还体现在参与教师将在观课议课研究中所获得的实践策略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对有效性进行验证。观课议课研究的思辨性体现在参与教师对师生行为的依据与原因、效果与影响等方面的关系的发现和审视上;还体现在参与教师发挥教育想象力上,正如王国维所说的“入乎其内”和“入乎其外”,教师要通过想象和思辨,找出教育的其他可能性及其实现条件。4.观课议课的研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观课议课的研究方法有三种:观察、案例研究、行动研究。5.观课议课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教师发展和获得新的教学策略观课议课以课堂为平台促进教师发展:教师教学理念的重建、教师思维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对教材研究和教学设计的改进。观课议课可以为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可操作的教学实践策略。【问答二】观课议课如何帮助教师“洗心”与“革面”观课议课关注教师的全人发展。陈大伟教授将影响和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思维方式是“洗心”,改变教师的行为是“革面”。“洗心”具有认知主义的取向,主要关注教师的观念和思维的升级;“革面”具有行为主义的取向,关注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观课议课还注重一种“建构主义”。即通过关注教师在彼此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对话和建构,形成对教学的新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希望通过“洗心”实现外在的“革面”。【问答三】“假如我来教……”的价值是什么1.对观课教师的观课要求“假如我来教……”体现了教师自我发展的自觉性。教师观课是为了获得自我发展,即从课堂观察中学会教学。陈大伟教授提出,在观课之后,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准备,力争在观察完一节课后,马上能够执教同样内容的课,并且教学水平有一定的提高。但我们发现,有很多的公开课,观课者观后没有没有长进。“假如我来教……”意味着有新的设想,新的选择和变革方案。观课者观完后要设想出更新更好的教学方案。“假如我来教……”要表达的是具体的实践措施。观课者要给出具体的方案,指导实践。2.对观课教师的议课要求“假如我来教……”是议课教师对授课教师的尊重。不仅要求观课教师理解授课教师的教学,尊重彼此的处境和条件,而且要求观课教师提供一种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以促进教学发展。“假如我来教……”也是观课教师为授课教师作出的贡献。观课教师既可以给授课教师当发现学生学习的眼睛,说自己观察到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和学生课堂上发生的变化。“假如我来教……”还是观课教师发展自己的契机。观课教师提供方案后,要尽量引导大家讨论、补充、完善自己的方案,实现自己的专业进步和发展。3.对授课教师的议课要求和对所有参与者的共同要求授课教师要多问“假如你来教……”这样可以为观课教师“假如我来教……”的出场搭建台阶,丰富授课教师自己的教学思路。“假如你来教……”规定了所有参与者“同在共行”的参与方式,把自己当成参与者,共同面对的困惑和问题;议课教师不能置身事外,必须从实践角度,操作角度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还要思考如何解决问题。【问答四】怎么避免观课议课成为“萝卜炖萝卜”观课议课时,不能就现象论现象,要学会找出现象蕴含的问题,追问原因,提出变革意见,讨论变革的依据和价值,从而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避免观课议课成为“萝卜炖萝卜”,就要我们跳出“自己的井”,进行开放的、深入的对话,找到通往迷人的、理想的教学王国的道路。【问答五】怎样观察和学习名师的课堂教学1.要知道课堂上可学的东西是什么观察名师的课堂,我们要关注教学行为,要感悟名师教学设计背后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的思路和选择,教师对教材的认识和处理,对学生学习的研究和预设,更要学习课堂背后名师的理性思维。2.坚持以学论教的视角以学论教是要以学生的参与状态、学习过程、学习行为、课堂生活质量、收获与进步等反观教师教学行为的合理性以及价值大小,选择真正能促进和实现学生发展,能够给学生带来愉悦和美好的学习体验的教学行为。3.积极关注行为背后的观念与假设教学时要体会名师的教学行为背后的观念、假设和思维,要学习行为背后的理论、决策,学习可学可用的教学策略。4.努力争取和名师对话积极主动地争取与名师对话,在交流中探讨现象背后的原因,拓展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网友评论